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的几点思考
2020-09-10马艳
马艳
摘 要:文化馆的职责和使命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开展公益艺术培训是文化馆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手段。文章就陕西省文化馆利用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开办公益钢琴班为例,总结经验,针对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文化馆今后开展各类公益艺术培训提供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公益艺术培训;数字文化馆;钢琴培训班;问题与措施
2011年元月,文化和旅游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要求文化馆(站)实施免费开放,这里的免费开放不仅指文化馆(站)场地设施免费开放,更重要的是对文化馆(站)的公共服務项目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2015年元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文化馆(站)的责任和使命是开展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一步强调各级文化馆(站)要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公益艺术培训是文化馆(站)面向公众提供的免费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是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手段,因此全国各地各级文化馆(站)明确职能,在场地免费开放的基础上,纷纷面向基层群众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公益艺术培训服务。一系列公益艺术培训班的免费开办,对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基层群众文化艺术需求,更快更有效的推进全民艺术普及的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陕西省文化馆依托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开展公益钢琴培训
为了进一步推动陕西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全民艺术普及进程,陕西省文化馆积极响应免费开放的号召,于2018年12月开始面向社会开办免费公益钢琴培训班,此次钢琴培训的地点位于陕西省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
陕西省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自2015年7月起被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列为国家首批数字文化馆建设单位之一后,建设工作正式开展,于2018年5月起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包括8个体验区,其中数字钢琴体验区选用库克品牌电子钢琴,共9台(1台教师机、8台学员机),其比传统钢琴具有多项优势:①具有专业的一对多授课模式,可解决传统钢琴教学的局限性,并提高合奏的趣味性和增加表演性;②具有多种授课模式和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可根据情况选择领学模式或自学模式,同时能实现教师与学员同屏/分屏授课、练习;③具备智能纠错系统和智能反馈系统,能使学员实时看到当前的弹奏结果及成绩,尤其是在领学模式下,教师能够控制全部学员的回课进度和及时纠正弹奏技巧问题,并由智能反馈系统及时反馈学员上课数据以便于教师能轻松掌握所有学员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开展钢琴教学,充分利用了数字文化馆线下资源,大大节约了教师的劳动力,学员也能在集中学习后结合自己的时间方便地完成自学练习。
公益钢琴培训班的报名是利用陕西省文化馆微信公众号平台面向全社会发布报名信息,通过直接点击和转发的方式,吸引了多方的关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报名人数火爆,省文化馆工作人员与每个报名成功的学员详细核实个人身份信息、学习/工作情况,确定上课时间,保证上课效果。此次公益钢琴培训班计划长期进行、分多期开办,每期12学时,一期开设2个班,每班学员8人,目前已开办到第三期,学员年龄分布广、职业多样,真正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零门槛”,切实惠民利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和社会关注,对陕西省文化馆职能的充分发挥和宣传、全民艺术普及的推进及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公益钢琴培训班开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公益钢琴班开办以来,收效甚佳,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显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和制约培训班的正常开办,更不利于文化馆公益培训事业的长效发展,现将实际遇到的问题归结如下:
(一)师资力量较薄弱
由于文化馆音乐专业干部工作繁忙,无法兼顾培训班的教学,只能由退休音乐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导致师资力量薄弱、教师资源缺乏。退休教师因为年龄的因素,体力和精力有限,无法长时间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无法满足培训班长时间开展的需求;另外退休教师教学方法也存在较陈旧的问题,无法及时根据学员的情况调整教学,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最终造成学员流失。
(二)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目前钢琴培训班的受众群水平差异性大,而且没有一套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的是简单重复的教学方式,这样势必影响弹奏及乐理的教学效果,降低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员觉得太简单,可是有的学员觉得根本听不懂,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学员,那些本来就有基础、学习能力快的学员因为进度太慢的问题而失去兴趣,反之若教师要保证整体课程进度,那些学习能力较弱、接受较慢的学员便会因为学不懂而放弃。
(三)学员的稳定性较差
公益钢琴班的性质是面向群众免费开办,存在“报名热、报名难”的情况,大部分学员是满怀对艺术的喜爱和热情报名,少部分学员属于盲目报名,仅仅是为了占免费培训的“便宜”,所以这种报名动机并不单纯,这部分人很快就会因为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而轻易放弃;另外一部分学员因为学习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习陷入瓶颈,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耐心;还有一部分学员在一段学习结束后还想更深入学习,但是后续课程没有跟进或者没有开班,也造成学员被迫中断学习。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结业冷”的情况,学员不能稳定,培训效果不佳。
(四)培训班的受众面较窄、影响力有限
培训班的钢琴数量有限直接限制了培训的人数,尽管可以采取分时段开设班级,但是供需还是远远不平衡,一个文化馆一期培训仅仅只能培训几十人最多几百人,然而群众的需求是成千乃至上万的,这样只能达到少部分群众的艺术普及,离真的达到全民艺术普及的目标还很远。所以必须要提高培训的受众面,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公益艺术培训。
三、开展公益钢琴培训班几点改进措施
针对公益钢琴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一)建设一支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团队
建立一支以文化馆专业干部为主,音乐专业大学生志愿者、退休音乐教师为辅的教师团队。文化馆专业干部担任公益艺术培训教师是本职,是保证培训班长期开展的主心骨,教学过程不仅能够不断锻炼和提升专业干部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还能够更好的深入群众,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基础;音乐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具有满满的活力和热情,通过在培训班担任教师可以积累自己的社会阅历和教學经验,同时也可作为一项志愿服务;退休音乐老师具有几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除了得心应手的教学员,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文化馆专业干部和大学生志愿者,另外一方面也能让他们很好地发挥预热,使退休后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二)设计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公益艺术培训面对的是群众,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不同的培训教学。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可采用专业化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零基础的学员可通过列举活泼生动的例子,采用深入浅出、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这也要求在培训班报名时针对学员进行分类,如少年班、青年班、老年班,或者基础班、提高班等,针对不同的班级选择合适的教材、设计不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教师团队也可潜心研究、编撰出一套能适应于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的教材,这套教材可向各地推广或者公开发行。
三)建立科学的学员管理方式,保证学员的稳定性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适应于培训班开展、保证培训班正常运行的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和学员共同维护和遵守。严格考勤制度,上课按时签到,学员若临时有事提前需办理请假手续,对于经常迟到、缺课的学员进行劝退,让真正想学而未报名成功的学员补上。在培训班开展过程中也可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对规章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2.建立学员诚信档案
培训班开班前与每位学员签订承诺书,要求学员承诺按时上课、维护课堂纪律,同时建立文化馆公益培训学员诚信档案。有少部分学员报名成功后却经常无故迟到、甚至缺课,对于这种占用免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而没有有效利用的学员拉入文化馆诚信“黑名单”,以后禁止参加文化馆开展的任何公益艺术培训。
3.建立行之有效的学员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全方位的学员评价体系,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结合学员的考勤、课堂表现、交流互动以及学习成绩对学员进行评价,对于“优秀”学员实行奖励政策,除了“优秀学员”表彰外还可以享受后续培训班或者其他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班的优先报名权。同时学员也可对教师进行匿名的评价,以便于教师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教学盲点,从而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4.创新学员考核机制
传统的考核方法如组织考试、简单发放结业证等,往往会给学员压力或者造成厌学情绪,因此可在每期结课时组织小型的结业演出或者汇报演出,采取集体演奏或者个人演奏的方式,每位学员均可邀请几名亲人朋友来观摩,以此增强学员学习的自信感和成就感,演出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通过这种较强的仪式感增强学员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保证后续课程及时跟进
除了在开班时进行分类教学,学员在结束一段课程学习后,需要及时跟进后续课程,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这样有利于学员学习科学化、系统化,而不是“半途而废”。同时应该注意教学资源的整合,例如:有的学员在基础班学习后进入提升班,而有的学员因为有基础报名时就直接进入提升班,这就需要及时整合教学资源,在课程开设时解决好学员分配的问题。
四)发挥省文化馆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公益钢琴班的影响力和受众面
1.开展文化馆四级联动的培训模式
以省馆为引领,地市级群艺馆、县(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四级联动,全方位开办培训班,尤其是已建设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的馆,更要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展培训。另外也要发挥总分馆尤其是分馆的作用,扩大培训班的覆盖面,大幅度提高培训学员的人数,尤其是让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门高雅的艺术。
2.充分发挥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作用
钢琴培训一般分为乐理知识学习、视唱练耳、弹奏等环节,学会、学好钢琴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在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开设免费培训课程,学员可通过线上直播或者录播课程完成乐理知识学习和视唱练耳环节的培训,有条件的学员可在家完成弹奏环节的学习,一部分学员可以走近文化馆进行线下弹奏培训,这样既可以大大增加学员人数,也可以对学员进行筛选,将在线上学习中持续有兴趣、有热情的学员“请”进文化馆。这种方式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不仅减少资源消耗,还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也可充分利用慕课的方式,组织教师分阶段、分层次、分环节录制课程,将学员的受众面由全省范围向全国范围推广,致力于打造叫得响、群众赞的文化馆公益艺术培训品牌。
四、结束语
在公益钢琴培训班开办的基础上,借鉴经验,后续将逐步开展其他公益艺术培训班,如绘画、书法、摄影、舞蹈、合唱等等,除了利用数字文化馆线下体验区资源外,充分利用数字文化馆线上平台开展网络培训、慕课等是文化馆今后大规模开展公益艺术培训的重要手段,以此大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进程,让群众真正成为艺术普及的受益者。
(陕西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