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9-14赵天顺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考纲课标教研

赵天顺

新高考逐渐铺开,立德树人大背景下,强调核心素养,关键能力的今天,新一轮以高考“倒逼”课堂转型、课堂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调整教学策略,重建课堂生态,革故鼎新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现将高中教学亟待解决问题梳理如下,并提出一二拙见,望 有所裨益。

1.问题梳理

(1)重名利,轻事业。这是一个不容回避问题,当然这一问题不是某一所学校独有的,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的产物。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意识到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受大环境影响,除工资外,与原来相比,学校收入部分急剧减少,老师自然想要用其它方法“补贴”家用,何况这部分收入还非常可观!由此势必会对老师在校的精力投入带来冲击,从而影响学校教学。同时收入的减少,也使老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更加强烈。想事业、干事业的热情不再,这对一所学校来讲是可怕的,甚至是致命的。

(2)重实践,轻理念。我们大多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把太多的时间与心思花在了业务教学的实践上,这本无可厚非,但不能忽视对政治理论、相关政策,特别是教育理论,考纲、课标、评价体系的学习和研读。对教育理论的重视,对政策的研读,对考纲、课标的把握解决的是思想上的问题,是上层建筑的问题,只有理论过硬,政策研读到位,考纲、课标把握准确,工作决策、教育教学才能科学、准确、有效,才能具备大格局、大视野。比如,我们老师出去听讲座,总希望听到一些“解渴”的东西,所谓“解渴”的就是能用在自己教学上的,能提高成绩的现成的方法。不愿意去听一些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孰不知每一种方法都基于一种理论、一种理念。理论具备了,理念转变了,方法自然也就想出来了。

(3)重教学、轻教研。对于一所学校,虽有个别老师在教研上走在前列,但普遍来说缺少研究意识。缺少研究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教学也就永远是一成不变的。其实研究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大到考纲、课标、教育理论的研读,小到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后反思等等都是教研。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与研的结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生命永葆生机。而阻碍学校教研步伐有三点原因:一个风不正,二是心不静,三是身不定。

(4)重上课、轻备课。大多数老师还是很看重自己的课的,因开会等耽误了一节课都很在意,大多数也会用其它时间补回来,但和这一点构成反差的是,教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还不到位,教学经验主义严重,课堂缺少精妙地教学设计,备课内容单一,只备要讲的内容,而很少备学情、備教法、备大纲。老牛赶山式教学,放羊式教学现象严重。

(5)重讲授、轻激发。课堂学生主体性体现得并不明显,基本上还是以教师的讲为主但我想,随着高考的改革,试题的变化,课堂改革刻不容缓。高考要体现核心素养,以语文学科为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可想而知,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表达、讨论和实践,谈什么运用、创造、理解和思维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激发学生思考,如何鼓励学生表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个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6)重练习、轻反馈。老师忙于发题,忙于发作业,但作业、习题批改质量并不高,针对性讲评做得不够。只顾追求练习数量的增加而导致课堂教学(学习)质量的下降。学生基本功打不扎实,高三综合提高时进步不大。

2.关于改进措施的思考

(1)健全制度,建立科学公平的考评体系。以制度管人,让老师们有所适从,有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但随之产生的问题是制度和考评体系建立后,具体负责的人要做到公平公正,从而保证制度和考评机制的良好运行,说到底,制度依然是“人”。

(2)推进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课下勤一点,课上懒一点。课下的勤在于研究考纲、课标和高考试题,多多进行横纵比较,总结命题规律;在于备课认真,目标明确,重点不在于我讲什么内容,而是我如何讲,如何设计这一节课能让学生会;在于认真批改作业和习题,充分发挥作业和习题的诊断功能,真正为自己的课上教学服务;在于重在检查督促,监督学生对你所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他们的完成情况直接决定了我们课堂上是不是能真正的“懒”下来;在于多与学生沟通,加强个别辅导。而课上的懒是我们在做好以上课下的勤之后,课上少说,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归纳总结,让他们去思考表达,让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积极推进“名师工作坊”建设。充分发挥工作坊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教学之水活起来、动起来。大家一起搞搞教研、磨磨课、读读书,互相熏染,互相带动,风气慢慢就会形成。这是改变学校教师状态和教学现状的一个突破口,考研风气转变,教研氛围提高,从写诗创作,写教学感想,到反思、课题、课程开发,这样一步步使老师们在“工作坊”互助提升、共同成长。

(4)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这是理念更新的重要途径,“问渠哪者清如许,为有源头省活水来”,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才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才会试图改变自己的教学。除了请业务“尖子”外,多请请大师,让老师们受受教育,洗洗脑。

山再高,往上爬,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调整教学策略,重建课堂生态虽非一日之功,却已然是迫在眉睫,怕需要所有教育人行动起来,一起迎接高中教育教学的又一个春天!

猜你喜欢

考纲课标教研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