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意义

2020-09-13张韶橘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并发症

张韶橘

【摘 要】目的分析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门静脉高压上呼吸道出血患者138例,依据双盲、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分组。常规组69例,予以硬化治疗术(EVS)方式治疗;研究组69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套扎治疗术(EVL)及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用时均多于研究组(P<0.05),常规组术后7d内出现并发症几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用内镜治疗的治疗方式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内镜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止血

门静脉高压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发病原因是患者门静脉压力过大,引发症候群病症。此类疾病临床表现为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出现脾脏肿大、肝功能失调、静脉曲张等现象,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内镜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具备创面小、诊断率高等优势,能通过手术改善患者预后,减小患者出血量。本文研究我院门诊及住院部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被确诊为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38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138例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9例。常规组男性43例,女性2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5.93±6.37)岁,病程1~24月,平均病程(12.84±1.36)月;研究组男性44例,女性25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齡(46.64±6.18)岁,病程0.9~23月,平均病程(11.34±1.86)月。两组患者均签署了我院自拟的《知情同意书》,且住院期间自愿配合治疗,并排除患有精神性疾病和妊娠期妇女。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统计学差异性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用EVS的治疗方式,入院后予以禁食、输血辅助治疗。治疗前予利多卡因全麻,药剂用量60mg,注射后观察患者曲张静脉位置,在组织黏膜下注射浓度为1%的乙氧硬化醇硬化剂,待黏膜有微隆情况,将1%浓度乙氧硬化醇注入静脉腔室中;注射用量为曲张静脉旁侧2ml、静脉内5ml,单次用量不得超过29lId;用药间隔为7d/次。根除手术中,结合患者的耐受性和曲张静脉情况用药[2-3]。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联合EVL、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治疗。

(1)EVL:固定患者体位,使用橡皮套圈多发皮圈结扎局部静脉壁,待出现缺血性炎症时坏死脱落;结扎橡皮套使用数量控制在10个左右,治疗周期为14~30d[4]。

(2)织粘合剂栓塞术:联合治疗中还需使用织粘合剂栓塞术,采用脂溶性碘剂稀释粘合剂,促粘合剂凝固;使用静脉注射蒸馏水,排出异位栓塞空气,保持注射的通畅性(注射中需在X线下监视,减少新生m管造成栓塞)。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标,包括住院时间和止血用时。

(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包括有轻度静脉曲张、中度静脉曲张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3种。

(3)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包括治愈、有效、无效3种指标。

1.4 判定指标

(1)治愈:治疗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12.5mmHg,静脉呈色正常,且患者肝功能指标、心电图正常。

(2)有效:治疗后患者12.5mmHg

(3)无效:治疗后患者食管静脉的直径≥4.9mm,呈m级(或以上),且患者的整体身体体征无明显改变,肝功能较差。

1.5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22.0中录入入组者的研究数据,各项生化指标经和t表示检验,当P值在0.05以内时,可判定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比对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用时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比对

经手术治疗后,常规组7d内患者发生轻度静脉曲张、中度静脉曲张以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出现频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对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56%高于常规组81.16%(P<0.05),详见表3。

3 讨论

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外科医学的常见疾病,该病对患者的胃肠、肝以及上消化道的影响甚大,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该病会导致患者的肺部、肠道、尿路发生感染,并持续发展为肾衰竭[5]。因此,该病是由门静脉压力持续增大和肝硬化造成,导致患者门静脉血栓塞,使其回流至腔静脉中参与人体循环,出现静脉扩张、肝功能失调等现象。内镜治疗技术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它涉及微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消化内镜达到窥视目的,最终实现诊断、治疗需求,提高了该病的治疗效率。

本研究中,常规组所采用硬化治疗术(EVS)主要通过硬化剂作用于腔静脉栓塞,使硬化剂产生一定阻断作用,造成局部腔静脉炎症,达到阻断、止血的目的。临床中可食用浓度为5%的鱼肝油酸钠或浓度为1%的乙氧硬化醇硬化剂,但EVS注射中会可能会导致注射区域发生糜烂现象,从而使创面出现再出血情况。

研究组采用了EVS、套扎治疗术(EVL)及组织粘合剂栓塞术联合治疗。其中EVL治疗中,连接内镜顶端与曲张静脉至空圆柱管当中,同时在连接处套上橡皮圈固定。该方法操作简易,能减少套管的频数,从而降低了反复套插镜管对患者腔静脉的损伤。另外,该方法优化了内镜内的成像,在胃和食管的连接处进行螺旋式套扎排列,同时在该区域±7cm内活动,通常活动套扎部位在出血部位周围。套扎中最多放置14个圈,确保初次手术和再次手术至少间隔14d,待患者腔静脉静脉曲张情况消失后可停止治疗。套扎手术中还可使用更密集的方法进行,即采用理想间隔时间和理想套扎间隔,致使腔静脉组织正常或静脉曲张现象完全消失可判定治疗完毕。即使部分患者还会发生疾病复发症状,但至少89.7%以上的患者的静脉曲张现象会完全消失。治疗后30d后,可对患者进行随访,当患者腔静脉再出现静脉曲张现象时,需再次进行套扎手术。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提升,套扎手术中还可使用小尼龙圈进行,能替代传统皮圈套扎的方式,该方式的优点就在于可作用于直径较大血管。此外,采用EVL联合惰性气体(Ar)能达到预防静脉曲张的作用,主要是其能够通过抑制剂减少、控制创口溃疡会溃烂的面积,也就减少了创口的出血量[6]。但是,单一的使用EVL也会造成一定并发症情况,例如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或胸闷现象,且据发生率在44.6%左右。这无疑加大了门静脉的压力,提高溃疡的发生几率。相对于EVS而言,EVL能加快患者创口面的愈合速度,减少菌血症的发生几率。

组织粘合剂栓塞术是借助组织粘合剂治疗,通常会采用“N-丁基-2-氰基丙烯酸酯”治疗。该方法的止血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抑制患者创面的细菌再生的情况。当组织粘合剂遇血时,会与血液发生固化反应,从而达到控制静脉曲张的效果。同时,手术中发生栓塞的几率较低,主要是因为组织粘合剂的凝固效率较好,能通过X线的作用下进行探视,最终减少栓塞异位的发生几率。

研究表示,采用EVS、EVL联合组织粘合剂栓塞术的效果较好,且并发症的发病几率较低,能减小不同情况的静脉曲张现象。同时,采用联合治疗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较高,是当前门静脉高压上呼吸道出血的优质治疗方法,所以可将其用于内镜治疗当中。另外,手术治疗方式是当前治疗门静脉高压上呼吸道出血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术中需要及时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血量,避免失血过多导致轻度或中度休克的现象。术中有效使用硬化剂,能提高曲张静脉的消失率,且术后复发几率较低。但是硬化剂注射部位组织易损,容易发生大出血,需反复进行止血治疗。组织粘合剂止血效果好,能控制静脉曲张而导致组织破裂情况,但也会造成栓塞倾向异常,且术后处理相对困难。所以医师需做好充足的术前准备,避免对肝硬化程度严重患者注射硬化剂。此外,将内镜治疗用于门静脉高压上呼吸道出血的早期疗效较好,对采用保守治疗患者的疗效更甚。术后需谨防静脉血栓,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若患者的脾动脉粗大时,需注意予以切脾处理,减少门静脉震颧现象。

在疑似门静脉曲张的患者的治疗中,可采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道静脉曲张,能提高患者生存率。该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射后30min生效,会持续作用1.5~9.5h,它会在患者的肝脏、肾脏部位发生代谢,代谢产物是赖氨酸加压素。

总的来讲,采用内镜治疗的治疗方式能够减少患者术后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内镜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发生门静脉曲张的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有利的。所以,需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式,能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朱卫华,谢文勇,张哲栋,etal.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3):193-195.

许钢,李玉军,梁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2):2021-2022.

张金山,李龙.Rex术后再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7,38(9):676-680.

张成,安琳,安东均,etal.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复发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8,24(6):386-390.

林秀清,吴伟,金瑞放,etal.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9,34(3):217-221.

趙欣,雷泽华,高峰畏,etal.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9(3):348-350.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