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摄影对摄影教学的影响研究

2020-09-14王敏

美与时代·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审美

摘  要:手机摄影是当今摄影最广泛的推广应用方式。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与社交功能。手机摄影与传统摄影相结合,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修养和审美能力,实现课堂互动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最终达到提升大众艺术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手机摄影;摄影教学;审美;融合发展

“您只需要按一下快门,余下的一切由我来做”,这则广告出自美国的柯达公司。美国柯达公司推出了一款便携小巧的胶卷相机,预告了大众都可参与摄影的时代来临[1]。由于胶卷相机冲洗价格的昂贵,所以只能在上流社会流行,没能在全社会普及。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机J-SH04的出现,让摄影普及开来,手机成为非常重要的摄影器材之一。

一、手机摄影在校园生活中的传播与社交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像素、超广角、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等摄影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摄影已经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的高频行为。随着社会和校园内逐渐流行的手机摄影大赛及各类在线网络摄影活动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摄影的学习之中。传统的专业摄影器材动辄几万元,但手机只需千元即可买到,所以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摄影的前期图片拍摄和后期影像制作,也逐渐成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手机摄影的教学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思考,推动学生拍摄能力、技术水平和艺术鉴赏的提升,继而更好地利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滴,更利于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提升技能和自信,并成为一项特长[2]。

每个学生都不是独立的个体,都在社会或者校园生活中参与社交活动。由于图片的清晰性、丰富性,所以更容易在社会交往和沟通的平台中脱颖而出。图片更容易获得评论、留言和转发,学生群体往往使用摄影图片来传播讯息和交流感情,这也是大众摄影自我传播的原动力[3]。生活中,手机可以用来拍摄人像、美景或美食照片,且能够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多种“自媒体”平台分享传播出去,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

二、高校摄影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优秀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高校的摄影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比较成熟,逐步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同时也具备了比较全面和完善的教学结构。当然也培养出不少优秀的摄影人才或者非专业摄影爱好者。在传统的摄影授课中,授课老师大多擅长和选择教授传统的摄影理论知识,相机的构造、成像原理、用光技巧、构图技巧等,还有专业数码单反相机和大型相机的操作与使用等。摄影课程是很多学校为艺术类院校开设的课程。作为专业技能进行深度培养,学校开设的摄影基础课程,往往会存在以下问题:

(一)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及其摄影器材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体积大、重量重,所以不方便携带,也不容易融入学生生活,所以会出现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当然有的学校会为学生提供部分相机和硬件器材,但大多数学校往往存在不够用或者设备老旧、更新换代慢的问题。新媒体时代,需要快捷、方便、简单易操作的摄影设备,才能更好地配合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的特点,才能更加方便共享与互动。而传统的器材和设备,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

(二)手机摄影是近些年才兴起的,很少有学校教授这门课程。但是如果继续传统的摄影教学,不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就会与社会脱节。由于单反相机不便于携带等弱点,即使是接受过专业摄影培训的学生,也会选择用手机来代替单反等专业设备的拍摄。如果他们对手机各项菜单没有深入研究,那么在实践拍摄过程中,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手机拍摄联系起来。手机摄影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即使是专业人士,如果不去研究,那么许多专业和实用的功能也不会使用。

三、手机摄影的普及与传统摄影教学的融合及展望

(一)提升学生手机摄影的专业修养

摄影的普遍使用,推动了摄影教学的发展。摄影教学如何定位发展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专业和专注,努力提高学生能力,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讨数码技术的教学。由于市场分工的日益细化和一专多能等特点,只有做到这个领域的技术高手,才能在全民摄影的时代背景下展示专业特长,争取所属领域的市场[4]。

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摄影教学需要与前沿技术发展结合,不断更新摄影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激情。学生摄影教学的重点需要放在拍摄技巧和方法上,如摄影的构图、光線控制、软件后期修图、操作及使用等功能教学。教师也要根据相应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根据学生拍摄的摄影图片情况,做深入的分析和讲解,使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务实和有效。

(二)提升摄影审美能力

就目前的培养体系而言,从事摄影专业或学习摄影课程的学生,缺乏审美能力的熏陶。学校的学习过程往往很难快速完成从艺术的基本认知到艺术实践的过渡。对于可以随拍随看的手机摄影来说,摄影不只是一种技术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审美素养的课程。由于摄影需要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所以摄影还是一种生活技能。手机摄影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手机摄影结合具体的拍摄项目后,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实践和拍摄项目。拍摄后,项目实施者可以有针对性地介绍优秀作品,分析比较学生中较好的作品,分析其主题构图、用光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再进行改正和再创作,甚至可以在前期拍摄阶段模仿名人大家的优秀作品,对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图片的形式表现进行分析。学生在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力图取得更大的创新[5],不断提高学生的摄影基础理论和对图片的深层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摄影艺术的审美和修养,让摄影艺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欣赏水平。

(三)摄影课堂教学的互动和评价

现在的教师在摄影或采风实训课上,充分利用网络快捷上传和分享的特点,通过摄影的微信群、QQ群或公众号等社交软件,实时互动分享或评论学生作品,大大加强学习交流的效率。也能够把不同的人通过图片联系在一起,这在“自媒体”时代是常态,而且这是传统数码相机所无法达到的[6]。

摄影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摄影教学评价的跟进需采用实时互动的方式进行点评。摄影课程中授课老师对学生实践拍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跟进和评价,大大提高了专业数码相机的操作熟练程度,还可以对摄影的拍摄过程、提交的摄影作品和课后在线交流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摄影比赛,如行业内较为知名的周期性摄影大赛和线上线下摄影图片展览等。如果能在比赛中获得名次或者奖励,就给其他学生分析获奖的原因,还可以给获奖学生加额外的分数,以示奖励。这种多模式、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能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推动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7]。

(四)带动大众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大众摄影的潮流化体现是所见必拍——无论是否好看、是否需要,只要是见到的新鲜事物或景。随着每年旅游人数的增加,在各大热门景点看到最多的就是拍照留念,这似乎成了一个仪式,到达某地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拍照留念。大众摄影的潮流化也体现在拍摄角度、美化照片的方式、方法趋同,千篇一律。所以作为一名接受过摄影教育的专业学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手机摄影与传统摄影有机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好各类网络平台,提升手机摄影的水平,继而带动大众审美。图像信息传播和受众接收图像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风格迥异的各色图片在不同传媒中源源不断地出现。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学生只需要把复杂的知识点通俗化,将手机摄影要素引入其中,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

四、结语

总之,手机摄影在性能和器材上虽有一定不足,但合理运用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将拍摄技巧有机结合到传统摄影教学中,会为传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巴恩博.摄影的艺术[M].樊智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傅拥军,彭娌娌.手机摄影师[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5.

[3]闭荣双.拿起这些特效摄影APP当一回创意疯子[J].数码影像时代,2014(4):103-105.

[4]王玉環.手机摄影中的艺术新视域——手机摄影创作研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4(3):115-117.

[5]刘彬,甘巧林.Web2.0时代下的旅游摄影与婺源旅游地形象研究——基于旅游摄影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论坛,2015(2):54-60.

[6]洪妍.高职摄影课程中关于手机摄影的教学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9):37.

[7]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作者简介:王敏,硕士,江苏传媒学校讲师,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摄影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审美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