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
2020-09-14孙园园
孙园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实施课程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家长和社会功利性思想的影响,幼儿园“小学化”教学依然非常盛行,存在着违背规律、务实身心特点,重视知识和忽视素质等不良现象。如何坚持“游戏化课程”,将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以提高幼儿保教水平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崭新课题。本文结合《指南》和《纲要》精神,进行科学分析研究,以期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水平,为促进幼儿素质培养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区域活动;策略研究
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分析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方式,通过有计划有层次有目的的材料投放,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循序渐进的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启发,并最终得到发展。“课程游戏化”是园本课程的重组和新构,从而使让幼儿园课程更加园本化、本土化,更加适合本地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学也随之变得更园本、更丰富、更特色。课程的游戏化和园本化,应该是将现有课程向“游戏化”的核心内涵发展,前提是准确定位幼儿园发展目标,并使之和“课程游戏化”核心价值有效融合,贴近园情生情,对现有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时代要求等多元化信息进行整合和重组,以最终满足幼儿园和幼儿共同的发展需要。
2.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问题分析
2.1片面夸大游戏课程化作用。实施“课程游戏化”,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的确促进了工作开展,但却被异化为政绩工程和宣传资本。一线教师就像“刘姥姥进入大观园”一样眼花缭乱不知所踪,追求游戏近乎痴迷,表演痕迹愈来愈明显,“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现象屡屡出现,忘记了传统教学的长处和优势,盲从“游戏化教学”,害怕背上“小学化”教学的嫌疑,教学工作完全被游戏代替。
2.2游戏组织方式走向极端。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游戏过程,“神化”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封权威和领导,掌控整个游戏过程,幼儿仅仅按照教师设定的流程进行表演,而游戏课程中的主题、人物、材料、情境、规则等等只是一种道具而已,幼儿没有自由选择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兴趣培养和情感释放无法得到满足,幼儿已经成为角色游戏和区域活动的“附属品”、“配角演员”。
2.3课程建构的本质研究肤浅。教学一线的幼儿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本质和内涵,对怎么操作和实施游戏化课程,教师心中没底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同时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也没有具体明确,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缺少了解和认知,导致实施起来比较盲目盲从,导致游戏并没有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
3.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研究
3.1满足幼儿发展需要,实现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课程游戏化可以寓教于乐,教师将课程教学融合到区域游戏中,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培养技能和明白道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教师在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应当尊重幼儿的身心特征,落实幼儿区域游戏的主体地位,立足幼儿发展需要设计适合的游戏,以便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幼儿教师在施教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用心用爱,要随时查看观察,了解学生的需要,发现幼儿创造性行为,引导和包容孩子们出现的错误,用无私大爱关注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教师需要立足儿童身心发展精心设计游戏和活动环节,在保证安全有序的前提下,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合作,在满足儿童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加游戏活动针对性与合理性。幼儿教师在进行角色游戏和区域活动设计时,应当尽可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创设合理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我学习,循序渐进的启发幼儿的心智,引导幼儿成长。
3.2培養幼儿探究兴趣,实现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区域化”和“游戏化”的有机结合,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阶段的教育重点不在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在于熟悉学校环境,融入集体生活,培养合作交流的交往习惯,培植全面发展的基本素养,培育积极向上的人生情感,为终身发展奠基。同时,由于幼儿年龄普遍偏小,幼儿教育应当富有趣味性,以利于活动兴趣的培养。课程游戏化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因此,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注重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这样便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区域活动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和游戏材料。有些幼儿可能会因“亲情断乳期”的影响而导致一些性格上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游戏互动调节儿童的不良情绪,引导和鼓励幼儿放下情绪干扰,积极勇敢地投入到集体活动和区域游戏中来,以培养儿童参加集体生活的兴趣,争取让每个幼儿都能高兴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3.3创设游戏情境,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低下,他们喜欢直观生动的互动场景,喜欢形象热闹的游戏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可以轻松愉悦地投入活动,自由自在地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巨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与区域化活动有机结合,是达成学前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更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良好的游戏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生活体验,活跃儿童的主观思维,促进儿童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而且可以激活教师的“童心”,促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增强游戏教学的效率效益,促进幼儿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情境,再现幼儿生活场景,让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真正成为游戏的参与者和活动的主人,以真正实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
4.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特征,要正确认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在充分尊重游戏主题地位的同时,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满足儿童发展需要,以最大化地发挥“游戏化”、“区域化”有机融合的教育功能,为培养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幼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珮.幼儿园实施课程游戏化的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 育).2016(10).
[2]张利妹.我们在行动——记录着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成长足迹[J].新课程(小学),2016(09).
[3]朱秀梅.专业成长,我们在路上——谈学习课程游戏化与教师区域游戏观察记录[J].新课程(小学),2016(09).
[4]袁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6(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