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2崔晓东

写真地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崔晓东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协调能力,提升高中地理知识的趣味性。通过直观的形式呈现高中地理知识,有效降低学生知识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切实提升。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应用

【中圖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3-0232-01

对学生而言,高中地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高中地理学科中有大量需要记忆的知识,并且其知识体系较为庞杂,记忆难度较大。同时,在高中地理中还包含大量需要计算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困难。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生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知识背诵,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通过简单的连接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将整体与部分进行有效整合,借助内容概括,将不同知识联结成统一的整体。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是一种综合考虑各项教学目标,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间构建完整的体系,以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内容的持续补充,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将知识点进行直观呈现,让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体会知识学习过程,并与教师的框架相结合进行知识建构。学生可以在深入体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提升学习效率,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建立对于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入认识,同时了解其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建立对于重点知识的全面掌握,简化学生的重难点知识理解难度和知识记忆难度。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还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后复习中的效率。由于思维导图具有多样性,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以打造良好的教学效果[1]。

2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1 在备课时运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优势,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以提升课堂知识整合速度。教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地理学科的自身优势,通过恰当的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以提升备课效率。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充分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让知识形成完整的结构,在提升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效率[2]。

以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备课时通读本章节内容,对本章内容建立清晰的框架,整体把握章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与章节内容相结合,制作出与其相关联的思维导图。地理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自己在备课时建立的关于本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教师所建立的内容框架进行观察,以建立对于章节知识的整体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思维导图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切实提升。

2.2 在笔记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并且内容比较多。如果学生在记笔记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记录,就会导致笔记的内容很乱,为自己增加记忆难度。此外,通过文字和短句的形式进行课堂记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关键词和线条的形式进行思维导图的记录,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主动进行信息的存储,而不是被动地录入信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适当整理,将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让学生可以通过笔记记录体会教师的思路,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有趣。基于此,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借助图形或线条的形式将乏味的地理概念进行呈现,以简化地理概念,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以人教版必修1“地球的圈层结构”为例,可以将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两类,分别为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结构。在不同的类别中又分别有不同的圈层名称和划分依据。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让学生制作与地球的圈层结构相关的思维导图,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如果讲解到课堂重点内容需要学生记录笔记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笔记记录时间。并且在课堂结束后,让地理课代表将学生的课堂笔记收回,由教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检查,确保学生的笔记中不存在知识点的错误,让学生的笔记记录更加清晰明确。并且在下一节课程开始前,对学生在课上所做的思维导图进行点评,为学生展示完成效果较好的笔记,鼓励学生以此为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

2.3 在复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在考试之前,高中生普遍存在复习盲区:不清楚应该复习什么内容,也不知道该复习哪里的知识,导致在复习过程中没有思路,无从开展。而思维导图具有可视、有序、有类等优势,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复习时,保持清晰的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以提升学生考前复习的效率。此外,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点记忆,有效节约学生的复习时间,提升复习效率[3]。

例如,教师可以在考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开展随堂测试,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章节知识点向学生呈现,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此外,要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建立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的全面认识,便于学生清晰把握所学知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一种高效直观的教学形式,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高中地理的零散知识进行整合,并且以直观简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建立对于地理知识的整体把握。教师要在教学中关注对学生思维导图制作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通过明确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 袁卫星.探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74.

[2] 尹凯,孔雪.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设计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52-53.

[3] 钱荻宁.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0(02):77-80.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