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发展与变革
2020-09-12吕笑笑
吕笑笑
摘要:20世纪的西方音乐呈现出多维的、非同寻常的发展趋势。每种流派都具备属于自身的具备一定特点的创作想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并且总体上的趋势都是在探索和创新。本文分析了20世纪不同阶段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探讨了本世纪产生的“新音乐”发展的发展与变革。
关键词:20世纪西方音乐; “新音乐”;回归;叛逆
与其他文化一样,1945年将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中产生的“新音乐”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回归和反叛。通过对西方20实际音乐中“新音乐”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新音乐”的实际发展和变革情况,下文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的回归
19世纪的音乐看起来丰富多彩,但是没有一种音乐是与大音调和小音调系统分离的,并且仍然坚持以前的音乐发展方式和道路。直到20世纪,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创作思想上,还是在音乐的发表形式方面。但是总体的趋势呈现两种:反叛和回归。回归指的是继承过去的音乐形式,而反叛指的是完全的改变。回归学校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其改革理念是恢复古典乃至前古典音乐的风格和特征:追求平衡稳定的音乐感觉,适度控制理性的共同情感色彩,音乐形式采用前浪漫主义音乐形式、复调音乐和具有明确音调对称性的节奏。这些是古典音乐或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古典主义的回归。它的改革目標是浪漫主义和印象派音乐,放弃了古典和前古典音乐的思想和音乐形式。因此,浪漫主义坚持的音乐思想和新古典主义思想有冲突,而印象主义则完全违背了对于精致色彩和虚幻的追求。然而,它的回归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试图回归古希腊音乐一样带有时代的印记,具有当代的特征。例如,古典的旋律和风格,复杂多变的和声配器,现代作曲技术或多或少被用来在古典音乐的基础上重新创作。我们理解的回报只是一个总方向的回报。虽然它不同于古典音乐,但它是一种新的类型的音乐,但总的来说,这个学派的创造性思维是试图回归古典音乐,它确实继承了许多古典音乐的因素。
还有一所接近回归方向的国家音乐学派,一直延续到20世纪。这不等同于19世纪的国家音乐学派。它与前者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被视为20世纪的新音乐流派。19世纪的民间音乐学派注重具备民族性情感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20世纪的民间音乐已经摒弃了这些,它更加注重发展具备自身民族特色的音乐,更坚决地使用民族音乐的语言。20世纪的民间音乐学派仍然使用传统的专业创作技巧。当然,20世纪出现了录音机,这使得民间音乐家可以良好地掌握真实的、原创的和广泛的民间音乐材料,使得更加方便深入探索和使用民间音乐材料。然而,总的来说,他们仍然遵循19世纪民间音乐学派的思想和方式——振兴民间音乐,并在本质上做得更好。因此,他们音乐改革也算是一种回归。
二、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的反叛
与此相反,音乐的另一个改革方向——反叛,彻底违背了传统的音乐方式。以勋伯格为代表的表现主义音乐完全背离了过去的音乐形式。虽然瓦格纳在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有一个奇怪的诞生,不和谐的声学和半音,但他仍然有音调,而勋伯格的12音调系统完全没有音调。十二个层次同等重要,小体系中音乐表达的所有元素都崩溃了。与过去不同的是,20世纪的音乐在强度上也有极端的变化,出现了一些零碎的节拍旋律,不对称发展的节拍和不完全的结构。这是一种全新的音乐创意,代表了真实而丑陋的客观世界,不同于以前的音乐,不认同将美与现实结合。20世纪的音乐家们转变了音乐的追求形式,找到了一种全新形式的音乐。虽然它很容易受到抵制,但它也是音乐。此外,20世纪初也可以叫做叛逆音乐,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差异音乐和噪音音乐。不同的音调区分不同的音乐,音调是组成音乐的基本单位,可以极大区分基于音调系统的音乐形式和技术。噪音音乐不具备固定的音高,这是最激进的反叛。如果勋伯格的音乐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音乐发展方向——如果它可以被标记为90度,那么噪音音乐就完全相反——变成180度。
二战后西方音乐的趋势更加复杂。如果把20世纪的西方音乐比作一棵大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音乐已经很复杂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就会更加复杂和深刻。比如说序列音乐可以看作延续和发展了十二音音乐,它以固定的顺序排列十二个音阶以形成旋律和和声,但它的序列内容比二战前的十二音音乐更广泛,除了使用了十二音音乐中的音高序列外,序列音乐还增强了节奏、强度、音色等方面的技巧。序列是它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严格来说,二战后的序列音乐被称为全身序列音乐,这就可以在称呼上对于二战前使用的音高作为序列编排的十二音音乐进行区分。此外,二战后西方音乐也诞生了新的分支。它的完全不同使它看起来不是这棵树的一个分枝,而是一棵不同的新树。这是偶然的音乐和电子音乐。20世纪音乐的一大进步就是电子音乐,这是战后科技发展所产生的电子设备作曲技术,它的出现增加了音乐的基本素材,结合了创作和表演。它的符号也有它自己的特点,其中一些只是在技术方面说明了一些仪器操作,一些只是举例说明,不再局限于五线谱。电子音乐的产生扩大了声音的范围和表现,可以产生之前不存在的声音,它反映了科学技术新时代声学的新特点。虽然它的一些作品大多包含噪音,但它的制作有其优势,挖掘了音乐的发展的新途径。然而,它仍然无法代替传统音乐。它只能算作是20世纪新音乐树的一个新分支,繁荣音乐的发展。
在创作起源上,偶然音乐不同于顺序音乐。偶然音乐的出现是人们在序曲走向严格控制后对音乐随机即兴创作的回归,但在这个时代这种即兴创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一个流学派。此时,音乐已经发生了变化——顺序主义高度控制音乐的各个方面,准确地标出音乐的所有部分,严格限制了音乐的发展。偶然的音乐追求随机的音乐感受,作品中只指定了几个因素。然而,大多数音乐元素不需要任何东西,完全取决于偶然的随机因素。因此,它被称为“偶然音乐”!在偶尔的音乐中,没有严格的规定音乐的形式,根据不同的表演和玩家,可以自由安排段落,改变顺序。由于偶然音乐具备特殊表现和创作要求,乐谱也开始使用图表和文本乐谱。偶然的音乐也挑战了什么是音乐的问题。众所周知,音乐是有组织的声音。然而,这两部作品不需要组织起来,甚至不包含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声音。凯奇认为音乐和生活息息相关,音乐中有生活,生活也就是音乐,在他的作品中音乐和生活融为一体。在上世纪的因为流派中这样的音乐思想和里面可以达到高度的叛逆了。
在这之后,音乐开始追逐新的音色,并且音乐的表达方式也逐渐简化,出现了简约派的音乐,音乐中涵盖的资料逐渐减少,结合了各个民族的流行音乐等,还有一些同时包含过去浪漫主义的特点以及当代特点的浪漫主义音乐,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音乐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在20世纪音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但其发展始终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背景。各种风格并存,趋向于融合。总体发展呈现出两个趋势:回归和反叛,并且这两种趋势在时间上分布也有特点,回归趋向于保留原有的音乐模式,反叛直接摒弃了原有的创作模式,在理念和方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作曲家们尝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在更广阔的领域创作音乐。但是总的来说,20世纪的音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西方音乐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祁斌斌.1937年以前中国音乐期刊文论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
[2]肖潇.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印象主义音乐[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鬲丽.二十世纪西方音乐的变革与发展[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f0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