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热·勒布伦的自画像及她的其他作品
2020-09-10杨潇曈
杨潇曈
摘要: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长期被统治的法国贵族终于获得解脱,可以尽情追逐精神上的自由和心灵上的放松,随着上流社会的文化艺术氛围发生的变化而引起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动,新与旧的文化趣味交织在一起,而法国也因此逐渐成为欧洲艺术的中心。在这一时期的主流艺术被称之为“洛可可风格”。而处于18世纪中后期的女画家维热·勒布伦则被视为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女画家,她出众的艺术才华、她的勤奋努力以及她美丽的外表,使她很快在当时的画坛拥有了一席之地。本文通过对维热·勒布伦较著名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几幅重要的自画像作品与她其他题材的作品之间的描述、比较与分析,从而大致了解维热·勒布伦作为一名女性画家,在男权主义占据主要地位的社会之中对自己的艺术观念的坚持并形成自我独特的艺术倾向。
关键词:维热·勒布伦;自画像;艺术特色
一、维热·勒布伦的生平
伊丽莎白·路易斯·维热·勒布伦ElisabethLouiseVigee-LeBrun(1755-1842)。1755年,维热·勒布伦出生在一个艺术之家,她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彩色蜡笔肖像画家路易·维瑞,母亲是一位美发师,她本人师承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画家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Jean Baptiste Greuze,1725—1805),并且后来嫁给同为画家及画商的丈夫皮埃尔·勒布伦。维热·勒布伦的一生,是丰富且自在的,她的爱好受到父亲、丈夫以及师长的支持与鼓舞,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之中,能够自主的选择自己热爱的绘画并作为自己的事业,可见她也是一位坚持而勇敢的女性。
青少年时期的维热·勒布伦就非常喜爱绘画,在父亲的影响下,她从小便表现出了过人的绘画天赋和绘画热情,这种与生俱来的对绘画的强烈爱好,奠定了维热·勒布伦往后对于她的绘画事业的不断前进与坚持。“她的父亲见了她画的画之后曾欣喜若狂地大呼:如果将来这里有一位画家,那将是你--我的孩子!”可知她同为画家的父亲对她的期望与欣赏。1767年,在维热·勒布伦十二岁那年,这位亦师亦父的父亲因病永远的离开了她,且遇人不淑,所托非人,她的继父将她当作摇钱树,利用她画画来赚钱以供弟弟们上学。1770年,十五岁的维热·勒布伦正式确立了自己职业画家的身份,此时的她已经小有名气,当时的作品,如她为母亲所作的画像便已表现出了深厚的绘画功底和自我的审美倾向。
1776年,二十岁的维热·勒布伦小姐与皮埃尔·勒布伦先生结婚,从维热小姐成为了勒布伦夫人。婚后,维热·勒布伦与丈夫一同举办画展和绘画沙龙,积攒了许多作品并受到上流社会的贵族的欣赏,且由此跻身上流社会。维热·勒布伦在这一时期中结识了奥尔良公爵夫人,并通过这位公爵夫人的引荐,进入法国凡尔赛宫,成为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Antainette(1755-1793)的宫廷御用画师,相近的年纪、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使得维热·勒布伦与王后成为十分亲密的朋友。在十八世纪封建的法兰西社会中,一名女性想要拥有与男性相当的地位无疑是困难的,而画艺高超的维热·勒布伦想要进入法兰西皇家雕塑学院成为院士更是难上加难。当时国王的首席画师皮埃尔先生首先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一个没有营业执照、丈夫不过是个画商、所谓的才华并没有展现出来的女人,根本没有资格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后来,是法國国王路易十六直接发布行政命令,皇家美术学院的那些院士才接受了她。在维热·勒布伦二十八岁这一年,她完成了在学院沙龙上的首秀,当时,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她以此为题创作了《和平带来丰饶》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好景不长,她顺畅的艺术生涯在1789年画上了短暂的句号。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维热·勒布伦因为与皇室亲密的关系而不得不离开法国,也因此与丈夫离婚,独自带着女儿逃亡意大利。然而,维热·勒布伦的艺术生涯没有就此而终结,意大利的王室和贵族乃至奥地利、俄罗斯、德国的王室和贵族都十分欣赏她的肖像画作品,维热·勒布伦依旧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绘画事业,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直至1842年拿破仑接受她,才得以回到巴黎,维热·勒布伦甚至在晚年放下画笔,出版了多部回忆录,描述自己漫长而又短暂的一生中与绘画艺术的不解之缘。
二、维热·勒布伦与她的自画像
后世的人们将维热·勒布伦定义为一名肖像画家,肖像画也的确是维热·勒布伦的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她一生创作的八百多幅作品中,有六百多幅都是肖像画作品。自维热·勒布伦学画时起,就为形形色色人物画过肖像,如她分别在十五岁、十六岁、十七岁时为她的母亲、她的继父以及她的弟弟所画的半身肖像;在她十五岁成为正式的职业画家之后,也逐步踏入上流社会,为许多王公贵族的人们画肖像乃至后来成为王后的御用宫廷画师,为王后创作了如《玛丽·安托瓦尼特王后》(1783年)《玛丽·安托瓦尼特王后和她的孩子们》《手持玫瑰的玛丽王后》等二十余幅肖像画。可见,肖像是维热·勒布伦的主要创作内容,作为一名女性画家,维热·勒布伦的肖像画与同时期乃至之前的男性肖像画家不同,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去发现美并创造美,以使她的作品表现出富有女性特有的细腻、柔和与温情。人们对维热·勒布伦的肖像画的喜爱不仅在于她扎实的写实技巧,更是因为她善于抓住人物最精彩生动的瞬间来进行描绘,也正因为这样温柔的绘画风格,才使得维热·勒布伦在中年时期的流亡生涯里依旧受到欧洲各国的王室贵族的尊重,免于颠沛流离之苦。
在维热·勒布伦一生创作的大量的肖像画之中,除了她为玛丽·安托瓦尼特王后创作的肖像画为世人知晓外,更为著名的是她为自己创作的多幅自画像。在十八世纪的封建社会之中,女性的地位和社会活动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一定的限制,因此自画像是女性画家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她所作的《戴樱红色缎带的自画像》(1781年)、《戴草帽的自画像》(1782年)、《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1786年)、《画家和她的女儿》(1789年)等等,其中有多幅选取了她本人在作画时的场景进行描绘,这是一种传统的自画像的表达方式,但维热·勒布伦与众不同的是她的《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和《画家和她的女儿》这两件作品,后者更为突出。
在《画家和她的女儿》这幅作品当中,维热·勒布伦将自己塑造为一位充满母爱与温情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一个冷静的女画家,她的怀中相依偎的是与她相依为命的女儿朱莉,两个人温柔的注视着前方,母亲的眼中饱含宁静与平和,女儿的目光则俏皮活泼,穿着打扮也是日常化的,不像她其他的自画像一般端庄富丽,展现了女性形象的娇柔可爱之处,而不见长期逃外的生活对她们的蹉跎。维热·勒布伦虽然身处于洛可可艺术盛行的十八世纪,但她的绘画风格却是有意识的偏离这样的主流风格,更向古典柔和的新古典主义靠拢,在构图上,维热·勒布伦的这幅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似乎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她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与拉斐尔笔下各式各样的圣母子全然不同的,她的这件作品更侧重于母子二人之间私人化的情感,将一位真正的母亲对女儿的疼爱烘托出来;色彩方面也是不似于洛可可风格那样夸张华丽、精致繁复的,给观赏者以一种厚重温和的感受。总之,这件自画像作品中母性的光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具魅力。《与女儿朱莉一起的自画像》是比《画家和她的女儿》稍早一些完成的,在1786年她的女儿朱莉还是一个小小的女孩子,被母亲完全的抱在懷里,母亲端庄的坐在墨绿色的沙发上,平柔祥和的看着前方,怀中的女儿好像有点怯生生的,身体朝向母亲,只是转过头来面对观赏者,画中的维热·勒布伦将头轻轻的偏向女儿,自然生动的表达出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爱意。这件作品中的光线稍微明亮一些,依旧是传统的古典式构图和色彩,在造型和线条方面都表现出了维热·勒布伦式的风格特征。
除了这两幅作品之外,维热·勒布伦其他的自画像都是端庄温柔的,穿着得体的服饰,戴着草帽,有时手里还拿着画板或画笔,展现了女性画家的艺术气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维热·勒布伦其他题材的作品
虽然维热·勒布伦是一位典型的肖像画画家,但在她的一生所留下的八百件作品当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其他题材的作品也是同样值得关注的,这类作品的数量相较肖像画而言是相去甚远的,但由于维热·勒布伦在当时独特的画风,也受到了人们一定的欣赏。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主要是《和平带来丰饶》(1780年)。1780年,美国的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维热·勒布伦因为她的私人身份,甚至社会地位而不被皇家艺术学院接纳为院士,通过与王后的亲密关系以及国王的政治命令,维热·勒布伦才勉强进入皇家艺术学院。然而,恰逢独立战争的结束,她便选择了这样一个世人热议的话题来创作,这件作品也成为她的代表作中为数不多的历史画性质的作品。在《和平带来丰饶》中,维热·勒布伦仍旧按照她的艺术风格的偏好选择了两个女性的形象来表现。据2007年的文章《1783年的维热·勒布伦--从沙龙到艺术圣典》中,将这两位女性形象解读为一位是代表着“和平”,一位是代表着“丰饶”。其中,位于画面上方的肤色较深、手拿橄榄枝的那位被认为是“和平”,她两手轻轻的扶着肤色白皙、胸前半裸、手里拿着粮食的“丰饶”。处于画面上方的“和平”将目光看向“丰饶”,而依偎在她怀里的“丰饶”也深情的望向斜上方的“和平”,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交流感和画面中的寓意性,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从整体上看,这件作品富于动态性,两位女性衣袂飘飘,而上方的“和平”将“丰饶”轻轻托住的姿态又在这种轻盈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力量感。后代有的艺术家将这件作品纳入历史画的范畴,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历史画不仅包括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作品,还包括宗教和神话故事,美术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历史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维热·勒布伦的这幅作品是以美国的独立战争为背景创作的,有人认为这并不算是一件标准的历史画作品,但从一定意义上讲,维热·勒布伦只是采用了更为理想化的一种表现手法。
四、两种题材作品的比较
与同时期的画家相比,维热·勒布伦称得上是一位高产的画家,她的一生留下了数量颇丰的作品。综合她的作品来看,维热·勒布伦有意识的拒绝了洛可可风格的影响,选择了向同时代的画家达维徳所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方向靠拢,新古典主义在创作中注重遵循古典法则,追求塑造的完美,又强调以古代的理想美为典范,这也许就是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如此喜爱维热·勒布伦的为她画的肖像画的原因。维热·勒布伦的肖像画向欣赏者传递了一种细腻丰富的情感,如前文所提及的两件自画像就是她绘画理念的表现,她也喜欢这样为女性画像,尽管她不仅仅是为女性画像,也许是女性画家的缘故,在创作中会更加注意到细节的方面,虽然从古至今名垂千史的画家大多是男性,但是不得不承认,女性画家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和对待绘画艺术的态度上并不逊色,维热·勒布伦将她充满母性和爱意的情感注入到她的绘画创作之中,引领了自画像创作的崭新形式,打破了一味地表现画家单人的形象的传统模式,这样富有新意的表现打开了自画像创作的新局面。例如与维热·勒布伦一同进入皇家艺术学院的拉比耶·吉拉尔(1749年-1803年),与维热·勒布伦相似的创作了《有两名学生相伴的自画像》(1785年),描绘了有两名女学生相伴在其左右,一同绘画时的场景,这种相似不是指拉比耶·吉拉尔模仿维热·勒布伦,而是说明自画像的表现形式更具生活化,在画面当中不仅是一个人物的肖像,甚至透过自画像可以了解到人物本身。另外,维热·勒布伦留存至今的其他题材的作品虽然少之甚少,但从仅存的作品当中可以了解到她与众不同的表现手法,在色彩上保持了她一贯沉厚温柔的感觉,脱离大众的洛可可艺术,构图上也采用古典式的方法。一般来说,画家们更倾向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更多的努力,并且欣赏者所提的要求也是影响画家作画的重要因素,或许也正是因此维热·勒布伦的肖像画的数量才远远大于其他的题材。总的来说,维热·勒布伦在动荡的时代中能够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倾向,不为他人的审美而动摇,反而引领了审美倾向的变动,可以说是她在艺术上的极大成功。
参考文献:
[1]《维热·勒布伦的绘画艺术研究》,冯敏,南京艺术学院,2010
[2]《1783年的维热·勒布伦-从沙龙到艺术圣典》,王凯笛,中央美术学院,2007
[3]《形式的保守与观念的创新-维热·勒布伦绘画风格研究》,王凯笛,美术,2008
[4]《反叛与超越》,徐玉琴,南京艺术学院,2008
[5]《论女性画家自画像之内在精神指向》,王祎,安徽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