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念提升幼儿博物意识的策略研究
2020-09-13顾江怡
顾江怡
摘要:儿童博物馆作为集教育性、适宜性、操作性、开放性、成长性于一体的活动形式,其意义在于丰富幼儿的经验结构,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养成幼儿的学习品质。儿童博物馆是一个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世界,适应儿童爱玩耍、好奇、爱模仿等特点,让孩子亲身参与实践,通过与展品的互动探索与发现一些生活中常识、基础的科学知识,引发他们对某一领域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念;儿童博物馆;博物意识
19 世纪末,“儿童博物馆”的理念在美国悄然兴起,美国博物馆协会将儿童博物馆定义为引发儿童好奇心、学习能动性,通过展览展示和教育活动来满足儿童的要求和兴趣,并完全以儿童为中心的体验式博物馆。
儿童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这里儿童不仅仅是参观,而是可以通过对馆藏品的观察、探索、体验、互动来认识和了解相关知识,每一件馆藏品幼儿均可动手触碰、操作,让幼儿在体验和互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在建构主义的引领下,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帮助幼儿提升博物意识。
1.主题来源于幼儿生活,激发幼儿广泛关注
建构主义认为幼儿的学习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不应该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和促进者。在儿童博物馆中,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其主动与馆内可操作的藏品反复互动而得来的,因此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儿童博物馆主题选择的重要标准。主题选择最重要的就是捕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这样才能引发幼儿的广泛关注,幼儿才会对博物馆拥有探究的欲望。幼儿常常会对自己生活中一些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因为只有孩子熟悉的东西才能帮助幼儿调动已有经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如,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饼干、糖果、水果等,孩子熟悉的物品:袜子、鞋子、风筝等,大自然里常见的花草树木等,孩子喜欢的汽车、飞机、玩具等都可以成为博物馆的主题。因此在确定博物馆主题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主题必须紧贴幼儿生活,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关。
2.藏品丰富、情境生动,促进幼儿深入观察
在儿童博物馆中,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其主动与馆内可操作的藏品反复互动从而建构其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由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历、经验结构、知识积累的差异,幼儿之间获得的知识经验也各不相同。观察意识是从玩乐到探究的重要环节,仅仅注意到有趣的事物还不是真正的博物意识,只有展开细致的、持续的、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探究对象。因此,只有在博物馆活动中提供丰富的材料以供幼儿操作那么幼儿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并通过与材料的互动引发对展品的深入观察,发现藏品的大小、颜色、轻重、材质等不同属性的特点,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创造出新的作品。在儿童博物馆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对自己或是同伴的收藏品进行观察,在游戏活动中还会对同伴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只有在博物馆活动中和幼儿一起收藏丰富的馆藏品,并利用这些馆藏品创设富有情境性的游戏环境,孩子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这些藏品,发展自身的观察能力。
3.活动内容多元化,推动幼儿积极探究
建构主义注重合作式学习对幼儿获得知识的价值,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正是建构主义基于合作学习价值的重要发现。在儿童博物馆活动中,合作学习包含师幼合作和幼幼合作,幼儿在与教师、同伴的合作中,更新、替代自己的经验结构,同时幼儿的学习态度、情感、兴趣等也会随之发展。因此在博物馆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内容多元的游戏活动,推动幼儿积极探究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游戏。如考验幼儿动手能力的“智取饼干”,需要幼儿掌握点数能力及数物匹配能力的“饼干超市”,考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的“饼干分一分”,考验幼儿的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的“风筝工坊”,注重幼儿分工合作的“送风筝”等游戏,多元化的游戏内容考验着幼儿不同领域的能力。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有着个自擅长的方面和不足的地方,但游戏内容是多元的涉及各个领域的,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各种困难在所难免,但这却是引发孩子合作游戏的好时机,一声简单的求助,一个小小的举手之劳,幼儿通过合作游戏常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4.注重活动评价,引导幼儿静心欣赏
建构主义认为,建构是指儿童通过动作在与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个体凭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和调适以求新的平衡。皮亚杰认为建构的意义是帮助幼儿对事物知其然,并通过主动探究从而对事物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看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教师如何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幼儿自主探索,不注重评价活动,那么幼儿很难欣赏同伴的作品,了解同伴在活动中的有效经验,也不能反思自己的游戏活动从而不断进步。在兒童博物馆活动中,教师适当的评价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培养静心欣赏的习惯,而且能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的成长。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因为儿童天然地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并积极地尝试、探索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在建构主义理念的引领下,师幼共构具有探索性的儿童博物馆,幼儿在博物馆活动中,浸润式地欣赏、体验、探索,逐渐萌发并形成博物意识,不断自我认识、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 金 鑫.杨梦萍.博物意识下的儿童科学探究学习及支持策略 [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6-8.
[2] 陆淑娴. 以“博物意识”为目标整合和升华幼儿园课程[J].福建教育.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