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3王洁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王洁

摘要:在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出现困难,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对数学学习所要求的综合能力也不足,缺少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对于教学而言,思维导图一般包括树状图和发射性图,是清晰的表现逻辑性思维的绘制图。它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对于小学数学,思维导图结合图形和文字,并将其进行合理的排序,把知识进行分类或者分层,把知识的内容与图像等进行有效的连接。老师可以协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课前应用思维导图,初步把握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不同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且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这是非常有助于教学的,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首先要培养出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图意的理解能力;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懂思维导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和教材相关知识能够绘制出自已的思维导图;最后就是要比较灵活的应用思维导图,这个阶段要求培养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教授不同阶段的课程中,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提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图意的理解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在学习思维导图刚开始的过程中掌握的不够全面,只能根据现有的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框架的梳理。提高学生在课前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较好较快的理解课堂知识,而且能够根据所列的提纲找出本章所要讲授的课堂重难点。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结合思维导图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授数的认识这章节时,教师可提前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于整体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了解具体内容和重难点,初步的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和框架。以便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的知道教师在下一步所讲述的内容和上一步所讲授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整理归纳章节知识,形成一套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思维导图在整体概念脉络学习中带路

小学的数学学科教学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如果把数学知识的积累比喻成一座大厦的建造,那么概念体系的构建就是大厦的地基,地基如果出现了问题,即使上层建筑牢不可破,数学这个知识大厦也就轰然倒塌。

特别是在面对小学生的时候,由于认知能力以及个体的差异性问题等各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体系混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众多烦琐的概念小体系连成一张概念大网络,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到这种整理思维的方式以后就能够更加自如的处理对全新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例如在对角的分类的过程中首先对各种角的概念和分类进行整理,然后在判断角的过程中再将角的特征加入进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立体的思考。

三、通过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考

对学生而言,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是存在困难的,因为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没有很好的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面对完全陌生的新知识,往往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开始思考。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旧知识,再围绕即将学习的内容设计一些习题,从而引出新知识,但这一过程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不利于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站在全新的角度看待知识,老师可以在绘图过程中,一点点的剖析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思维框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四、借助思维导图丰富学生解题思路

教师在运用思维导图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不断提升运用该策略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有助于丰富学生解题思路,帮助其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数学题目。对于教师而言,应充分结合学生个体实际,针对学生面临的重难点向题,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知识点,构建针对某一知识点的模块体系,促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一步加深。比如,在小学阶段,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时,图形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所占的比重也非常高,更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通过在实际教学时,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与计算,可以将图形分为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及三角形与圆等类型。就圆而言,又可以寻找相关的图形,如圆形和圆柱以及圆锥等;而对于四边形,则又可以将其分为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除此之外还有三角形等。对于教师而言,应引导学生在解决图形问题之前,先对图形进行思考计算,然后将计算公式代人其中。通过运用该种策略,帮助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交流,在指引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发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教师应尽可能确保小学生能够独立地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以此更好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填密。

五、运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反复做题式的数学复习方式虽能让学生一定程度上掌握知识,但死记硬背、机械做题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则能改善这一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复习环节引导学生绘制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并探究相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思维导图是一个激发思维、快速学习的有效思维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有目的、有意义地学习,进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巧用思维导图,还能够极大地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師要灵活地应用思维导图,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彭木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9,16(36):177.

[2]司磊.谈思维导图辅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理论墓础和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6):47.

[3]朱素卿.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考试周刊,2019(67):107.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