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恩叶恭绰先生

2020-09-14翁敏华

新民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叶恭绰戏文南戏

翁敏华

暑天里撰写中华戏剧通史之《宋杂剧与宋元南戏》,突然发现,叶恭绰先生从英国购回《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今年正好100年!屈指算来,我研读这部古籍并与之结缘,也有40年了。

叶恭绰与鲁迅同年,参加过孙中山同盟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革命家、书画家与收藏家。1918年游历欧洲,1920年回国前,叶先生在伦敦的一家小古玩店,发现了《永乐大典》收录戏文的最后一卷,即13991卷戏文廿七,内含《小孙屠》《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三剧本,欣喜若狂,便用重金把它买了下来带回国内,一直放在天津一家银行的保险柜里。1931年,北京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据此排印,题名《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我1979年始读研,与师兄师弟一同师从曲学家章荑荪先生。三人中,我基础最差。第一学期快结束了,该写学期论文了,写什么题目还毫无头绪。那天听完课,我就向导师坦白:听了一学期的课,还是一头雾水,论文也不知写什么好。老师见我诚恳,就说:这样吧敏华,你到学校图书馆找一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来读读吧,写篇论文。如果兴趣大,将来就搞南戏研究吧!

我似懂非懂地连连点头。“永乐大典”于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南戏虽听说,然剧本还一本都没读。导师又给学校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写了张条子给我。我手捏“路条”马不停蹄直奔图书馆。当那册蜡蜡黄的线装书摊开在我面前时,我在心里一声欢呼,那欣喜,大概与叶恭绰在异国他乡发现它时没两样。

这册古籍正是北京1931年的排印本。打开书页,我如饥似渴读起来,随手做笔记。要说,阅读不易,全书没有标点,异体字、错别字又多。但我读得津津有味。我又在赵景深先生处读到成化本《白兔记》,便将这四本南戏放在一起考察,写下了我平生第一篇论文:《从四种戏文看南戏的早期发展》,于1980年第四期上师大学报上亮相。

《张协状元》至今“活”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

在《戏文三种》中,我觉得《张协状元》价值最大。它是南宋作品,时间上排第一。此剧体制庞大,内容芜杂,是两宋时代歌舞、说唱、滑稽、杂耍、社火祭祀、游艺玩乐的大杂烩。后来我又单独研究了《张协状元》,认为它于中国戏曲艺术体制有初创之功。《〈张协状元〉与中国戏曲艺术体制的初创》,1983年一发表就上了人大复印资料,后又收入《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南戏传奇研究》。我研究南戏的硕士学位论文、成系列的戏剧民俗学著作、中日韩戏剧文化比较研究,都看得出与基础性的《戏文三种》研读之间的关联。

十余年前一个暑假,我在英国旅游。在伦敦的一家小古玩店门前,想起了叶恭绰先生,想起了《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我想:就权且认作这家吧!我特意走进去兜了一圈,心里说:叶先生,我寻访您、感谢您来了!您当年买下带回国的古籍,让我们得以看清楚中国最早的戏剧模样,让我们纠正了许多因资料缺乏而产生的种种错讹。一想到连王国维也没来得及读到《戏文三种》,我就在心里感激您这位“恩公”。我知道您在抗战期间保护“毛公鼎”等国宝时费尽心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戏文三种》1931年排印,也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三省的危机有关。您是清醒的、智慧的,是我们民族的大英雄!

100年了,叶恭绰先生!今天我作文纪念您,我敢肯定: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纪念……

信息

丹青相照·真挚友情

近日,“丹青相照·真挚友情——纪念赖少其诞辰105周年、唐云诞辰110周年文献作品展”在上海中国画院开幕,展览展出赖少其作品约30件,唐云作品47件,以及兩位画家往来信札、照片等文献史料160余件,试图从他们的友谊入手回顾上海的美术事业在新中国初期草创发展的历程,从对他们艺术成就的梳理研究中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叶恭绰戏文南戏
衣被天下谁识恩
——叶恭绰的书画·交游·鉴藏
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瓯剧高腔与南戏渊源关系考
不役于物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喻湘涟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从北昆《白兔记-咬脐郎》看再造旧戏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