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020-09-14杨俊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

杨俊

摘要:党的十八大凝练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始全国上下掀起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小学作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组织主题活动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呢?笔者认为:主题活动的设计要成体系,“总相宜”;主题活动的实施要“接地气”,讲落实;主题活动的评价要“建机制”,同进步。

关键词:主题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

分类号:G635.1

党的十八大凝练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片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浪潮。小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则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近年的实验发现: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德育中“落地”,除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氛围,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知识,更有效的是:开展主题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怎样组织主题活动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落地”呢?

1.主题活动的设计:成体系,“总相宜”。

小学阶段横跨六年,学生的学习力、表现力差距较大,因此,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主题活动的系列化和序列化。

1.1主题活动系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24个字组织,从3个不同的层面、12个角度进行阐述,这就需要学校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做好宏观调控,形成系列化的德育体系。

1.2主题活动序列化。在学校对主题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每个主题活动的设计应该做到序列化,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呈现方法、学习内容、以及主题作业的呈现方式,以求让主题活动效能达到最大化。例如:每年的五一劳动技能比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个年级安排一个适合学生的劳动技能项目,培养一种生活技能,那么六年下来,学生就能养成6种不同的技能。实践证明,注重活动的序列化不仅能逐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更能稳步巩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2.主题活动的实施:“接地气”,讲落实。

小学生因受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知识阅历限制,价值观的教育成效往往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应该运用一些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方式带领他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利用本土资源,渗透核心价值观于脑。

爱国可以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但是小學生对“爱国”还处于一个比较模糊的状态,因此爱国教育可以从爱家乡开始。例如:带领学生去参观镇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升学生的家乡认同;给学生讲村居乡贤的成长故事,让学生感受他人的爱国情怀。

2.2创新实践活动,内化核心价值观于心。

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主题活动之一,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让小学在活动中体验,更让他们从体验中感悟,真正让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1)开展“我们的节日”,注重文化传承。

在我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搭建一个大舞台,例如:我们的节日·春节开展“和谐”主题活动,们的节日·国庆开展“爱国”主题,315开展“诚信”主题活动,禁毒日、宪法日开展“法治”主题活动等。

(2)开辟实践基地,挖掘社会资源。

学校固然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但是社会上还有很多教育基地可以供我们使用,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社会资源,例如:烈士陵园、消防安全体验基地、电力体验馆、博物馆、图书馆、科学馆、工厂企业、戒毒所等等,这些都是在我们身边建设得相当好的教育基地,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基地的功能、学生的年龄特点,分级分层带领学生前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外出参观、体验,通过眼睛看、耳朵听、脑袋想、动手做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开展经典诵读,渗透润物无声。

中国文化底蕴浓厚,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他人的爱国情怀,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情操,对弘扬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利用寒暑二假,外显核心价值观于行。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暑假外出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没有出行安排的学生则在家中通过网络了解祖国的变化与发展,借此开展“富强”主题活动。寒假则引导学生利用“逛花市”等年俗开展“和谐”主题活动,引导小学生融入社会中,真切感受到祖国的繁荣、社会的和谐。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一言一行又恰好践行平时培育的核心价值观。

3.主题活动的评价:建机制,“同进步”。

在小学生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让学生用正确的道德理念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要建立与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评价机制,用核心价值观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建立成长袋,记录成长树,争取共同进步。

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青少年的成长。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新形势下,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德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每一次的主题活动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韩正荣,樊霞会.以团队主题活动促进城郊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A/OL].甘肃兰州:兰州市第八十六中学,2019.

[2]儋州市文明办.在中小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与对策——以海南省儋州市为例[R/OL]. 海南儋州: 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2013[2013-06-05].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