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分析
2020-09-13姚雪英
姚雪英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广东 深圳 518020)
儿童具有静脉给药速度慢、配合度低等特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外周留置针主要是由针芯以及套管组成,套管是由生物性材料制成,实施外周留置针的过程中需将导管与针芯一同刺入血管内[1]。本次研究比较按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对治疗满意度、物价成本以及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600例儿童外周留置针患儿采取计算机生成随机分配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组与实验组,实验组(n=300例):男168例、女132例,年龄1~14岁,平均(4.32±2.72)岁。对照组(n=300例):男164例、女136例,年龄1~14岁,平均(4.53±2.81)岁。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需行静脉给药,均在征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上肢静脉留置针穿刺。(2)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患儿皮肤完整、血管弹性良好。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血液高凝状态。(2)需应用高渗性药物。(3)静脉留置针留置24小时之内主动要求拔除。
1.3 方法
评估患儿上肢血管弹性、皮肤完整情况,选取上肢相对粗、直、弹性好且血流丰富的血管作为穿刺血管,避开静脉窦、关键部位以及有瘢痕、炎症、硬结等静脉,采用0.1%碘伏消毒,消毒手法为: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状向外擦拭,消毒面积为8×8 cm2。每次输液完毕后用5 mL的封管液,对留置针进行脉冲式冲洗,分离输液器和连接口,关闭单手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知如何维护静脉留置针,防止患儿拉扯,在输液治疗期间加强巡视。两组患儿除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同外,其他护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实验组患儿按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在5~6天,对照组患儿常规72~96 h更换留置针。
1.4 观察指标
(1)借助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判断患儿对静脉留置针治疗满意度,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0分表示无痛(即为十分满意),1~3分为轻微疼痛(即为较为满意),4~6分为中度疼痛(即为满意),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极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极度疼痛为不满意度。
(2)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物价成本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处理,(%)表示的数值x2检验,(±s)表示的数据应用t检验,P值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满意度:
实验组患儿分别有156例、101例、32例、11例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满意度、不满意,对照组患儿分别有98例、89例、72例、41例为十分满意、较为满意、满意度、不满意,实验组患儿满意度(96.33%)比对照组(86.33%)高,x2=5.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物价成本
实验组外周静脉相关医疗材料费用为(140.42±58.26)¥,对照组外周静脉相关医疗材料费用为(240.42±58.32)¥,实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物价成本比对照组低,t值=1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验证,数据差异不明显。
表1 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n(%)]
3 讨 论
儿童的静脉纤细,配合意识差,建立静脉通路较为困难,为确保能快速、安全给药,维持静脉通路开放,静脉留置针是重要的护理举措[2,3]。传统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在72-96h更换留置即更换一次留置针,临床指征进行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相对较长,满足治疗需求的同时可避免频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物价成本[4]。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儿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操作满意度高,且物价成本低,两组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
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临床指征进行更换,平均留置时间在5~6天,从而降低了物价成本,提升了患儿家长对临床治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