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2020-09-14蒙奕财

读写算 2020年2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育小学德育策略

蒙奕财

摘 要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教师应该格外重视德育教学工作。通过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德育素养,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实德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人们的生活中包含了许多能够用于开展德育教育的素材。因此,为了增强小学德育的教学质量,小学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育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意义与价值,其次研究了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20)25-0042-02

德育与一般性的知识传授、教学技巧不同,它是心灵的塑造、品格的培育、行为的养成,所以不能把德育封闭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德育政治化和口号化,而应该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根植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特殊的生活世界里,充分释放学生的生命潜能,激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着“活动中育德,生活中育人”的原则,突出“活动”与“渗透”,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使德育工作鲜活闪亮,富有魅力。那么,如何使小学德育教育实现学生生活化呢?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的意义与价值

现在小学生的德育形成受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与熏陶。其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对于他们宠爱有加,很多学生都是被惯坏的孩子,他们的一些行为与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其二,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也较差,渐渐地开始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之中不可自拔。互联网中的信息参差不齐,许多内容都是不适合小学生了解的,他们被网络上面的一些不良信息所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学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严重缺失,也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困难。所以构建生活化的德育环境,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德育行为迫在眉睫。

二、小学德育的生活化教育策略

(一)讲解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德育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着许多能够用于德育教育的事件,小学教师应该准确运用这些实际发生的事件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增强学生的理解力。通常情况下,小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述德育案例时,一些学生会觉得难以感同身受,而若是教师选择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件作为德育案例,那么将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例如小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述这样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豆豆与他的爸爸一起来到商场购物,当他们走到商场门口时,豆豆发现在角落处有一名正在乞讨的乞丐,他穿着不整,跪坐在地上,豆豆觉得乞丐非常可怜,于是豆豆希望爸爸可以给乞丐50元钱,然而爸爸却只给了乞丐10元钱。豆豆感到很生气,他觉得爸爸没有同情心。但是爸爸却这样和他说:“豆豆,爸爸知道你是好心,乞丐是很可怜,但是爸爸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啊,想要帮助弱者是正确的行为,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等到将来你自己拥有了赚钱的能力以后你才可以随意的支配你的金钱。”听完了爸爸的话之后,豆豆陷入了沉思,回到家后,豆豆将这一天发生的事情都写在了日记中,豆豆这样写道:今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做到量力而行。其实根据这一事件学生可以得知豆豆通过爸爸的话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点,因为是通过真实的事件所得出的感受,所以豆豆记忆深刻。

(二)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感受

情境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为了增强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小学教师可以选择创设情境的方式,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小学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残疾人的图片,让学生对于残疾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小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图片中的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的残疾人,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残疾人吗?你对残疾人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展示一些残疾人参加残奥会、残疾人演讲等视频内容,从而让学生改变对残疾人的印象,让学生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以及敬佩之感。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当学生已经转变了对于残疾人的刻板印象以后,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比如“蒙眼走路”“单手穿衣服”“单腿走路”等活动,教师应该要求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从而让学生亲自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蒙眼走路”活动为例,活动过程如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看到残疾人,但是对于残疾人我们却没有太深入的了解。现在,我们共同完成这次模拟活动,让我们亲自体验一下盲人是如何走路的。教师给学生们发放黑色的布条,然后让学生们利用布条将自己的双眼蒙上,保证自己无法透过缝隙看清楚外面的事物,接下来学生需要试着在双眼被蒙上的状态下从教室的东侧走到最西侧,然后再从最西侧走回最东侧。当学生走完全程以后,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自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感受到了许多的不方便,当自己的双眼被蒙上以后对这个世界充满恐惧,不敢向前迈一步,即便只是走完几百米的路程也是困难重重。

由此可见,当我们面对一名残疾人时,我们不仅要同情他们,而且还应该尊重他们,他们身上蕴含的自强自立、身残志坚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我们应该给予残疾人最起码的尊重,绝对不可以嘲笑他们,而是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三)向学生讲述生活故事

故事对于小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小学生普遍都很喜欢听故事,故事大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大部分故事中都蕴含了一定的道理,如果小学教师可以使用动听的语言去向学生讲解那些包含德育元素的故事,那么德育教育的效果将会得以增强。例如小学教师在教学“勤俭节约”这一主题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解周恩来总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故事。周总理来到北京后第一次做的新衣服就是一套粗呢毛料的中山服和一套灰色的中山装。这两套衣服的面料虽然价格低廉,但却朴素而有质感,周总理直到1963年都还在穿这两套衣服,并且衣服依然是硬挺的,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那么周总理是怎么做到穿了十年的衣服还是光洁如新的呢?其中的奥秘就是周总理在办公时会在胳膊上穿上套袖,当衣服出现破损的时候,会及时请裁缝帮忙织补,还会定期清洗衣服,这样衣服就能够保持光洁如新了。每当周总理穿上这两套衣服时,人们都以为周总理穿的是新衣服呢!通过向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生在听完这个故事过后,他们会被周总理勤俭节约的习惯震撼到,从而他们也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也要做到勤儉节约,不铺张浪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是十分可行的。生活中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德育方面的元素,小学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小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一些生活故事以及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创设生活化德育情境,组织实践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的感受,让学生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马丽霞.德育生活化强调成长教育——小学德育体系中生活与成长教育的实施措施[J].考试周刊,2018(67):1-2.

[2]黄惠仪,郑凡.德育需“得寸进尺”——关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德育生活化推进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6).

[3]李少校.让德育之花在生活中绽放——小学德育生活化的途径探索[J].才智,2017(0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育小学德育策略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以“生活”为眼,定格美好瞬间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实践及效果
构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育模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