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2020-09-10许和旭
摘要:1994年,互联网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在感叹互联网新奇的同时,其发展速度也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随之带来的网络公共领域的管理治理问题也被广泛关注。舆情的监控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所产生,那么舆论的管理如何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以及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情况下,跟上节奏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情报;舆情研究;互联网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民众在网络空间中活跃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实体空间。每当国内外出现一些焦点事件,总能在网络空间中引起激烈的争辩,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无数网民尽情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形成了一个言论的“自由市场”。舆情治理,不能一味的“堵”,也不能过度的“疏”,有效的舆论监管对于国家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舆论的特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带来传媒行业的革命,也改变了民众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对民众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舆论依附于网络而生,所以网络舆论的特点和互联网的特征具有密切的关系。
(一)立体化
网络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从一开始的Email、博客、论坛、QQ到现在的微博、微信、抖音等,舆情传播的渠道日新月异,传播的方式愈发的多元化,舆论的表现形势越来越具有重叠性,一个事件的发生,会在不同的平台上迅速的传播。Web3.0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去中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使得每个人、每个信息终端均成为一个舆论传播的集散中心,形成一个立体的、综合的舆论散布网络。
(二)情感化
网络舆论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片面认知以及其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等,都有可能在网络空间中加以夸大渲染后进行传播。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更加倾向于关注与同情弱者,这类情感的认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杀伤力,容易左右民意,误导群众认知,导致一些非理性輿论迅速扩散。
(三)快速性
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就是,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一件事情发生后,可能在几秒钟内从地球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由于互联网“互联”的特性,可以使得网络舆论在各个节点之间迅速传播,短时间内快速发酵,迅速成为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尽皆知的事件。
(四)放大性
网络空间是虚拟的,网络舆论在“互联网”这张无形的大网中,成几何倍数的速度放大。热点事件发生后,一旦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发声,事件会广泛被网民谈论、附议,舆论快速发酵,继而大幅蔓延,与此同时,舆论传播过程中被不断放大,即使是一件非常微小的小事情,也会被放大成为舆论海啸。
二、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络舆论是网民表达意见、观点、情感、态度的一种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一些负面的作用。
(一)网络舆论的积极影响
1.促进决策和作风改善。近年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司单位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窗口”。通过这些与时俱进的互动手段,民众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表达对某件事的理性认识,有效促进了决策和作风改善。2.促进问题有效解决。一些违法违规、不公正、不合理的事件出现之处,并不一定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这些问题在媒体报道,而后经过网络舆论发酵,会很快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问题快速有效解决。3.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国的网民规模庞大,几乎人人使用互联网,使得网络的监督无处不在。这样一来,民众可以为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大量的、丰富的、有效的线索,使得网络舆论成为反腐的有力帮手。
(二)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1.谣言误导群众。作为网络舆论的一部分,谬论、谣言等错误、消极舆论,也时常在网络空间中四散而起,成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之一。在今年疫情期间,“公安局在武汉大溪镇抓走上千人”、“服用双黄连可抑制新型肺炎”等言论,不同程度地引发了群众的恐慌,并导致了抢购货物、哄抬物价等一系列非理性行为。2.抹黑中国政府形象。少数个人和媒体,怀着不同的目的和企图,恶意夸大问题事实,引发民众的冲动情绪,借机发泄对的社会不满。这些负面的言论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由此来丑化我国政府形象,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危害国家政治和社会安全。3.宣扬西方政治价值。在多元化边缘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广大民众的价值取向也逐渐变得多元与模糊。西方一些敌对势力通过网络收买和寻找勾连代理人,采取隐蔽的手段蓄意制造或炒作网络事件,对我党政军进行妖魔化宣传,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攻击,公然鼓吹“普世价值”,“文化全球化”等谬论,企图动摇我国民众思想基础。
三、“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创新研究
在“互联网+”的时代,政府部门、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经常被置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广泛监督之下,相关部门如果在突发事件萌芽时期处置不力,可能就会引起公共舆情危机。因此处理突发舆情要紧贴新媒体的特点趋势,有效应对化解舆论危机。
(一)创新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治理舆情,首先要清晰地掌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网络的特点决定了舆情容易形成“众声喧哗”的状况,网民作为舆论传播的最小节点,决定着网络舆论中舆论方向,网民对某个事件的“围观”、“附议”经过发酵后,容易迅速蔓延,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因此舆情研判,要树立“网络舆论无小事”的理念,谨慎对待任何一个可能引起发酵的舆论。应建立网络舆情研判的“专门队伍”,由一批拥有相应专业理论知识、敏锐洞察力、较强研判能力的专业人员组成,及时洞察网络热点问题,分析可能成为舆论焦点的事件,以便可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二)创新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
任何网络舆情的出现,都不可能毫无征兆,所以相关部门要根据舆情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各类可能引发危机的舆论事件,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并且有较强可操作性强的预案,做到未雨绸缪。网络是信息集散地,也是舆论的爆破点,一旦舆论的引信被点燃,其轰动效应必将快速激起公众的非理性情绪。要将网络舆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就要求舆情监管人员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技术手段,对浩瀚网络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加以分析提炼,从海量言论中敏锐地捕捉到潜在危机,从而为应对舆情争取充分的时间。
(三)创新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目前,我国对于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并不是非常完善,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难以做到“一个声音”说话。面对舆论迅速扩散,相关部门消息相对滞后,应对不够及时,“往往让谣言跑在了真相前面”,导致在舆情的应对处置中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引发了一些矛盾问题。在这个舆论议题满天飞的时代,处置舆情的过程中可以主动设置议题,引导舆论走向。在议题设置方面,善于找准切入点,主动设置群众关心的议题,变一贯的“官方说、群众听”的模式,成为让网民“愿意听你说”的设置议题方式。在舆论问题出现后,要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与网民形成良性互动,对于突发事件,让网民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及时公开真相,真正以对等的立场取得民众信任,做到不失声、不妄语,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唐丕跃, 新舆情背景下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1(04): 第100-102页.
[2].牛慧霞, 心理学视角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3. 36(04): 第137-138页.
作者简介:
许和旭(1988,1-),籍贯:山东巨野,民族:汉族,性别:男,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