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3廖秀琼
廖秀琼
【摘 要】目的 研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Teach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L)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手术室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按照便利抽样法,对我院手术室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00名实习护生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护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护士接受PBL联合CBL手术室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教学后的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TDI-CV)分数以及其对临床教学效果的评分分数。结果 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CTDI-CV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参与情感、教学方法、团队合作、学习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手术室的实习护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医院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效果
临床上手术室护理需要的专业性较强,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非常娴熟的操作技能,可以对医师的手术进行积极的配合,同时集中精力处理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协助手术的顺利完成[1]。经过探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Teaching,PBL) 和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L)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在医学中,PBL核心是问题,主体是学生主动学习,CBL基础指导是临床案例,为更好地为医学服务,将PBL 和CBL教学模式融合一体,可以更好的适应临床医学发展[2]。本研究对我院接收的实习护生采用PBL 和C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便利抽样法,对我院手术室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100名实习护生进行研究,护生均为女性,学历均为大专。根据随机数表法,把护生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其中女43名,女7名,年龄21~26岁,平均年龄(25.13±0.84)岁。观察组50例,其中女42名,女8名,年龄20~27岁,平均年龄(25.75±0.86)岁。两组性别、学历和年龄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①首先,由带教老师在手术室对护生进行授课,讲解内容包括手术室的相关知识、环境布局及其工作程序。②由手术室工作5年以上经验的老师承担护生的带教工作,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实习病例,指导其进行交接手术患者、整理手术器械台、外科洗手的技能操作。③带教老师对实习的整个过程进行演示和分析,讲解操作的相关重点,护生通过观看和提问方式进行学习,由带教老师讲解实习中相应的问题。
观察组进行PBL联合CBL进行教学。
PBL教学模式:①设计与分析任务:带教老师提前1d为护生设计临床病例,按照具體的真实病例引导其设计手术护理,同时提出问题。②集中讨论: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对其疑问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培养其自学能力,提出解决方案,并予以补充。此外,带教老师还可通过情景模拟,向护生示范相关的护理操作,并由护生组成的小组开始模拟、演示,整个带教过程由带教老师引导护生解剖分析问题,激发其评判性的思维能力。③总结与评价:带教老师引导护生分析和总结所学的内容,反复强调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和教学重难点,每周综合评定护生的学习表现及效果。
CBL教学模式:①带教老师选择典型手术病例展开分析,由护生扮演巡回和洗手护士、患者、医生等角色对手术的操作过程进行模拟,并模拟解决也许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带教老师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要求护生进行反复的练习,至操作规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教学后的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理论考核是考核护生的理论知识,100道选择题,百分制;操作考核是考核护生模拟病例时,采集病史、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的实践,百分制。②比较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TDI-CV)分数:有4个维度、30个条目,每个条目从非常赞同~非常不赞同,计6~1分,总分为30~180分,分数越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③比较两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效果的评分情况:自制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包括参与情感、教学方法、团队合作、学习效率,从非常大~无分别,计5~1分,分数和护生的教学评价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进行统计时选择SPSS18.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表示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临床教学后的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比较: 观察组理论、操作考核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生CTDI-CV分数比较: 观察组CTDI-CV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效果的评分比较:观察组参与情感、教学方法、团队合作、学习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手术治疗变得十分普遍,手术室中护理人员的作用较大,其在术前准备器械,在术中协助医师,在术后进行护理[3]。近年来,手术室护理临床教学模式出现较大的变化,经验性带教已被目标化带教取代,其注重护理实习人员实际的操作能力,而传统的带教教学主要是单项教学,不能对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很好的锻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