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塞患者护理进展

2020-09-13黄春燕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卧床溶栓

黄春燕

【摘 要】心肌梗塞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持久的胸?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常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1]。心肌梗塞为内科常?急症,起病骤急,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心肌梗塞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塞;护理进展

1 做好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常有濒死感,加上陌生的环境、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情绪。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情感支持,清楚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为病人解除种种疑虑。护士在护理操作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病人情绪,主动关心和病人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要言语得体,语气和蔼,体贴和关心患者,从而融洽护患关系,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2 绝对卧床休息

绝对卧床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初期的重要措施,这是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肌功能的恢复,还可以使促进梗死灶周围侧枝循环的形成,是治疗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2]。在患者发病后第一周内,由于病情不稳能够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要求患者必须要绝对卧床休息,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和心肌耗氧量[3]。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洗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第二周可下床在床边活动。第三至第五周,如病情稳定,可离病室活动及散步。对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

3 吸氧

由于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发生缺血、缺氧等情况导致的坏死,因此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护理,确保患者病情的稳定。在患者发病早期用适当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4-6L/min[4],持续给氧3-5天。然后改为间歇式给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持续给氧一周左右。

4 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并发症

4.1 血压监测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严重并发症随时可发生,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因血压的高低可提示,有无休克的发生,故护士应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如血压下降,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烦躁不安、出冷汗等症状时,即可判定病人处于休克状态,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可使病情转归。

4.2 心电监测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并发心律失常常常发生在24小时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可能作为心室颤动先兆的任何室性早博及室性心动过缓,房性心律失常等,及时予以纠治。护士应正确识别各种心律的失常图形,确保连续的心电监测质量,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5 溶栓护理

护理人员在常规准备溶栓治疗相应设备、药品的同时,还应该具备“时间及生命”的时间观念[5]。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在缩短患者溶栓前准备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及早给予给予患者溶栓治疗,以便于最大程度的挽救患者濒死的心肌。在溶栓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护患者心电图变化,做好出血的预防工作,警惕患者是否存在内脏出血或者颅内出血等情况,定时对患者凝血指标进行监测。溶栓治疗最常?的并发症为出血,应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及呕血、便血征象。同时应注意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观察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意识、语言状态及肢体治疗情况等,判定溶栓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饮?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日常饮?应保持高热量,控制脂肪、盐的摄入量,严禁使用有刺激性的饮?。保持少?多餐,适当增加高纤维?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少?用易产气的?物,保持日常饮?的清淡,避免?用过饱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7 排便的护理

护士必须指导和训练病人在床上排便的习惯,防止用力过度。对无并发症的病人,可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允许早期在床边排便,但必须作好防止意外的一切措施,严禁病人自行下床大便,尤其禁止自行去厕所排便。经常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可用通便药物甚至灌肠,粪块质硬不能排出时可立即采用肛指套伸入肛?取出大便。

8 疼痛护理

因剧烈疼痛烦躁不安可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力、心律失常和休克[6]。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部位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镇痛剂,及时解除疼痛。

9 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的病人,他们的顾虑是担心心肌梗塞复发,担心出院后再发病时得不到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照顾。我们要加强宣教,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病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诱发因素及自我救护等有关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习惯并介绍成功的病例让患者意识到心肌梗塞是可以预防的。鼓励病人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安心休养,避免诱发心绞痛因素,减少病人情绪激动,保持精神愉快,就可以减少再发。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家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总结】心肌梗塞急性期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病人的生命。因此,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以保护濒死的心肌,缩小梗塞范围,改善预后。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从接诊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尤黎阴,吴瑛主编.内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卫生出版社,2006.

雷轶芳.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7):2348-2349.

?胜春.?亭.李志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绝对卧床期间的舒适护理[J].護理研究.213.23(11):?2860-2861.

谢先红,曾晓琼,刘彬,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8-21.

田硕.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1):174-175.[6]张希?,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54-155.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卧床溶栓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如何有效避免卧床老人发生肺炎
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治疗黄金时间
好好躺着也可以治腰椎盘突出
秋雨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阿替普酶在50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病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护理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