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启——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疫情下的坚守

2020-09-14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演职人员杂技团内蒙古

文︱(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

图︱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提供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来,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沉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的演职人员虽然不能像医生那样一路逆行奔赴前线,但也毫无懈怠,在幕后默默吹响了文艺的号角,以各种文艺形式为全国战“疫”加油鼓劲儿。

一、下基层驻社区

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将疫情防控作为自己的责任,演职人员陈强、王学舟、刘晓敏、特木勒、黄金龙、周志彬等主动请缨,到社区开展防控宣传、排查登记、卡口管控、人员核查等工作,为此次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发扬了乌兰牧骑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5月,当疫情已基本稳定时,街道办事处给团里送来了一面写着“危难时刻见真情 共抗疫情勇担当”的锦旗和疫情防控志愿者荣誉证书,以感谢抗疫志愿者协助社区防控疫情。鲜红的锦旗和感激的话语,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

二、停工不停功

疫情肆虐期间,演员们按照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党委的部署,各自宅家隔离,换个方式正常上班,以实际行动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停工不停功”。在严格执行国家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全团演职人员除了坚持每日上报身体状况及出行情况外,还依据团部要求,制订专业训练科目,同时在线上开展文化课学习,携带道具回家的演员自觉开展个人节目技巧练习。小演员们则采取在家训练学习、视频打卡提交作业的形式。各队、室的负责人、教练和家长共同督促,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保障他们的训练和学习不间断。

下基层扎根群众——《蹬人集体造型》

走下舞台走到人民中——《肩上芭蕾》

三、抗疫作品创作

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杂技团的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投身到抗击疫情主题的创作中,充分体现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演员王平在家隔离期间,利用家中小物件制作道具表演魔术《丝巾》,寓意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圆一个梦。演员王蒙浩创作抗疫作品《六连环》,手里的环子如同一个个单独的个体,当六个环子连接在一起时,凝聚成了强大的力量,以此象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演员刘凯滨表演的《魔术》,为在抗疫一线奋战的白衣天使送去了希望与祝福。杂技团远在德国慕尼黑巡演的“五人踢碗”小组也利用休息时间拍摄了为武汉、为祖国加油的视频,真诚的祝福中传递了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

四、复工复产

为加快推进文化工作和旅游行业的复工复产,2020年6月,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承办的“2020年节假日精品演艺进景区”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四个著名景区同时进行。杂技团派出《集体柔术》《女子转碟》《球技》《蹬人集体造型》《肩上芭蕾》《双人力》《魔术》《坛技》《抖空竹》等节目参与演出,为人民群众带来欢乐与祝福。

五、今后的活动计划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杂技剧《鸿雁》,在2020年9月将迎来新的一轮全国巡演。目前,演员们制订了练功计划,开展了排练工作,并细化舞美设计与制作细节,届时将为全国人民带来一场极富草原特色的文艺演出。此外,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大型马舞剧《千古马颂》作为文旅融合的典范和内蒙古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将在2020年推出一条连接历史与现代、融汇自然与人文,以《千古马颂》为核心的都市旅游线路,使旅游与舞剧观赏完美融合。2020年将继续完善该剧的剧情、提升演员马背技术、增加技巧难度,为观众带来更完美的观演体验。

剧团活力不断增强,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建设蒙派杂技成效明显,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内蒙古杂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实践证明,我们是一支团结进取、奋发有为的队伍,是一支值得信赖的队伍。■

猜你喜欢

演职人员杂技团内蒙古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济南市钢城区万和小学邀请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职人员们走进学校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冬天的舞台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闫锡聪
荷花情
《婚前启示录》 看他们如何讲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