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

2020-09-12郎婷婷

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彩画绘画传统

一、前言

如何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结合现代化的审美观念,制作一件现代化的壁画装置,其表现形式的结构和内容如何来组织?传递的中心思想、表达的核心内容又该如何定义与传达?是运用传统绘画来进行当代创作的重大难题。也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严肃的文化革新命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提升国民精神,文化水平的重要资源。深刻挖掘并弘扬中华元素,是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发展创新的自觉性,是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未来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

二、传统绘画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紧密相连,生生不息,从盘古开辟天地神话传说,到街头市井之言,无不在传颂着中国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内容丰富,花样百出,有休闲娱乐,有政治斗争的;在中国,各个阶级都深受其影响,布衣草鞋,帝王权贵都无不喜爱之极,奉其行道,拜为顾国之本,治民之法,朝野之术,生活之源。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繁衍之久,早已自我悟出精华之容貌,它们不断相互交融,锐变,种族交流,朝代交替,在不同的时代起到不同作用,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核心文化:音乐文学,绘画宗教,建筑服饰,饮食货币,姓氏宗族,茶道武术等,千万年传承不息,源远流长。

中国绘画的开始,要追溯到原始社会,用动物的血和植物研磨成的颜料,在石壁上绘制的记录生活的的图案,称之为岩画,这比中国早期文字起源还要早,直到上古时期部落社会的出现,才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发展成为记录占卜的甲骨文。早期原始社会交流功能不是语言也不是文字,而是图形,比如:人类发现了一只黑熊,单靠个人能力是无法捕获的,他要回到部落告诉人们他的发现,这时他就要在地上用树枝画出那只黑熊的形状,或者是到他们记录着动物图案的石壁上指出他的发现,其余的人才会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什么。到了封建社会时期,绘画这一门语言,得到了高度发展,元、宋朝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绝对顶峰,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这个时期的作品也叫文人画,它的影响直至当今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史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也是中国从此进入官僚社会主义社会的象征。

绘画,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化的一门艺术,或者说是技术,在此期间,它曾一步一步由一种交流的形式上升到人类社会精神世界顶端的存在,也曾在某些时刻沦为人们眼中不屑的玩物,但是它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并且越走越远。

三、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矿物质天然颜料的发展——岩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达到文人画时期高峰之前,中国的绘画也为当时世界所知晓,那就是唐朝时期的岩彩画。丝绸之路带来了很多异国文化,也把中国唐代的绘画带到了顶峰,岩彩画在当时的唐朝得到了空前发展,主要是用于宫廷装饰画,雕塑着色,即调制彩色的釉料烧制而成的唐三彩,以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宗教石窟寺庙壁画,包括尊称为中国古代画圣的吴道子,也参與到了当时的佛教壁画创作绘制中,长安赵景公寺的《地狱变相图》,菩提寺的维摩诘像。都是由矿物质颜料岩彩上色,展现画圣吴道子当时高才绘画技艺的同时,也体现了岩彩画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运用之灵活广泛。丝绸之路上更是留下了沿途上数不清的无限好风光,而敦煌石窟岩彩壁画文化,就是见证这条丝绸之路经历无数岁月风沙摧残,仍然色彩闪耀的摧残明珠。

据我的了解,岩彩画这个很少为现在世人所知的画种,已经很少出现在中国画的教学范围内,因为经过文人画时期,被纳入了现在一种叫做重彩画的范围。提到岩彩画,人们对它感情趣的更多是它的表面颜色,而忽略它本身作为一种媒介,传递着画面上所表达色彩效果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的存在,让它区别于所有化学颜料媒介,包括西方的油画、水彩画。

因为岩彩画的特殊性,使得其他发展得到广泛传播,西至吐蕃,今西藏,东至倭国,今日本,吸收各民族的不同文化,使其绘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西藏,发展形成了唐卡艺术,很多人都认为唐卡是属于西藏,其实不然,唐,即唐朝文化,卡就是方便携带的卡片,唐卡的发展是在唐朝时期经由中原传入西藏,由当时的文成和金公主入藏和亲,进行的汗文化传播。唐朝结束了其几百年盛世后,唐朝绘画风格终于衰败,出现了文人画,但是在西藏得到了藏族佛教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今唐卡最高造诣在藏的局面。传到日本,更是发展成了国宝级的艺术典藏之一,唐朝的岩彩画,在很多条件下,影响了今日本绘画艺术的发展,形成了至今的日本三座大山,即东山魁夷,平山郁夫,加山又造。

从中国传出去的文化元素,今在世界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中国文化的强大。但是,又有学习最为传统的中国岩彩画,要东渡游学之说,这不仅仅是文化传承断代之悲痛,也是中华民族子弟之不幸,这种深深地研究,使得心中那强烈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愿望更加强烈。

四、综合材料的使用和表达方式

随着艺术国际化、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当代艺术初生期为了展现手法技巧,内容材料的多样性,以区别于传统艺术,更多的材料得以运用到艺术品的表达制作中,从形态到质感,体现的内容到激发的想象,综合材料的使用,成功的开启了另一种表达的方式。最开始出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战后的英、德、法等欧洲国家,随着达达艺术、波普艺术的不断发展,在绘画上,画面出现除传统绘画媒介油画、丙烯等材料外,一些破旧衣服,铁丝铜片,碎纸,纸屑,毛发甚至动物标本等任何显示生活中出现的物品,都被运用到了表达画面效果的制作中去,从此,让人们看到了不同于统治了世界绘画上千年的布面油画,素描的当代绘画。而这些被运用到画面上的东西被称为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的运用,不仅仅能体现画面中的当代性,更是把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艺术品,在现代化过程中表现的更加鲜活,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传统文化的繁衍生息,注入了新鲜血液。综合材料的运用,不仅让艺术家们找到了更多打开自己表达画面内容的方式,也让观众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如果说世间万物皆有生命,那么,综合材料,也是其中的一种,其丰富的表达语言,无时无刻都在引起你的注意。而传统文化与综合材料的结合,制作出来的壁画装置,是否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综合材料特殊的表达能力,又该如何更好地结合所要表现的内容,从而做到本来如此这么自然呢,又或者说突兀得那么自然。当材料成为我创作中重要的思考对象时,我所要表达的就不再是那么简单了,又或者说更加纯粹了,因为,如果你选择尊重生命,愿意与它共鸣,那么,我们直接或间接的,都在赋予综合材料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81年

[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

[3]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

[4]翰林德《境生象外:华夏审美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5]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4年

[6]赵权利《中国古代绘画技法·材料·工具史纲》,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

[7]常书鸿,池田大作《敦煌的光彩》,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2011年

[8]樊锦诗《敦煌石窟》,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2012年

[9]樊锦诗《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莫高窟史话》,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2016年

作者简介:郎婷婷(1995.07),女,汉族,籍贯:山西晋城人,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绘画,研究方向:壁画。

猜你喜欢

彩画绘画传统
印尼·巴厘岛
沙乡俊枣
拉卜楞寺传统建筑彩画病害调查研究及保护修复
关外纯色古朴天成
少年力斗传统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