APP下载

琵琶女为何“犹抱琵琶半遮面”?

2020-09-15王能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江州容颜弹奏

王能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在出场时,白居易用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加以描述,琵琶女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遮遮掩掩、羞涩内敛的。但根据后文“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等可以推知,琵琶女也曾经大红大紫过,毫无疑问是经历过大场面的,那她以前的表现想必也是艳光四射、优雅大方的。那么,今晚在浔阳江头,面对江州司马的“寻声暗问”“千呼万唤”“移船相近邀相见”,为什么要如此忸怩作态呢?是风尘女子故意吊人胃口的一贯伎俩,还是别有其他原因呢?

我认为这恰恰是本文的深刻之处。

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可谓技艺精湛、冠绝京城;也有“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绝世才艺和如花美貌、倾国容颜;堪称十足的人生赢家。在享受人生的高光时刻,她骨子里应该是无比自信甚至是傲娇的吧。可是美好的时光最容易流逝,“秋月春风等闲度”,美丽的容颜也最是容易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弹奏琵琶的技艺越来越高超,但在那个相貌就是女人事业的年代,她迅速地被人们抛弃了,很快就“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了。人生命运的急转直下,最是令人唏嘘感慨的。尤其是这种“少历繁华、晚景凄凉”的人生况味。她也只好接受命运的无情安排——红极一时的一代歌妓,也只能落魄地“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可以想见丈夫并没有承担起男人的责任,也不能给她一些精神的慰藉。琵琶女被迫重操旧业,不仅仅为了养活自己,更为了抚慰自己那颗日益潮湿的心。来自京城的她在“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乡野之地。用无与伦比的音乐才能无数次温暖过别人的梦乡,可是当那些浮浪轻薄的客官看到她的实际年龄和衰老的长相时,总是不能消除世俗的偏见,有的拒绝付钱,有的直接要求退回,即便遇到修养好一点的,但那嘴角掩饰不住的失落和轻蔑表情,也让她敏感的自尊心受到羞辱。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逐步变得内敛甚至胆怯,她渐渐的只渴求做一个“蒙面歌手”。

她唯一剩下的就是这把琵琶和自己的演奏才能了,在内心深处,她对自己的技艺是自豪的,而这也是她最后的尊严。今晚她本来只想给自己弹奏一曲,安慰饱受摧残的内心,或者隔着船篷,让人静静地聆听自己的音乐,盛情邀约之下不得不出场时,琵琶女又习惯性地担心她不可逆转的苍老容颜会让司马大人失望,因为在那个“重色轻义”的年代,她领教了太多的摧残,今天晚上她真的不想再一次被践踏羞辱。

可她是幸运的,她遇到了白居易,她错怪了他,她也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这位老者(其实也就四十五岁)不仅懂音乐,也更懂她。每每写诗喜欢交代得很清楚,甚至有些“絮叨”的香山居士,在洋洋洒洒的长诗中,丝毫没有提及琵琶女的年龄和长相。他精通音律,宅心仁厚,带着满腔的悲悯而来,他能听懂曲子里的故事,也能会为她掬一把同情的泪水,甚至“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简直就是知音了。他们的相遇超越了阶级、超越了年龄、相貌和所有世俗的东西。这种心灵的契合促使琵琶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女好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弹奏一曲了,正因为白居易的赏识理解,成就了琵琶女最酣畅淋漓的演奏,也正因为琵琶女的卓越演奏,启发了白居易的文学灵感,让他留下了这样美丽的文字。人们在惊艳他三十五岁写就的《长恨歌》时,再一次被他的艺术天才所震撼了。

今晚你有故事,我有酒,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颗懂你的心。可以说,是琵琶女成就了白居易,白居易也成就了琵琶女,他们的相遇是千年之前一次最美丽的邂逅。这简直是对琵琶女心灵的救赎,所以“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时的哭泣中,更多的是一份人生的感动吧,也有一份激动和释然吧。从今往后,琵琶女也许不会轻易为那些俗人弹奏了,或者即使弹奏也可能会多一份坦然吧。那么“犹抱琵琶半遮面”会不会永恒地定格在浔阳江畔呢?

[作者通联:湖北十堰市鄖阳中学]

猜你喜欢

江州容颜弹奏
无 题
野蔷薇倚着桥栏开了
动人心弦
浅谈如何具有歌唱性弹奏钢琴
崇左市江州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一千零一面镜子
男孩,男孩
感动
浅谈古代江州以“樊篱”为城垣的可能性
执子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