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少儿美术课程研发
2020-09-14牛奎超付瑞
牛奎超 付瑞
摘 要:中国传统艺术的多种形式是青少儿美术教育的源泉,与当代艺术教育密不可分,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当代青少儿艺术教育的责任担当。青少儿美育课程的研发以“绘画、书法、手工”的形式为基础,是弘扬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美育;课程开发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了许多优秀文化艺术形式,如书法、国画、戏曲、剪纸、手工制作等,这些艺术作品蕴含着华夏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至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灵动的历史轨迹、醇厚的艺术内涵,受到了不少国内外艺术家的喜爱和追捧。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它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由于受历史、经济、人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无声的、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如在民间绘画、书法、剪纸、篆刻等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着令人遗憾的遗失或断代。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艺术的教育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现行的艺术教育机制对这一点的认识显得有些不足,青少儿美术课程研发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一、中国传统艺术
在少儿美术课程体系研发中的导向作用
对传统艺术技法的学习是需要通过良好的美育课堂,让孩子们真正能够在体验式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在魅力,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
(一)创造情景,展示文化内涵
艺术对人的影响贵在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在有趣的情境下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领悟能力。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打造少儿美术的生动课堂提供了无限可能。传统课堂只能通过想象来领略课程内容,而现在可以通过3D或者VR技术来展示图画或者视频。活力课堂的秘籍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美育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葫芦的绘画学习,引入动画片葫芦娃的歌曲与片段,葫芦的生长画面与形状就一目了然,依照葫芦自然画出瓢。
中国绘画内容往往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美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问思考的方式来强化孩子们对艺术文化内涵的领悟力。以蝴蝶为例,国画题材中常以一只猫一只蝴蝶为主体,为祝寿庆贺之用,所代表的是“耄(猫)耋(蝶)之年”之意,是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讓绘画的意义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文化境界。
(二)实践创新,感受文化魅力
艺术实践是美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训练环节,文化影响力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尊重孩子的天性,发挥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付诸于实践从而达到大脑的开发和肢体机能的协调。所以,对孩子们绘画或者是手工作品的要求,不能简单以像或不像为评价标准,成人的眼光评价不能成为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少儿美育的实践创新更应突出孩子的情感寄托、思维方式以及现阶段对世界的理解,作品风格可在尊重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表现出一些天真、幻想、清新等特点。关注孩子艺术气质的个性发展,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传统手工陶艺课程来说,孩子们通过制作来了解泥坯成型方法、塑造技艺,目的不一定要做得如何精致。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感受陶瓷是怎样从一块泥巴经过成型、割坯、干燥、喷釉、高温烧制等几十道工序完美蜕变成一件艺术品的,感受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并深切体会古代劳动人民聪明与智慧的魅力。
(三)展示与交流,艺术融于生活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是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三观的必修课,所以说美育课程要重视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在孩子们完成自己作品后,应该鼓励他们站上讲台,分享自己的艺术成果和创作的心路历程,讲述作品的创作灵感,赋予绘画作品以故事内容。
语言交流分享需要口语与思维的相互配合,还需要自信与勇气,这可以极大地促进孩子各项机能的拓展与开发。在分享过程中,通过聆听、思考、发言、动作等将学习感受融入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育教学要以回归生活作为宗旨,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领会文化艺术成果,培养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二、基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少儿美术课程研发策略
(一)绘画
绘画主要以国画为主。中国画课程适合一年级以上的学生,深入学习用笔、用色、用线的技巧,临摹名家优秀作品,在教授绘画技法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高尚品格,各种蔬菜花卉以及水果的寓意。让孩子们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了解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美术教育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在众多的传统文化艺术中,国画与书法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这两种形式拥有丰富的内容、色彩和表现形式,例如齐白石先生《蛙声十里出山泉》,作品一出,让无数人惊叹国画中的巧妙与乐趣,这其实就是国画题材与表达方式带给人们丰富的艺术体验。
(二)书法
写得一手好字是提高文化审美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最好选择具有文字特点的隶书来进行基础启蒙教学。在目前的书法市场中唐楷占据了主要地位,而隶书才是书法的起源,它是古代甲骨文和小篆的标志性符号,是学生初学与启蒙教育的不二之选。在教学方法上更需要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更有乐趣,比如:隶书的基础笔画蚕头雁尾,把“蚕头”“雁尾”好比形象绘画对比,楷书的撇好比大象鼻子,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手工
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课程的开发,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梳理孩子自信心,促进儿童手部肌肉的发育,还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手工内容一般包括陶艺、剪纸、扎染等,通过简化有效的方法融入课程之中并且使用一些环保的制作材料,如超轻粘土材料,在进行手工陶艺课时可以对材料进行代替,并且降低难度。小朋友通过拍、捏、打等一系列动作,手眼心相互配合,来完成手工作品。
还有一些工艺美术如陶艺、扎染等,在古代只属于特定工匠的独门手艺,将其融入少儿美术课程体系当中,能更好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拿陶艺来说,自有一整套工艺技法,比如成形拉坯、盘筑、雕刻、彩绘等,这对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中国传统艺术在现行教育体系中的普及
(一)在教师层面上,积极引导热爱中国传统艺术
现代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上涌现出各种新的艺术形式,如网络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教育的结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传统艺术品、图片资料时,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将这些资料展现出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立足于现代,用传统艺术的新形式、新内涵来满足少儿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二)在学校层面上,优化少儿美术教育模式
各类各级学校,幼儿园应该重视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美术知识时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例如,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条件,组织学生去当地博物馆参观,或者去观光、写生,使少儿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加强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學习中国传统艺术。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撰人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新颖的课题,让学生乐于动手,积极实践,如剪纸、年画、脸谱等,都是具有良好象征寓意的造型。
(三)在社会层面上,加强全社会传统艺术教育
事实上,传统艺术的渗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力量,应积极研发与中国传统艺术相关的各种美术课程,不只看眼前利益,可以做一些公益课程、推广课程。推动全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历史使命。
四、结语
中国传统艺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息息相关的,全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传承和弘扬传统艺术文化教育,结合现实情况去发掘其适应性。通过不断的发扬和充实,青少年的艺术教育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启蒙课程,在内容、教学方法上,下大功夫。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地消逝,传承刻不容缓,需要从娃娃抓起。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繁盛的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刘广新.梁启超“情感说”与当代青少年艺术美育[J].艺术评鉴,2019(23):180-181+186.
[2]刘韵,薛志坚,侯正旸.新时期青少年美育的再思考[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9(2):28-31.
[3]华长慧.创新教育百忌[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牛奎超,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付瑞,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