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4胡荣丽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胡荣丽

摘要: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是接触、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提升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有必要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构建高效课堂,无非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减轻负担,提升个人素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概述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非常重要,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方面是给学生奠定扎实地学习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准备。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要注重这两方面的培养,努力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  新课导入,提升思考能力

好的新课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自学、互学、导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新的知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获得个性的发展。例如,我在教学“小数除法”这一节课内容时,首先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2)学习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在探索小数除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学习的乐趣。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我提出问题:整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是怎么用整数做除法运算的?并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些整数除法的数学算式,要求学生进行解答。由于这是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学生能够很快地计算出正确的答案。紧接着,我又向学生展示了几道小数除法的数学算式,要求学生进行解答,因为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小数除法,所以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见此情况,我便对学生说:“没有解答正确没有关系,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地了解小数除法。”于是,我带领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在学生熟悉并掌握了本课重难点内容后,我展示出了多道关于小数除法的算式,要求学生利用刚学到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虽然在此过程中,学生总是忘记正确的运算顺序,得出各种答案,但是他们都在认真学习,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学活动的效果显著。

2.2  利用现代手段,辅助教学,提升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非常的活跃,不论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一般的同学,都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知识都有求知欲,到了初高中,孩子学习就出现了分化,可能一部分同学的学习就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学习兴趣也下降,甚至一部分同学出现厌学,因此,在小学阶段,我非常注重现代教学手段去辅助教学,这样方便了课堂效率的提升。小学生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但是忘记也快,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时,一方面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识认钟表这一知识时,孩子刚刚接触知识,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我就借助了现代的教学手段,给学生通过白板展示动态的钟表,通过钟表指针的动态变化,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清晰地理解。在认识物体的时候,尤其是一些立体物体,学生们尚没有完整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一些立体物体理解起来存在困难,因此,我就给学生通过现代手段进行动态的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形象直观的物体形象。当然,我认为学生注意力受其年龄的影响,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过多使用多媒体手段,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2.3  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单纯地利用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联系生活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成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例如,我在教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课的内容时,在教授完基本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我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说:“现在学校需要统计咱们班级上个月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数以及数学分数分别处在100~80、80~60、60以下三个阶段的人数,那么该如何计算和表示呢?”说完后,我便为学生发放了上个月的数学学习成绩单,让学生进行自主统计。因为我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他们都利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我会对学生计算的平均数以及所设计的条形统计图进行检查。因为一些学生不够严谨,所以他们的答案中会出现平均数计算不准确、条形统计图中忘记填单位等问题,我会对此进行一一指正,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而使学生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自主思考和解决了问题,让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4  教师评价,总结学习成果

评价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个环节,导致他们无法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的成长,对学生进行合理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完课堂的自学后,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评价。例如,在回忆之前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課下经常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因此很快就建立起了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考查了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结语

总之,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可以采取很多行之有效的手段,这些手段应该符合学生的课堂实际情况,这样才是接地气和有效的,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发现,肯用心,一定会找到很多有效的手段,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董爱敏.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34-35.

[2]许光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河北教育;2018年20期

[3]张宏梅;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中国科教导刊;2017年16期.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