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升小适应
2020-09-12陈蒙盛
陈蒙盛
〔关键词〕入学适应;新生家长;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5-0072-02
新学期开始,不少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心里不免忐忑起来:孩子能适应小学生活吗?孩子会喜欢学校吗?他能获得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喜欢吗?参加幼小衔接班有必要吗?确实,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孩子来说是个重大的转折,对家庭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小学一年级入学适应是否良好可能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人格发展。因此,家长对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生活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和建议。
第一,适应比分数重要
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家长一般会问:宝贝,今天在幼儿园开不开心啊?中饭吃得好不好?午睡睡得好不好?有没有跟同学吵架?开水喝了吗?等等。孩子读小学了,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拿这样的问题问孩子:别人都会你为什么不会?别人考100分你为什么只考90分?别人上课回答问题你怎么不举手?老师为什么不像喜欢小明那样喜欢你?孩子就会很困惑:以前只要我吃得饱、睡得好,玩得开心,就夸我聪明、能干、听话,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现在怎么不断地指责我、要求我,我做什么你们似乎对我都不满意呢?在家长不断地指责与质疑下,孩子觉得这一切的不愉快、父母对自己的失望都是上学带来的,都与学校相关,他怎么还会喜欢学习、喜欢学校呢?
确实,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分数就开始与他的生活形影不离。分数反映着孩子的学习情况,反映着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家长关注孩子的分数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入学适应远比分数重要得多。试想一下,孩子要每天按时上学,要记住老师布置的事情,要学会与同学共处,要学语文、数学、英语……一下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处理不好,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不喜欢上学,焦虑。这种不适应如果不消除,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就像我们成人曾到过一个让自己很不愉快的地方、遇到让自己害怕的事情,就再也不想去一样。所以,家长应当更关注孩子对于学校的生活是否适应,是否能够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会听课;是否理解并遵守学校的校规,知道上课该做什么;能否交到一两个好朋友;是否能够理解老师的一些指令,等等。起步的重点不在分数而在适应,让孩子爱上学是小学一年级家长最大的任务。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要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适应情况;帮助孩子找到喜欢上学的原因,帮助孩子交朋友,与孩子分享学校中快乐的故事,让孩子喜欢上学。
第二,习惯养成比分数重要
每次带小学一年级,我都会问家长一个问题: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对你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不少家长跟我反映:就怕孩子跟不上老师和同学的节奏。总觉得孩子基础较差,语文识字量少、数学口算能力不强、英语单词记不住,一看到孩子的这些问题暴露出来,心里就很担忧,生怕孩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其实家长在幼小衔接的准备上,眼光不能只盯着一年级,至少要看未来的12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自主意识、自控力、理解力和适应能力、自理能力等,三年之内能够基本适应都是正常的。小学一、二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对一年级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学习习惯有三个:紧跟老师、自己做、不拖拉。
1.紧跟老师。不仅眼睛跟着老师,思路更要跟着老师的,这是保持高效率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且稳定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如果明显不足,家长就要注意到这个问题,把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目前国内出版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籍种类很多,适用对象为3~8岁的儿童。家长选用适当的训练教材,坚持每天带领孩子完成10~15分钟的智力游戏,并注意方式方法和训练时间的掌控,防止孩子因强制性训练而出现厌倦情绪。另外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意注意较差,无意注意较强,很容易从老师所讲的抽象或不感兴趣的内容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所以家长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不要太新奇、别致,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形状各异功能复杂的橡皮、尺子等,有的还散发出香味,孩子很喜欢,但这样的学习用品太容易使孩子分心,孩子上课听着听着就会不由自主地去玩弄一下。我个人建议学习用品不要太“花哨”,简单实用就好。
2.自己做。由于父母的包办代替,很多孩子在上学前自理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不会系鞋带、不会整理书包、穿脱衣服慢,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节奏。家长往往迁就孩子,以为这些问题都是生活小事,与学习没有关系,但是这样的孩子在上学之后,往往不太适应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进而影响学习。比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室,动作不利索的孩子很被动,老师叫拿出笔来做练习,别的孩子已经写了一两行字,他们才开始写;写完练习老师叫坐端正,又开始讲课了,动作慢的孩子还没有放好笔,书包还没有收进抽屉,本子没合上,手忙脚乱的,一看便知是家里不大“自己做”的孩子。体育课后鞋带散了,也不会系鞋带,等系好了,下一节课又要打铃了,还没上厕所。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孩子的情绪会受影响,处于紧张状态,学习的节奏也会被打乱。所以,好多学习跟不上进度的孩子,其实跟他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很有关系。如果家长忽视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孩子入学前一定要及时补上这一课。
3.不拖拉。一般来说,拖拉的孩子往往比较被动,始终是被安排的。还有一种拖拉的可能性是学习任务比较多,孩子觉得棘手,有畏难情绪。刚上学时家长可以协助,但一定不要催他,要相信孩子,凡是孩子自己能安排的就交给他安排。有的家长可能不放心。确实,小学一年级孩子的时间知觉还没发展起来,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 估测一小时有多长时间、10分钟有多长时间,按时的观念大概要到八周岁以后才能逐渐发展起来,那我们可以给他买个沙漏帮他计时,协助他制订每日的计划清单,然后一样一样去完成,哪怕他刚开始安排得不够好,也要少批评多鼓励,只要好一点儿就不要吝啬表扬,尽可能在一到三年级之内基本纠正孩子拖拉的毛病。
第三,遵循成长规律比超前学习重要
心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即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实验中,双胞胎中的一个,在他出生48周起,每天做十分钟的爬梯训练,连续六周,到54周时,他能熟练地爬5级楼梯。在此期间,双胞胎中的另一个不做训练,而是到他53周时才开始练习爬楼梯,结果,两周后他也能爬到楼梯的顶端。由此看来,超前训练和循序渐进训练一样,最终都能够达到理想的要求,但需要幼儿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学习以后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
我在小学任教,与我的同事们一起对我们的学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入学前系统学过拼音的孩子第一次月考(拼音教学结束后)成绩平均分96.6分,简单接触过拼音的孩子为94.9分,没学过拼音的孩子在一开始成绩确实比前两者低,但差距并不大。一学期后,他们的语文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入学前系统学过拼音的孩子期末成绩平均分为94.7分,简单接触过拼音的孩子为94.9分,没学过拼音的孩子为94.8分。可以看出,入学前系统学习的优势几乎看不到了,而没学过拼音的儿童进步幅度很大。
在这方面,国内外很多研究也得出了趋于一致的结论,过早让幼儿接受知识教育,刚入学时的所谓“優势”在未来的2~3年里会消失殆尽,甚至一些过早接受机械训练的孩子还会出现厌学、学业滑坡现象。因为当幼儿不易理解超越他们年龄的知识时,特别是因孩子理解和接受很慢而发出叹息或责怪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产生,非常不利于儿童的后继学业,导致他们在入学以后容易对学习产生被动、排斥、反感的情绪,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也会懒得动脑、轻言放弃,甚至会认为自己永远都学不好。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成功,获得经验,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
希望每位家长都主动学习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入学准备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快乐旅程,而不是孩子一个人的征途。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宁波,31504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