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景观规划研究
2020-09-14任广振孙利强田玉辉
任广振 孙利强 田玉辉
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提出了城市带状滨河景观空间塑造的原则,并以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流城区段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和滨河景观空间规划的理论与途径。
关键词:滨河景观;生态修复;景观规划;小江干流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rinciple of urban banding riverside landscape space shaping was put forward, and the theory and approach of urban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iverside landscape space planning were discussed by taking the urban section planning of Xiaojiang main stream in Dongchuan 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riverside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planning; Xiaojiang river
城市滨河绿地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中重要的滨水生态廊道,也是市民亲近自然与河流,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载体,更是人们了解城市、体验城市空间的重要区域,承载着弘扬当地历史文化和展示城市风貌的责任[1]。如何对生态环境已受人类活动影响或破坏的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保护河道景观和引导自然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后期将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和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滨水空间的规划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流城区段滨河景观规划为例,对流经城市规划区边缘的河流,以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基础的滨河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
1 规划区概况
小江为金沙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寻甸县车湖,由南向北走向流经寻甸县功山镇进入东川区境内,经过阿旺镇、新村镇、东川县城、汤丹镇等乡镇后,在东川区博卡乡汇入金沙江。其中东川区境内河道长98 km,流域面积1 46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48%。流域内植被差,地质风化严重,塌方、滑坡发生频繁,雨季容易形成泥石流灾害。因此在规划之初有必要对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并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
规划区范围自新杨公路桥上游2.5 km处至新杨公路桥下游约0.5 km处,河道长约3 km,总用地面积约120 hm2。该规划范围位于城市城区的边缘,受到功东高速和龙东格公路的阻隔作用,可达性较弱。本次规划通过水系与滨水步道将该规划区与城市连通起来拓展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带动城市发展。
2 滨河现状分析
2.1 生态环境脆弱,水景观缺乏吸引点
小江两岸自然环境脆弱,流域泥石流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为保护两岸的农田,沿岸断断续续建有生产堤及硬质护岸工程,这些工程措施会不可避免地破坏河流的自然形态,对河道内原有的生物资源、滨水廊道的生物迁徙造成一定的损害。由于两岸人口增长、工业发展迅速,污水排放、垃圾堆放在河道中的事件时有发生,加上资源开采和监管不足对小江水质造成较大的危害。水土流失、化肥流失、沿线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污水也对小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2 城水分离,水绕城走
小江沿岸開放空间缺失,河道与城市缺乏道路联通,游憩步道不连续,可达性差;滨水区域缺乏游路、亭廊等景观设施,体验感受差;小江平时水量较小,两岸滩岸裸露、水流姿态无序、部分河段杂物垃圾堆积,滩地利用不足,未能发挥河道的游憩廊道功能,亲水性差,安全性也较差,与广大市民的要求相距甚远。
2.3 开放空间缺失,游憩性差
河道缺乏道路联通,可达性差;景观设施缺乏,体验感受差;河岸高差大,不适宜活动,亲水性差。
2.4 文化功能缺失
东川文化底蕴丰富,然而现有水系中并没有充分挖掘利用地域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品牌,与东川区的城市特色不匹配。河段沿岸绿化设计缺失,与周边山峁配景不一、单调乏味,没有形成完善的生态景观系统,未能体现东川的城市特色。
小江流域素有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之称,是科考圣地,又是汽车越野等赛事的天然赛场,但由于宣传的不足,仍然只在“圈内”享有盛誉。小江流域坐拥世界独一无二的天然资源,但未有一个主题明确的泥石流文化和小江河道景观规划,优势生态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河流与地方特色文化无呼应,没有展现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泥石流天然博物馆的优势。
综上,小江位于城市规划区的边缘,是天然的河流,其滨水景观与城市内的公园绿地有所不同,应以适合郊游、充满野趣的大尺度的生态景观为主,以目的地型的景观吸引市民、游人前往;同时,小江作为东川区最大的河流,还承载着展示东川地域文化的功能,需要对东川当地的文化进行分析与提炼,对其中典型的内容进行归纳,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应用到景观设计之中。
3 规划原则
3.1 景观生态原则
根据西蒙·范·迪·瑞因(Sim Vander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tuartCown)(1967年)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都称为生态设计[2]。在本规划方案中首先保护小江现存的生态基底,在此基础上逐步修复由于人为采沙采矿活动破坏的自然环境,继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河景观。并将小江作为一条城市生态廊道,连同流域内其他水系,以及外部的山体、城市绿道、绿心、绿楔、绿廊共同形成生态安全格局,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3.2 以人为本原则
对于河道的设计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做出人性化的设计,而不是作为城市的一个形象标识[3]。本项目规划从生态效应、美学效应和社会效应等角度进行整体规划和局部设计。该项目因为其滨水的场地特征,整体形态为条带状,为了能够使市民更好地观赏水岸,路网的结构采取平行穿插于水岸进行设计。整个路网的设计手法上,以一条蜿蜒曲折的主园路结合多条次级园路、游步道和空中栈道形成一个“曲径通幽”“十步一景”的景观道路系统。在滨河景观的设计中,要关注人的亲水性这一特点,通过“凭栏远眺”“亲水”“戏水”等临水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有临水步道、亲水平台和水岸广场等能够让市民近距离亲水的区域。
3.3 设计结合自然原则
景观规划应尊重自然现状条件。在众多的自然要素中,水岸作为众多景观空间的载体,处理时以规划目标为导向,并结合其场地原有的自然特征和形态,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布置人类活动空间奠定基础。对于水岸景观空间的塑造,国内也有很多的规划项目与理论研究, 比較有影响的如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在研究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时, 提出景观规划设计的三要素, 分别是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4],还提出游憩行为、景观形态和环境生态是景观规划设计终极目标的三元论思想[5]。单庆等[6]对于城市河岸景观设计提出了六大原则,依次是安全性、生态性、系统化、社会化、个性化和综合开发建设的原则。
3.4 景观特色与城市文化相融原则
滨河景观是滨水景观的一个分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带狭长、空间开放、利于展示城市文化3个特点,往往承载着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体现区域地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一座城市不可以没有属于自己的灵魂,而它的灵魂就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赋予它的独特内涵[8]。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评价有了新的标准,其中就公共空间是否体现文化或艺术性,并能够带动周边场地的人文氛围,是评价其能否是高质量景观空间的标准之一。而河流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对于强化东川地域文化,创造地域特色浓厚的文化景观,塑造新的城市名片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滨河景观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出滨水文化景观的交流和休闲场所。
4 规划布局
4.1 规划策略
依据上述现状条件及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基于河流、生态和文化3个层面提出小江景观规划的三大策略。
1)打造安全、生态的绿色廊道。根据梯级洪水水位,打造变化的滨水景观。缓解行洪压力,提供多样的景观体验。
2)塑造优质的滨水空间,让城市与河流连接。建立与城市相连通的慢行系统,丰富休闲服务设施,为不同年龄段的游人提供适合场地。
3)通过河流改造,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质与活力,吸引游人,带动城市发展。
4.2 规划体系
针对本次规划的理念和特色,项目提出小江城区段景观体系的构建,着力打造蓝色、绿色和红色景观。
1)蓝色景观。通过对小江干流、主要支流的河流水面形态进行梳理,根据城市规划空间节点,丰富河道水面形态,增加景观观赏性。重塑河道、滩地、驳岸三重界面,更有机地和城市相融合。
2)绿色景观。结合水系周边城市绿地和城市绿网,连同小江滩地和岸线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和斑块,最大程度地发挥河流的生态效益,形成绿色生态的滨河景观。
3)金色景观。打造小江流域的公共开放文化景观,宣传和展示东川“赤金”文化。将景观语汇进行分解和重组,同时对“赤金”文化进行抽象和提取,最终以点、线、面、体的方式构建出小江金色景观。
4.3 规划愿景
将小江打造成为一条“蓝色丝带”。使小江成为东川区的蓝色丝绸,让市民以水为乐、以水为荣,消除水患对人心理和物理上产生的隔膜。让小江水走进人们的生活,温柔地滋养这块土地。
将小江打造成为一条“绿色纽带”。通过小江生态廊道的打造,使得区域的生态网络得以完善。让城市绿道和绿网连续起来,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纽带。
将小江打造成为一条“金色飘带”。通过小江文化景观的打造,宣扬和展示铜文化,让“赤金”文化如同一条飘带一样传播到小江的每一个角落。
4.4 功能分区
考虑两侧的土地使用状态,小江位于城市规划区的边缘,右岸紧邻城市,左岸受到河流的分割,短期内可达性还较弱,所以将右岸定义为城市活力带,左岸定义为生态休闲带。左、右岸功能分区见图1。
城市活力带:通过引进时尚新体验,传播可持续发展,打造东川富于魅力的生态景观。右岸与城市的衔接更加紧密,在河流交汇处设置重要的节点,促进小江与城市间的互动;在此基础上还布置了一些小的景观节点与栈道,丰富滨水的景观。
生态休闲带:生态可达,自然与人工景观的互动交融,多样的感知与体验。左岸定义为生态休闲带,更多地关注如何建设更好的生态环境,以自然修复的生态环境为主,设置生态护坡与条石草阶,满足生态游憩的需求。通过河道、驳岸、护坡及滨水空间界面的生态化调整,恢复小江的水生态功能,打造野花飘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郊野风情的河道景观[9]。
4.5 总体布局
在对交通、岸线、水系布局、开放空间、景点开发等条件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法,反映不断增长的人类活动与生态资源和谐融合的需求。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体验的渴求和向往;将基地塑造成为东川区乃至昆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休闲旅游新地标。总体布局及节点意向图见图2。
4.6 景观节点规划设计
4.6.1 活水公园 位于东川湿地公园的水系退水入小江处,结合场地高差与水系,设置活水公园,演示水流依次流经厌氧池、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展示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净化过程[10]。为市民提供一圈田园诗意、自然野趣的滨水空间。功能定位:休闲游憩、科普教育。景观特征:生态、田园。特色景观:科普摄影、浅滩嬉水。
4.6.2 城市主题公园 位于右岸河道内现状公路与山体之间的滩地,公园内设置铜原材料景观、新能源休闲设施、工业雕塑小品等景观元素,将公园打造成具有东川地域特色的综合性生态环境教育公园。功能定位:旅游休闲、形象展示。景观特征:创意、科技、窗口。特色景观:文化舞台、风筝草坪、儿童乐园、运动公园。
4.6.3 高空栈道 沿山脚设置一条高空栈道,为游人增加一条观赏景色的滨水游步道,步移景异,景色怡人。功能定位:休闲游憩。景观特征:生态、野趣。特色景观:踏青、摄影。
4.6.4 入口广场 上游与东倘路相临处,结合场地丰富的高差肌理设置一处小型广场,为游人提供一个集散空间。功能定位:入口集散。景观特征:变化、活力、舒适。特色项目:音乐草阶、雨水花园。
4.6.5 生态草阶 结合生态边坡,穿插设置条石坐凳与景观游步道,为游人提供驻足停留的空间。功能定位:生态。景观特征:野趣、舒适。特色项目:音乐草阶、阳光草坪。
4.6.6 田园花海 这里边坡较为陡峭,作为生态观赏的背景,种植大面积的开花作物,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经济价值。功能定位:生态、野趣。景观特征:浪漫、活力。特色项目:摄影、游赏。
通过水景观、水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小江水系的各类社会服务功能,为周边市民提供亲水嬉水、休闲游憩、健身活动和文化体验的场所,凸显地方特色,弘扬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区段现状河道景观效果和城市宜居水平。治理后的局部效果见图3。
5 结语
城市在出現之初,其兴衰就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城市的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城市中的滨水区域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空间中具有自然基底和人工境域的区域,其对于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尤为重要[11]。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城郊或市区的河流正逐渐失去它当初的功能,而沦为无人问津、排放污水的“臭水河”。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空间重塑的方法,借以改变城市河流的现状,提升滨河景观的质量,转变河流在当今城市的角色并恢复往日的自然生境,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科学、健康而合理的城市格局,这成为营造滨河城市景观的途径之一。
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对于城市滨河与滨水景观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笔者认为在一些城市中对于滨河景观项目的实践和探讨,将有助于对城市该领域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闵 颖,邢 磊,王 殊,等. 北方山区城市带状滨水开放空间的营造——以山西吕梁北部新城水系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 北京园林,2013,29(4):12-18.
[2] 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 等. 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园林,2001(6):3-9.
[3] 李 洋. 关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 江西建材,2017(10):38, 40.
[4] 刘滨谊.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 单 庆,王 昕. 城市堤岸景观设计[J]. 南昌水专学报,2003,22(1): 53-57.
[7] 周 琦, 汪 坤, 祝遵凌.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滨河景观设计中的表达——以云南双江南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4):40-43,53.
[8] 田 勇. 从传统园林看中国景观的未来[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3):95-97.
[9] 杜 爽. 面向复合生态系统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途径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10] 王姣姣. 人、景观、生态[D]. 河北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
[11] 胡晓聪. 城市滨河旧区环境更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D].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