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控制路径模式用于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的效果观察

2020-09-13俞海花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感染手术室预防

俞海花

【摘 要】目的:探讨感染控制路径模式用于手术室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6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7月至12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5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感染控制路径模式,对两组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及消毒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无感染发生,与对照组7.27%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物体表面、空气、手术人员手部、手术器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18%、100.00%、100.00%、98.18%,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感染控制路径模式用于手术室感染预防中可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也能提高物体表面、空气、手术人员手部、手术器械监测合格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感染控制路径;手术室;感染;预防

手术室为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感染高危场所,患者一旦发生感染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常规护理可满足患者基本需求,但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不佳。为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率,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手术室感染进行控制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实施感染控制路径模式,旨在观察其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6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55例为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1~72岁,平均(46.85±2.57)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16例,妇科手术13例,骨科手术12例,其他14例。另选2019年7月至12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55例为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22~71岁,平均(46.82±2.53)岁,手术类型:腹部手术17例,妇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11例,其他13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术前加强患者宣教及沟通,术中遵循无菌操作,应用常规紫外线对物体表面、地面等消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感染控制路径模式,具体措施见下:

(1)布局流程控制:根据手术室实际情况严格区分手术通道、人员通道、物品通道,并设置醒目标识,保证洁污分流。(2)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术中严格限制人员数量,按排班表上核定人员进入手术室,参观人员限制2名,对衣物行高压灭菌,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对无菌要求较高的手术于门口摆放严禁入内的标识,每台手术结束后对空气进行消毒。(3)患者感染控制:术前常规备皮,术晨严格消毒患者穿戴衣物并专人接送。(4)环境及器械感染控制:手术室物品尽量精简,及时擦拭物品及仪器,手术器械及物品需严格按照操作程度进行灭菌、消毒,术后由专职人员对物品、地面、空气等清洁消毒。应用消毒液对手术台及其他器械设备进行擦拭,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地面及墙壁均喷洒消毒液,进行拖洗及擦拭,最后应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清除空气中尘粒,同时杀死随空气进入消毒器的微生物,开机持续30min,之后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杀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感染率、物体表面、空气、手术人员手部、手术器械各指标监测合格率,参照《医院卫生消毒标准》,物体表面细菌总数≤5CFU/cm3为合格,空气细菌总数≤5CFU/cm3为合格,手术人员手部细菌总数≤500FU/cm3为合格,手术器械细菌总数≤5FU/cm3为合格。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19.0,%表示计数资料,以x2檢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率分析

观察组无患者发生感染,与对照组7.27%(4/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0,P=0.042)。

2.2 两组各指标合格率分析

观察组物体表面、空气、手术人员手部、手术器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18%、100.00%、100.00%、98.18%,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为治疗疾病、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极易发生感染的高危场所,其感染发生率相比普通病房更高,主要与手术室患者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暴露在感染危险中相关,此外医务人员手部、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容易引发感染[2]。手术室感染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容易引发医患纠纷,采取合理的措施积极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感染控制路径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建立健全的手术室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严格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改善手术室环境及布局,进而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3]。与常规手术室护理相比,感染控制路径更加系统化、细致化,可有效减少手术室内细菌数量,降低患者感染风险[4]。此外感染控制路径还可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卫生及无菌操作理念,利于减少感染发生,避免医患纠纷[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引入感染控制路径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风险。观察组物体表面、空气、手术人员手部、手术器械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感染控制路径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效果,提高物品、空气等消毒灭菌合格率。

综上所述,感染控制路径模式用于手术室感染预防中可降低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也能提高消毒灭菌合格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罗莹.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0):78.

许晓艳,章晨晓,欧建强.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0):3196-3198.

隋晓玉.感染控制路径对神经外科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及护理[J].河北医学,2015,(6):1028-1031.

张敬玲.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1):176.

何静.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影响研究[J].饮食保健,2018,5(14):21-22.

猜你喜欢

感染手术室预防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