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都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三五四三”工作模式

2020-09-12李桃宋燕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5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培训

李桃 宋燕

秦都区职业农民培育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共同富裕”四位一体的培育目标。在知识传授上以桃树种植技术为突破口;在能力培养上和村两委会合作,锁定重点人群为农村党员和种植能手,并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发展致富的领头人;在价值塑造上,把职业教育强化价值塑造,提升农民的精气神,为基层组织培育人才,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实现乡村共同富裕。通过五年的培育实践,我校创新了“三围绕、五精选、四结合、三注重”的培育模式。

一、 三围绕

一是围绕产业开展培育。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我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选择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质蔬菜、特色林果、设施养殖三大优势产业作为培育范围,确定培育专业,实行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围绕标准开展认定。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严格标准、动态管理”的原则,依据认定管理办法,严格按照认定条件、标准,通过“个人申请、专家评定、区级审核、网上公示、”的认定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培育对象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建立了认定学员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围绕政策开展帮扶。

二、 五精选

一是选准培育对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围绕特色产业需求,严格按照新型职业农民遴选标准、要求,从业两年以上,生产经营效益比较突出的农业从业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认定目标候选人。分产业、分类型遴选培训对象,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种养规模、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建立了培育学员后备库。经过自愿报名、乡村推荐,我校择优选拔,遴选确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人选,建立了培育学员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足够的生源。二是精选培训教师。坚持培训突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原则,根据培训规范和岗位需求,聘请了多名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训教师,建立了培育师资库,制作了多媒体培训课件,根据培训的不同产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承担相应培训任务;还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职业学院、乡土农技专家三级专家授课,提升培育实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培训质量。三是精选培训教材。培训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的普惠式培训,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培育对象,精选征订了适合培育专业的《现代桃生产实用技术》、《桃典型病虫害防治图说》、《农业创业跟我来》、《职业农民阳光心态》、《农业法规与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书籍,学员、教师都比较满意。特别是《桃典型病虫害防治图说》这本书,图文并茂,学员、教师都说特别好、实用。统一编写了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秦都区无公害桃树种植技术规程》,免费发放给参训农民,提高了培训效果。四是精选培训时间。采取“农学结合、送教下乡”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培训模式,根据农时季节安排课程,模块式教学,分段式学习,有效地避开生产与教学、农忙与教学的矛盾,做到了理论讲座在农闲季节开展,实习实践同生产紧密结合。

三、 四结合

根据农业部“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模式要求,结合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农民实际需求,将“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和“田间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利用“固定课堂”进行集中理论授课,系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标准化技术,采用幻灯片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及时记录职业农民学员接受教育培训情况。二是依托农业企业、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建立“田间课堂”,围绕关键技术因人施教,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培养学员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培育对象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运用“空中课堂”形式开展在线教学,随时随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实现了农业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四是通过“流动课堂”对职业农民进行帮扶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建立多部门的参与协作机制,充分利用“三农”服务热线、“农信通” “智农通”服务平台、“微信群”,采取“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微信群交流、发送短信”等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分区域、分产业、分层次开展“一帮一或一帮多”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切实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专业见识、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

四、 三注重

一是注重培育宣传。采取“科技微信平台、走访农户、建立宣传标牌、印发資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并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内容,编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手册,在敦煌农业信息网增设了新型农民培育专栏,利用手机短信、为农服务栏目开展专题宣传,设计制作了图文并茂的相册和宣传纸杯,提高了宣传的效果和针对性。二是注重教学管理。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的办班原则,科学合理的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计划,分类型,按产业、工种和岗位进行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在制度管理上,健全完善了《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班级管理,建立指导员制度,做到一班一案;组织学员全流程、全课时参加培训,做到学员、时间、地点、内容、课时、师资“六落实”。三是注重档案整理。根据职业农民培育的要求,固定专人负责档案资料管理,设立专门档案室和档案柜,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建档,收集整理培训方案、教学计划、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管理制度等内容,还注意收集了教学讲义、学员学习资料、照片、典型材料等资料,建立了真实完整、建档规范、装订结实、直觉美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档案资料。

(作者单位:1.712000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秦都分校;2.712000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咸阳市分校)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