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长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

2020-09-12蔡宜增

写真地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长汀开发利用

蔡宜增

摘 要: 长汀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旅游基础薄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加快长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出粗浅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长汀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3-0261-01

1 长汀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1.1 长汀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自井冈山下山以来第一次入闽,首战告捷,红军将士军威大振。红四军占领长汀后,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在赣南、闽西建立公开的武装割据区域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为创立以瑞金、长汀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开启了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序幕。1937年,朱德总司令曾深情地回忆到,“长汀,果然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2 长汀红色文化资源点多量广,层次高、价值大。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不仅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更是福建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省军区所在地,是福建革命运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素有“红色小上海”美誉,被誉为“红军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地方”。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伟大的革命实践,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据统计,长汀现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省级革命建筑物、3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革命遗址122处、34个省定革命基点村。

2 长汀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品牌形象不突出。由于缺乏更高层次、更集中的概括和定位,长汀红色文化在全国众多红色文化资源中品牌识别度不高,作为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红色文化品牌与其历史地位不匹配。

(2)内涵挖掘不充分。长汀县非常重视对革命遗址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开发,而对革命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挖掘力度仍不够,对于本县珍贵革命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也还有待深入。

(3)资源分散待整合。长汀的红色遗址遗迹多达120余处,点多面广较分散。中共福建省委、省苏、省军区、福音医院、辛耕别墅等等形成了长汀县城區范围内相对集中的旧址群,而南山“红军长征第一村”、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濯田“红旗跃过汀江渡口”、宣成“杨成武将军故居”等红色资源则分散在各个乡镇。由于对全县红色资源缺乏“一盘棋”的统筹,没有连点成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4)展陈形式较单一。红色资源多依靠实物、照片、文字、图片等静态展示,缺乏生动性和动态感,体验性不强。一些景区讲解人员、导游服务意识和讲好“长汀故事”能力也较为欠缺,缺乏思想深度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5)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区缺乏游客接待中心、较大型停车场,城市休闲空间、游憩场所少,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大部分集中在古城区内,古城内人口密度大,使城区道路通达性不够。其他配套设施如旅游公厕、宾馆、餐饮、商业等,也跟不上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和需要。

(6)队伍素质待提升。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专业人才严重不足,一些景点管理人员、导游、解说人员对红色文化底蕴研究探讨不够,无法把长汀红色资源的特定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给来观光的人们,直接影响到长汀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推介。

3 加快长汀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与对策

(1)加强宣传推介,塑造品牌形象。应进一步明确长汀红色文化资源定位,借助现代传媒,举办红色文化宣传主题活动,加大政府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大力打造“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万里长征起始点”这一红色文化品牌,不断提高长汀红色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挖掘人文内涵,提升文化品位。要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深入收集和整理红色旅游景区的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加强与中央、省、市党史部门、研究专家联络沟通,对长汀红色资源人文内涵进行更深度的挖掘、提炼。将革命领袖和前辈在长汀革命实践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等抽象隐形文化资源融入到革命遗址、革命遗迹等形象直观的红色资源中,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品味。

(3)引入科技元素,创新展陈形式。要采用更为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方式展示红色资源,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推出红色文化VR(虚拟现实技术)体验馆、红色文化AR(增强现实技术)系列产品。还要打造情境式“体验产品”,如在著名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场遗址,可通过“再现”战争场景,让游客们体验当年红军战斗的艰辛和惨烈。

(4)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省里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要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运用市场手段,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三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在外乡贤、社会名流、红军后代、企业家踊跃捐赠捐资。

(5)深化区域协作,打造精品线路。2014年3月出台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原中央苏区建设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以井冈山、瑞金、兴国、上杭、长汀为核心,高起点建设一批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经典线路,构建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长汀要加快融入福厦漳泉及广东、江西等各合作区域,特别是深化与江西瑞金、上杭古田、广东梅州等周边地区区域协作,共同开发打造“中央苏区之旅”“重走长征路”“古田会议丰碑,万里长征起点”等多条红色精品线路。

(6)注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优秀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二是委托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培养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三要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队伍的红色文化素养和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7)整合优势资源,实现跨越发展。一是加快开发整合全县红色资源。特别是整合松毛岭、观寿公祠、红军入闽第一站、长岭寨战斗遗址、红旗跃过汀江渡口(含何叔衡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二是要以红色文化为主带动多元化旅游。要在更深层次上融合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历史名城、客家首府、生态长汀等资源要素,积极打造融传统教育、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为一体的红色旅游产业、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聚集区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 王华彪.意识形态视域下论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J].世纪桥,2020(02):84-88.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长汀开发利用
经过3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如今的长汀满目苍翠。
上世纪80年代的长汀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福建长汀:创新推进基层医改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