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学生古诗词教学思考

2020-09-10王娜齐雪艳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

王娜 齐雪艳

摘 要: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体现了古诗词对人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发挥其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的发展,重新思考当前的中学古诗词教学。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生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审美鉴赏水平,还要开拓欣赏文学的眼界,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不断丰富情感世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本文试图从语文核心素养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度”展幵讨论,针对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固定式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的倾向,造成忽视学生的阅读品味,缺乏美的欣赏,情感的体悟,诗歌意境的感悟等问题提改进建议,以期改变当前古诗词教学的生态圈。

一、在言语中感悟语言魅力

正如李海林教授所言,“在语文教学中,言语形式是‘纲’,而其他皆为‘目’目,纲举才能目张”。古诗词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言语表达方式,用限的言语表达着无限的情感价值;语言的特性是音乐性、抒情性、跳跃性以及多义性。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古诗词的言语教学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一)感知音韵美

音韵美,指的是音韵和谐。主要指诗歌语句之间的节奏、音韵、平仄、粘对、拗救等格律。在诗歌的吟诵中教会学生发音、停顿、重音、语气等方面的技巧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声音与情感的契合,使诗歌在吟诵过程充满美感。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要设计诵读环节,要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是节奏美。

(二)分析词汇美

词汇美,指用最精炼的字词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锻字炼句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古诗词鉴赏最常见的练字说就是“诗眼”。“诗眼”,即诗歌中最能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因此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中,除了包含语言的积累和整合、语感和语理的获得外,还需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语言的运用。

(三)欣赏形态美

形态美,也被称为建筑美。通常是以修辞手法的方式呈现比如:修辞、比兴、象征、用典等表现手法是诗歌最常用的技巧。这些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结构的美感,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使诗歌更加声入人心。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把这些关注点明晰化,引导学生在结构形式的分析中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

二、在想象中锻炼思维品质

维珂曾在《新科学》中指出:“诗人就是凭想象来创造的人,诗性思维就是一种创造性或说想象性的思维。”诗性思维作为文学创作中的诗性思维是指感性的、非逻辑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既存在于诗中又是与诗同体的,贯穿在诗词创作的始终。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古诗词意象中的诗性思维以语言的形式讲述给学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锻炼思维品质。中学阶段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主要方式就是想象与联想,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只有通过发散思维,联系已学过的相关词汇来体会具体是意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实现认知过程中情感和思维的双重结合,从而自然地形成一种“意会”知识。

三、在感悟中提升审美素养

学生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鉴赏能力,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包括体验与感悟、理解与鉴赏、表现与创新,古诗词教学正是通过对诗词的鉴赏与体悟来实现学生的语文审美与创造素养。

(一)探究诗歌意象意境美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古诗词是一种兼具形象与情感的艺术。在古诗词的鉴赏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词的意象,以日常积累、联想、想象的方式鉴赏诗词意象,体会意象的丰富性感受独特的审美形象倾向和情感内涵。古诗词鉴赏要借助意象,分析作者的情感价值,透过意象捕捉诗歌的意境美。

(二)探究诗歌人文价值观

古诗词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价值观。如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屈原的《离骚》,杜甫、文天祥等人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李白不慕权贵,潇洒豁达的高贵品格,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简单真率。翻开古典诗词良善、坚毅、仁爱、和谐等均在其中。在立德树人大背景下,古诗词教学要发挥其本身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在传承中落实文化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树立文化自信的话题,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途径之一,要发掘古诗词背后巨大的文化价值,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中学生成为古诗词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一)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美

古诗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而诵读则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必要环节。诵读让学生穿越古今,體会古诗的抑扬顿挫美,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体会古诗的审美意识,逐渐培养诗歌创作的热情。

(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兴趣

文化兴则国运兴,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要一代接着一代干,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上下功夫。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播放“经典永流传”“古诗词大会”等的相关片段,激发学习的热情,充分利用课内辐射课外的方式,引发学生阅读大量的古典文化书籍,提升文化素养,同时要寻找古典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培育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

综上所述,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诗词,包括字词的音形义、语句和段落中的修辞运用、篇章的结构和主题渲染等。古诗词教学要立足于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方面的培养,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项目基金:《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文学类课程教学范式的变革与实践》批准号:JGKC1712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董宏伟.“诗眼”:洞察诗意的窗口[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0(9).

[3]高青.古典诗词中的“典故”解读与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1(11).

[4]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4.

[5]潘庆玉.富有想象力的课堂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第一作者简介:王娜(1994—)女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人文分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第二作者简介:齐雪艳(1977—)伊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