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绿豆种植技术与病害防治方法

2020-09-12王守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25期
关键词:绿豆植株品种

王守华

我国在绿豆的种植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加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对绿豆的喜爱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绿豆食品被开发出来,但是绿豆的产量较低,所以很多种植户并不愿意大面积种植。因此,提升种植技术,并配和专业的虫害防治技术是增加绿豆的产量的首要方法。

一、适时调整并选用新品种

无论是什么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如果种植的技术较为落后,加上品种一种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优选,就会出现的品种品性越来越差,产量也越来越低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想要获得产量与品质上的保障,就必须积极采用新技术与新品种,让绿豆得到适时地更新换代。

二、采选合适绿豆的栽培方式

种植户应采选在无霜期较短以及贫痔的岗地、坡地或砂地栽培,特别是在土层薄、气候干燥的干旱区域栽培绿豆,可取得一定的产量。因为绿豆是双子叶作物,幼苗顶土能力弱,子叶出土,倘若土坷垃或土壤板结太多,易导致出苗不齐或缺苗断垄的情况。所以,播种前,应该深耕细作,耙平土坷垃,让土壤疏松,蓄水保墒,控制土壤板结,来利于出苗。播种时,应控制复土过深,漏播和下籽过稠。出苗后发生有断苗缺苗情况,应在一周内补种完毕。

三、合理设置种植密度

绿豆的种植密度设置对产量会产生异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对绿豆的密度进行设置时,还要考虑到土壤的肥力与种子的品种。一般情况下,需要本着直立型密,半蔓生型稀,蔓生型更稀的原则,种植不同的品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早种稀,晚种密。这些原则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得到考虑会让绿豆的产量得到保障,对于直立型品种,因为植株的生长方向是竖向的,因此在空间上的占用并不是很多,所以可以将种植的密度调整的更加密一些,每亩应留苗8000-15000株。半蔓生品种是基部直立,但是顶端与中上段匍匐,因此在生长空间上的需要较大,此时应当得到适时的调整,最好每亩苗控制在7000-12000株。蔓生品种的植株是横向发展的,因此在种植上应将密度调整到最小,6000-10000株每亩最为适宜。

四、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的原则是要以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让基底的养分可以得到充足的供应,并在植株生长的过程中适当追肥。基肥应该使用草木灰、炕土、人粪尿或是鸡、羊、猪粪等有机肥。一般情况下,使用钙镁磷肥20公斤,并加草木灰25公斤或灰渣肥1000公斤,再均匀拌和沙壤土300公斤盖种每亩,对于亩单用田,可以用沙壤土300公斤和优质生物有机肥15公斤粉碎以后进行盖种,这种方式可以保障产量,并给绿豆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绿豆是一种耐贫瘠性强但是生育期短的农作物,根系有良好的固氮功能,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中可以不用经常追肥,但是一些较为贫瘠的地区在种植绿豆时,必须依靠增加肥料的方式增加绿豆的产量,但是追肥的时间与数量应得到较为严格的控制,应适时适量,绝不能为了获得更多的产量而施用过多的肥料,这样做可能会适得其反。在花期和苗期在行间开沟施人,每亩分别复合肥施尿素8-15千克或5-10千克,开花结荚期叶面喷肥有显著效果,要喷硫酸锌·铝酸铵0.1%-0.3%溶液。

五、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毒病

1、症状

病毒性疾病在绿豆的种植过程中较为常见,苗期出现的几率较大。最为基本的表现是花叶斑驳、花叶皱缩等。发病初期症状是叶面出现较为明显的斑驳或是褶皱,症状较轻的状况下幼苗期显露出的斑驳与花叶症状,病情较为严重时,幼苗也会呈现出褶皱缩小的情况,甚至一些花面与叶面会出现畸形、叶肉隆起的状况,形成疱斑,并且出现黄绿相间的褶皱。

2、发病条件

(1)如果种子一开始就是带有疾病的,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植株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展现出来,严重的或是病毒性、传染性的就会扩散更大的范围。

(2)豆田间蚜虫数量多,发病重

(3)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存在更会对绿豆的生长与种植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一旦遇见大风天气,就会让植株之间的摩擦增加,让病菌扩散的程度加深,让范围不断增加。

3、防治方法

(1)采用耐病或无病品种,防治蚜虫。

(2)发病初期运用20%病毒A500或20%病毒毙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一次,通常喷2~3次。

(二)叶斑病

1、症状

绿豆感染上疾病时,会在叶片上出现一些水渍状的斑点,这些斑点会在短时间内转变为不规则圆形的褐色斑枯斑,后期会转变为坏死斑,让植物出现落叶或是干枯的问题。

2、发病条件

叶斑病的出现与湿度、温度有着很强的联系,因为这种病菌對湿度与温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如果绿豆的种植过程中赶上高温与高湿的天气,就会极易感染这种疾病,温度25~28℃时.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这种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的繁殖速度较快,温度达到32℃,是此种疾病传播速度最为迅速的时候,菌丝的生长也最为旺盛。

3、防治方法

(1)采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良好。

(2)提高田间管理,关注大雨后散墒或排捞。

(3)发病初期采用41%特效杀菌王2000倍液,20%蓝迪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能实际防止病害流行。

(三)根腐病

1、症状

发病开始心叶变黄,如拔出根系观察,能见主根上部及茎下部显黑褐色,稍凹陷剖开茎看,维管束变为暗褐色,在根大部分腐烂时,植株将枯萎死亡。

2、防治方法

(1)采选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

(2)第一时间中耕,雨后排水,增加地温。

(3)发病初期采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15%腐烂灵600倍液喷雾,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使用以上药剂灌溉效果最佳。

总之,影响绿豆种植产量的因素多种多样,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绿豆品种、病害防治措施等都会对绿豆的产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从多个方面对种植方法与防治措施进行制定,让绿豆的产量与品质可以得到最为周全的保证。

(作者单位:163515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绿豆植株品种
小绿豆变身记
品种选育彩版
清热解毒绿豆香
绿豆
种什么品种好?
番茄‘7728’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种什么品种好?
绿豆成长记
松花菜花药培养再生植株
非洲菊花托的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