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红色家书 传承红色基因

2020-09-14王欣

时代人物 2020年10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

王欣

关键词:红色家书; 红色基因; 红色故事

习总书记说过,要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红色象征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特色、底色,体现着党的信仰、宗旨和作风。红色家书,也叫红色书信、红书简,就是这抹底色映衬下的产物。它是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以及和平建设时期、内容积极向上的历史文献,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一笔重要的精神遗产。红色家书是那些为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先进群体(主要是共产党员)所写的家书,是先辈们笔底流出的热血和激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事实上,很多红色家书,都成为了革命先辈的临终绝笔,有人甚至没能留下真实姓名。寥寥数语中,有对至亲的思念和亏欠,有对后人的牵挂和期盼,也有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不甘,更是饱含了坚定的理想信仰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我们的事业发展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是由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奋斗得来的。改革开放时期,爱国进步人士为了党和国家的发展投身伟大事业,家书中承载了浓浓的赤子情深。这些红色家书能够留传至今实属不易,这是历史对我们的馈赠。

每一封红色家书中都蕴藏着感人的故事,闪烁着红色精神,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无数仁人志士都拥有的高贵品质,在革命时期更是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在著名抗日将领张自忠的致战友书中写道“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第共勉之。”抗日战争期间,每次上战场前,张自忠都会留下家书,如果生还,就将家书销毁,若战死沙场,便作为他的遗书。张自忠在战场上毫不畏惧,与敌人奋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壮烈殉国。张自忠虽然走了,但他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却依然感动和激励着我们。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高度赞扬张自忠、杨靖宇等一众抗日将领,称他们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大公无私的为官之道

“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生清正廉洁,大公无私,更严格要求子女不能搞特殊。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谢觉哉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消息传到湖南宁乡老家后,乡亲们纷纷议论,家乡出了个大官了,希望受到些照顾。家中的子女们也坐不住了,都想借老父亲的“东风”,去北京谋个前程,于是写信给父亲,想去看看多年未见的父亲,顺道让他给在北京找个工作。但谢觉哉并未让他们如愿,而是在给儿子回信时写道“儿子要看父亲,父亲也想看看儿子,是人情之常。刻下你们很穷,北方是荒年,饿死人;你们筹路费不易,到这里,我又替你们搞吃的住的,也是件麻烦事。如你们还没起身,可以等一下,等到今年秋收后,估计那时候光景会好一些。到那时来看我,是一样的。打听便车是没有的。因为任何人坐车,都要买票。你们会说我这个官是‘焦官。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有诗一首: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他虽然也很想念儿子们,但是他决不允许孩子们搭公家的便车,占公家的便宜,并且自比“焦官”来阐明自己做官是要为民服务而并非为己谋私利的为官志向,一首小诗既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又不乏父子之间的温情。大公无私,不搞特殊化的为官之道在谢觉哉的很多家书中都有所体现,为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典范。

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

同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同志在1949年8月写给女儿的家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已七十四岁,每天还要做八小时以上的工作,生活费公家尽量给我,但时局艰难我不敢多开支,所以我不望你北上。你们夫妇既能在上海大城市生活,谅有谋生之技能,或到长沙或仍在上海均好。你们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以表示是共产主义者的亲属。事忙不暇多写,祝你们夫妇进步、健康,做一个共产党的好朋友,一直加入党为盼。”徐特立以自己为例,告诉女儿即便74岁高龄,他也要坚持为党工作,并且希望女儿要坚持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万不能因为是他的女儿就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希望她时刻要求进步,早日成为共产党员。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徐特立无疑为孩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红色家书,就是我们学习前辈伟大精神和治家理念的最好媒介,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途径之一。简短朴实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营养力量,也向我们展示了最真实的过去。在怀念和感恩英雄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他们的高贵品质和优良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用行动来致敬那些用生命为我们开路的人。

参考文献

[1]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地址为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龙湾大街1号市委党校,邮编125000,电话18698900316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
应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对少年儿童进行传承教育的思考
牢记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革命精神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
弘扬优良传统 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孕育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