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学习共同体之构建与分析

2022-07-24刘桂娟安慧敏陈佳玟

今古文创 2022年2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

刘桂娟 安慧敏 陈佳玟

【摘要】 当代中国传统学习模式已成为抑制口语学习的主要因素,语言学习逐渐呈现出书面强口语弱的现象。而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学习的发生不可能脱离社会交互而独立存在”的观点[1],灌输式语言获得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当代语言学习者口语短板,浅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针对解决方案,探索构建语言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以期提供可行策略。

【关键词】 语言共同体;建构主义;汉语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6-010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6.03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2110225066)。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以认知为取向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过去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该模式注重学习者个体稳定的心理差异,以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风格、内外向人格等因素来预测学习结果。根据交互性学习理论“学习者只有通过与所处环境中的人交互才能够唤醒多种内部发展过程”[2],该传统模式恰恰将人际交互环节隔断,语言学习者时刻处于语言情景隔离状态中,目的语的输入完全依赖于书面符号,从而忽视了语言本质的交互性、社会性与实践性。

在此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语言学习困境,创新学习环境,构建语言学习共同体,从而提高语言学习成效成为语言学习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所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真实语言交际情境,目标语学习效果欠佳

著名美国语言教育家Krashen指出:“当英语口语学习集目标语的输入与输出,国外真实情境和文化冲突于一体时,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非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3]由此可见,语言环境的塑造与构建对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熏陶、培养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对于包括专业语言学习者的学生而言,外教实体往往处于相对缺失的状况,口语化、实践性的教育本质内核流失,实况语言交流成效甚微,教育模式回归到原始单一刻板的讲授式。即使存在口语交流环节,受众群体均为同一目标语学习者,口语状况良莠不齐,缺乏权威个体给出指导性意见。

此外,语言项目共享“任务库”理论指出:“语言实践活动具有发展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文化能力的三个目标”[4]。同质学员属同一文化背景,且所受教育及知识面趋于类似,其之间往往缺乏文化碰撞,知识积累和阅历积淀有限,对衍生知识和问题的理解,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与发展,语言学习的三大目标无法实现。

(二)外教资源稀缺,“多对一”模式无法满足学习需求

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及高校学生对语言教学的反馈集中于“期望增加与外教的互动性[5]”。传统模式的语言学习课堂多以集体教学方式进行,教授者多为本国教师,尽管少数跨文化交际课程由外教负责,其多为一位外教一堂课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且每学期负责数百名同质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内给予全部学生练习、交流机会,针对性、指向性的对话训练更是难以实现。

除此之外,外籍教师教学难以避免存在时差问题,这为外教授课增添了许多潜在性影响因素,例如授课状态、作业批改时间、问题反馈及时性等。

(三)高校忽视语言习得规律,语言人才培养目标偏移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发展外语口语表达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训练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6]

当代高校在严峻形势下往往忽视语言习得在学习语言中的主导性地位,将口语研习与语法、句法学习归为一类,完全依赖常规性英语课堂教学,培养策略出现偏差。此外,普遍高校将重心集中于学术性培养又或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生教育,“题海战术”导致“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现象肆意泛滥。各高校未站在人才战略的高度去树立培养目标,应立足于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推动教学国际化,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的综合性语言人才。

二、传统教学模式下语言学习困境原因分析

(一)交谈信念感缺乏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曾提出“情感过滤假说”。该假说指出影响语言学习成效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 自信心、焦虑感等。由此可知,自信心是“情感过滤”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语言学习效果有着密切关系。而交谈信念感则在自信心概念之上,其指个体全情投入到所创设情境中并积极输出。

当代传统模式下,往往可见学生羞于表达,即使对做学知识有所把握,仍会受到氛围、从众心理等外界因素左右。在实际对话中,也会对表达内容自我怀疑,缺乏交谈的信念,无视对话中错误的可忽略性,从而导致交談流畅感、连贯感以及从容感缺失。

(二)教育体制制约

现行考试制度下,全面素质教育成果并未完全体现,语言学科的教学仍集中以听、读、写为重,对于口语表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且对于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如内蒙古高考英语已完全取消听力题型的设置,这也间接导致口语习得陷入困境。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以英语四级考试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四级笔试及格划为毕业必要条件,而四级口语的存在则鲜为人知,更无相关要求规定。

三、构建语言学习共同体

(一)语言学习共同体理念

博耶尔最早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指出:“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7]

而语言学习共同体是在针对特殊大背景,面对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學习领域提出的全新概念,其继承了建构式学习理论中的部分观点,强调人为构建目的语丰盈的语言学习环境,尤其是身处后疫情时期,情景式学习模式难以满足,人为构建更显现出突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语言学习共同体还注重学习的社会实践性,主张学生要在仿真模拟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社会融合性,通过最原始的交流手段最终达到语言习得目的。

(二)高校线下语言共同体构建探索——与留学生合作

1.构建根基与可操作性

有关数据表明2018年共有492185名外国留学人员在国内的高等院校学习,人员遍布196个国家和地区[8]。中国是接受海外留学生数量较多的人才交流大国,高校留学生资源相对丰富,与外籍教师相比数量庞大,堪称国内高校理想的目的语资源库,展现出丰富的资源性与偌大的开发潜能,为语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实质性基础,为目的语实体资源稀缺提供了根本性解决方案。

此外,高校留学生多有汉语学习及传统文化学习课程,其本身也具有强烈的目标语学习需求与意愿,在该背景下开展语言互助活动,更有益于达到双赢的效果。

2. 构建方式及策划

各高校应以外国语学院为根本基点,辐射到全校范围,针对众语言学习爱好者,以英语类社团为组织、管理方,充分联合国际交流学院,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主要模式,定期开展语言互助团体的构建。活动策划初期,组织方应积极向留学生管理部门提出合作意愿,在“汉语角”与“英语角”融合的基础上规划新形势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获取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学习预期,紧跟时事设计特色语言实践活动。

另外,有关社团需分担学院指导老师的管理压力,成为主导性组织力量,构建社团体系,实现语言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行。

3.优势体现

应用语言学教授郑桂华通过分析指出“语言实践活动打破了课堂模拟带来的局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真实的目的语环境,还可以弥补教学评价体系带来的局限”。[9]语言实践活动超越了教学大纲的限制,不再是针对特定语言点、文化现象的考察与练习,它将学生随机暴露于广阔的目的语情境中,随机抛出相关知识、提出语言运用要求,以鲜活的形式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学习体验,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

此外,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隐性课程”帮助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习到了超出预期和计划的知识、价值理念、规范和态度[10],其渗透性的特点减轻了学习者的学习压力与精神紧绷程度,“硬教育”与“软教育”相结合为传统计划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三)线上语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探索——依托抖音平台开设直播房间

据统计,从2019年1月的2.5亿到现在,仅两年的时间,抖音日活跃用户增加2亿,增长幅度高达8%[11],抖音短视频平台以其群众性、共享性、互动性、即时性、多媒体性和社区性特点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能,同时为“抖音+教育”这一新领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本文暂不探讨抖音短视频对语言学习的辅助功能,针对交互性语言实况交流聚焦抖音开设直播间的功能。

据调查,抖音2020年5月正式开设语音直播间功能,网友可以根据直播房间的类型自主选择房间参与互动,且无须打开摄像头,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语言学习者的表现压力。除此之外,抖音还于2021年8月开设语音评论功能,为内向学习者提供了人性化服务。以上功能的创立都为线上语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平台支持。

四、语言学习共同体建构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汉语的国际影响,助力文化“走出去”

身处风云变迁的世界大环境内,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攀升,这同时对本地文化的对外输出与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不仅搭起交流平台,使双向互动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为中国本土文化的对外输出打开新大门。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为世界优秀文化宝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风采。同时,汉语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具有极大的对外传播的必要性。推动汉语的国际化发展成为语言研究方向的重要领域,语言人才肩负时代使命,通过语言学习共同提的建设助力“汉语走出去”。

(二)科技赋能,教育融合进入新阶段

随着新媒体平台发展高潮的推进,“互联网+教育”也开启新的发展时代。不断增强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建立灵活多样的网络学习模式成为网络教育的基本要求。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语言学习共同体将扫清诸多交际障碍,以更高限度的自由化进行互助交流。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互动的社会性以及学习的共同构建性质,认为语言学习是“参与”而非“习得”:所有学习都有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在社会背景下参与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本研究提出的基于社会文化互动理论的新型学习群体组织—语言学习互助体的线上构建具有内聚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跨时空实现信息共享,资源的最高效利用。此外,融媒体+口语学习将极大降低学习成本,在自我需求的引导下,语言学习者将借助平台,免费输出教育资源,形成学习互助团体。群体内的交流合作将有效满足语言的习得环境要求,从而打破传统模式的情景困境。

(三)互助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高程度自动化,自主设置学习策略与方案,最终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在该情境下,教师应依据“导师制”对学生进行指导,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主体。语言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则具备了培养该能力的外在条件,学习者与学习者群体内合作互助,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五、结语

面对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桎梏,语言学习者仍应积极探索语言学习新模式、新可能,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语言学习共同体。胡壮麟教授认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好外语,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用外语的环境上下功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1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论证过语言与共同体的关系:“语言本身是一定共同体的产物,同样从另一方面说,语言本身就是这个共同体的存在,而且是它的不言而喻的存在。”各高校应充分考虑到语言类学院的学习困境与需求,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性帮扶,在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联合国际留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65.

[2]Vygotsky L.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J].Rea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1978,23(3):34-41.

[3]刘梦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外教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4]李同路.语言实践:课堂学习与独立交际之间的接口[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03):50-57.

[5]杨海军,张惠萍,程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在线教学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4):194-196.

[6]夏玲.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双师外教直播课堂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2):20-23.

[7]金元平.大学场域资本的结构、位置与关系[J].经济学家,2013,(2):103-104.

[8]马嵘.全面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事务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9]郑桂华.指向积极语言实践活动的群文阅读教学[J].语文建设,2020,(01):33-34.

[10]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11]邵玉杰,关淼,王琦.“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短视频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研究——以抖音短视频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19):36-37.

[12]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8.

作者简介:

刘桂娟,女,山东潍坊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

安慧敏,女,甘肃天水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

陈佳玟,女,浙江金华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教学研究
心理学理论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高中物理“图”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
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建构主义思想辨正
建构主义与高中生物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