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县级中职学校创新办学模式探究

2020-09-12周宝誉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办学模式教育改革

【摘 要】本文針对广西县级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不强、基础条件不完善、专业教师短缺、校企合作难开展等问题,提出实施县级中职学校综合改革、实施考评奖补等对策,形成县级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并介绍政校协作办学、产教融合办学、中高职对接办学、品牌专业办学、扶贫创优办学等县级中职学校创新办学模式。

【关键词】县级中职学校 办学模式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B-0011-02

广西先后组织实施了两轮职教攻坚,推动职业教育在体制机制、内涵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县级职业教育由于在客观条件上存在局限性,其在县域内的基础性、服务性作用没有能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不畅、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明显。当前,改革创新广西县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呼声日益迫切,这对广西县级中职学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广西县级中职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吸引力不强。2008 年开始,广西连续开始了两轮职教攻坚,但是县级中职学校仍然吸引力不强,学生对县级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缺乏信心。县级中职学校占广西中职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是招生总数只占广西中职学校招生总数的七分之一。

2013 年,按照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广西只有 17 个县当年招生规模达到中职学校办学标准。2014 年,在广西中职学校整体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仅有 15 个县当年招生规模达到中职学校办学标准,招生规模达到要求的学校在减少,这说明县级中职学校分化日益增大,部分办出成效的学校吸引力在增加,口碑声誉在变好,但是大多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不再有吸引力。

(二)基础条件不完善。广西大多数县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够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有限,导致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投入困难,县级职校在校学生与城市学校在校学生的待遇差别较大。大多数县份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环境没有得到良好治理,建筑设施陈旧,实训设备过时老化,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实训需要。

(三)专业教师短缺。职教攻坚后,中职学校学生不断增加,但是全区中职学校教师人数每年不断减少,尤其是大多数县级中等专业学校老师不断减员,但是却无法提供新的师资来源,公开招聘招不到合适的老师,很多免费师范生和定向生不愿意来,导致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尤其薄弱,极大地制约了广西县级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校企合作难开展。一是校企合作很难取得突破。由于制度、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校企合作一直很难突破招生、招工、一体化培养的瓶颈,能够做到与企业深入合作(如企业派技术人员到校授课、联合制订人才方案等)的县级中职学校不足 50%。没有密切的校企沟通渠道,校企深入合作、联合培养就无从谈起。二是职业教育渗透范围不够广泛,效果不够理想。据调研显示,仍有大约六分之一的县级中职学校未送教上门或未接收初中生。组织送教上门次数多的地区,并未能够接收或招收到相应的新生,尤其是初中毕业生较多的县,其投入产出比有相当大的偏差。

二、推进改革的举措

(一)实施县级中职学校综合改革。2014 年 7 月,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文件,标志着广西的县级中职学校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这项由政府主导的综合改革,是在 2009 年和 2013 年广西与教育部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开展,通过实施“政府统筹,优先发展”举措,整资源、调结构、抓改革、保规模、促发展,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办学特色。同时,在加强中高职衔接、促进普职融通、开展集团化办学、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实践,创新了结对帮扶、考评奖补等方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二)实施考评奖补。在县级中职学校综合改革中,通过构建一套评价体系,对学校招生送生、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办学条件改善、毕业生就业(含升学)、特色专业建设、培训工作开展等 6 个方面进行量化考评,对考评获得优秀的县市进行奖励。同时,通过完善资助政策、畅通就读通道等措施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在全区范围全面开展高职院校、城市职业学校与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多措并举推动县级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

为促进综合改革的实施,2014 年至 2017 年,自治区政府每年投入 2 亿元以上的经费,用于县级中职综合改革奖补。综合改革补助经费用于加强县级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并向经济、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和专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

三、办学创新模式介绍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广西县级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模式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新格局,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一)政校协作办学。例如,岑溪市人社部门在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增挂技工学校的牌子,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提供技校办公和办学场地,将人社部门的各类培训统筹到该校,实现协作办学。自治区农业厅根据自治区“三农”工作部署,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充分利用县级中职学校的办学平台和办学资源,合作举办农业职业教育,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培训农业产业人才。

浦北县由县长、副县长,人社、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共同成立培训资源整合管理领导小组,出台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把全县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到新职教中心,统筹实施各类社会培训。

田东县整合教育、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开设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相关培训,为贫困村劳动力转移人员打下就业创业基础;同时与县域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汽车驾驶、电工、车工等特种技能培训,累计培训 5000 多人次。

(二)产教融合办学。其一,围绕地方产业园区建专业。例如,浦北县制订《浦北县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施方案》,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共建专业,重点加大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骨干专业的投入力度,投资购置数控、模具、汽车专业实训设备,形成了精品专业,提升了中职学校的专业品牌。在县内 10 多家知名企业挂牌成立“企业用工培训基地”。学生在学校由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及技能实训,在公司由实习指导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产品生产,实行合作订单培养,互派教师,聘任兼职教师等形式,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其二,紧密对接地方特色产业链建设专业群。例如,昭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针对本地的茶叶产业链,在生产、加工、营销、旅游服务的领域对应学校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整合产业链企业资源和专业群资源,校企合作共建茶业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为本地的茶叶产业企业培养专门技能人才。其三,适应产业升级优化专业设置。例如,地处产业相对发达的岑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动服务地方产业群升级设置学校专业,在服务岑溪市产业群升级的同时,实现学校办学的不断升级。

(三)中高职对接办学。2013 年,自治区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安排昭平等 8 所县级中职学校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等 9 所高职院校在 15 个专业领域开展中高职对接办学试点,这些县级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密切协作,通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互派教师挂职锻炼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县级中职学校教学水平。同时,开展“2+3”中高职对接办学,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县级中职办学的就业升学“立交桥”建设,有效提高县级中职学校的办学吸引力。2014 年,中高职对接办学的面进一步扩大,有 15 所高职院校参与;2016 年,全区所有高职院校和全区 76 所县级中职学校全面开展中高职对接办学。

(四)“素养+技能”课程改革办学。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引领,以就业与升学为导向,实施了“双轨并举”的课程体系改革,采用柔性课程制度对接学生多次分流调整。学校的每个专业包括中职直接就业、“2+3”直接升学、“3+2”对口升高职、对口升本科、文体高考等 5 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即第一学期实施通识性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兴趣性课程),第二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实施分专业教学(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學年(第三、第四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就业班或升学班,第三学年就业班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升学班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五)品牌专业办学。凌云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学前教育专业等品牌专业建设做文章,通过“三管(管专业、管学生、管教师)、三树立(树立优良学风、树立文明校风、树立优良教风)”,狠抓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把专业办出了特色,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知名度,得到家长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老、少、边、穷县级中职学校的发展中探索出新路径。

(六)扶贫创优办学。田东县中职学校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优质学校等多方渠道,合作创办“百川励志班”“海南成美巾帼励志班”“上海芬芳巾帼励志班”等扶贫助学班,保证学校所有专业均可免费接收就读贫困学生。同时,引入发达地区优质企业和优质教学资源,多方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等。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计划的通知[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4(23).

[2]刘桂红,等.我国县级职教中心专业设置与改革思路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3).

[3]蔚丽娟,等.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通讯,2012(9).

[4]张祺午,等.扎根乡土办好让农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奋斗方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8(8).

[5]刘雪梅.民族地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广西教育,2016(10).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民族地区县级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2015C308)。

【作者简介】周宝誉(1970— ),男,籍贯广西贵港,高级讲师,现就职于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交通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研究和机械制造类技能人才培养。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办学模式教育改革
试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职办学模式的探索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