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想象共同体
2020-09-10凌逾
近年,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热词。该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即“9+2城市群”。这是21世纪初跨界融合的国家级大项目:跨体制、跨区域、跨经济、跨文化,实现三种体制、三种货币、三种法律、三种教育、三种文化格局的多维跨越整合,其中至关重要且有难度的是打造人文湾区,融界于无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此为指引,有利于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
建构大湾区文化的一体化,需要远古文化史料的支撑,乃至当代文化的再想象和再建构。深究历史根源,大湾区的地名发展脉络颇为复杂:百越、南蛮、岭南、珠三角、省港澳、粤港澳……换名不换地,多变名字背后蕴含丰富历史话语。历经几千年“山海经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如今已成为一块宝地。梳理大湾区命名史的前世今生,了解大湾区各地分分合合的前史脉络,纵览大湾区文学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渊源,有利于促进大湾区文化一体化的现世凝结。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共同体》(1983)认为:“想象的共同体,需要富有创造性、想象的、积极的文化来凝结”[1]。宗教诠释个人苦难,将之转释为业报、原罪与重生。民族主义则诠释文化体系不证自明的合理性,如印刷报纸和书籍媒介创造出匿名的共同体,是现代民族的正字商标,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人类语言三合一使得现代民族共同体得以萌芽。时过境迁,当今社会已走向网络社区主义时代,再不是印刷资本主义时代。书籍作为最早批量生产的现代工业商品,已逐渐被网络手机取代,从同天看报发展为同秒看网,无时差、无空间距离感的后现代免费信息产品唾手可得,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
在“网络+”融媒介新语境下,“阅读阶层”渐被“刷屏阶层”取代。那么,民族想象共同体将被什么取代,是网络社区文化建构人造物吗?人类史从神权到皇权到民权转化,之后是否变为网权、智权即人工智能权利?研究大湾区的文化想象共同体,应对当下文化发展难题,要从头说起,了解来龙去脉。本文将从大湾区历史地貌血脉文化、移民人才多元文化、跨界创新文化三方面展开探究。
一、史地血脉基因凝聚大湾区
文化的原动力
大湾区前身是南岭、珠三角,这些地理概念勾勒出山山水水雕琢的聚宝之地。
若反复端详中国地图上的“蓝水绿山”符号标示,我们会更加清楚千山万水如何织就岭南的风貌蓝图。若以青山命名,岭南概称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以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为界。岭南被北回归线横穿中部,含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宋代向滈《南歌子·路尽湘江水》云:“路尽湘江水,人行瘅雾间。昏昏西日度严关。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北雁连书断,新霜点鬓斑。此时休问几时还。准拟桂林佳处、过春残。”南岭山脉让古人惊悚。这座天然屏障阻碍了岭南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早期岭南经济文化不及中原,秦汉时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其实,秦之前岭南已有新石器和青铜文明,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若以绿水命名,这块珠江三角洲包括由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由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小珠三角位于广东省的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明清时期,跨越五岭已不再那么艰难,因水路发达,珠江边发展为繁华地带,广州府隶广肇罗道,辖1州15县,含今珠三角大部分地区,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
百越、岭南是历史概念,是由年年月月刻写的时间迷宫。
因各朝代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各异。先秦古籍统称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族群为越。《吕氏春秋》统称“百越”,越即粤,古代两字通用,百越、百粤、诸越。后来又分为吴越与南越,即江南与岭南。《史记》论及嶺南极简:“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而中山大学林岗教授论著《秦征南越论稿》则填补《史记》空白,通过参详大量典籍,从春秋战国的南方疆界、船舶、水运、水战、治水、交通等层面入手,详尽剖析秦征战岭南的原因、过程及其意义,分析秦始皇北筑长城、南征百越的雄心战略。公元前219年,秦军在兴安修建灵渠运河,成为集军事、交通、水利、文化一体的跨界产物。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将赵佗带兵南下,以灵渠作为水路枢纽、以严关为陆路关隘,秦城尉集结戍守大本营,水路并通,平定统一岭南。赵佗和辑百越,中原人入乡随俗,用联姻方式弥缝族类裂痕[2]。灵渠打通湘江、漓江,进而打通中国两大水系——长江和珠江,使得中原文化播植岭南。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再加京杭大运河,黄河、长江、西江与珠江流域得以统一,其后西江、珠江一带衍生出海丝路千年繁华,从广信合浦到徐闻肇庆,到广州、珠三角。南蛮地被分为三大区——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尉任嚣在“南武城”东面增建“任嚣城”,即早期广州。906年,南汉刘隐将城南禺山凿平,修建“新南城”,更靠近珠江江岸。古老的番禺城依着番山、禺山、珠江水而建,即今之广州城。
岭南,则是唐代行政区之名,唐太宗依据山川形便原则,分天下为“十道“,岭南道指南岭之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海南全境及曾属中国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唐代写岭南的诗句不少,如章碣《送谢进士还闽》云:“百越风烟接巨鳌,还乡心壮不知劳。雷霆入地建溪险,星斗逼人梨岭高。却拥木绵吟丽句,便攀龙眼醉香醪。名场声利喧喧在,莫向林泉改鬓毛。“庾光先《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百越城池枕海圻,永嘉山水复相依。悬萝弱筱垂清浅,宿雨朝暾和翠微。鸟讶山经传不尽,花随月令数仍稀。幸陪谢客题诗句,谁与王孙此地归。”谭元亨将中华岭南文化演变史分为五个时期[3]:一是番禺期——中原文化动荡中的缺席,二是广信期——中央一统的汉化定型,三是广州期——来自亚洲文化的激活,四是珠玑巷期——国运衰落时的心理强化,五是穗港期——世界文化碰撞中的异军突起,概括到位,脉络清晰。
密密層层的历史年轮刻写了岭南的年表谱系化石。在漫长的历史中,百越的命名时间短,岭南的使用时间长,大湾区是新近的命名。这些命名史经历了由大到小、由模糊泛化到明确集中的过程,所指代的区位概念、区域范围有明显变化:早期,百越涵括九州内的扬州州域;其后,岭南指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三省二区,即今华南区域范围;如今,大湾区则指珠三角一带的“9+2城市群”。就地理范围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相比岭南、珠三角这些命名更为聚焦。
共处五岭地,共饮珠江水,同讲粤方言,造就了大湾区共同体的历史根脉,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岭南文化涵盖语言饮食、移民侨乡、岭南建筑、园林、画派、戏曲音乐、工艺美术、民俗节庆、宗教文化等丰富内容。叶春生著有《岭南民俗文化》《岭南民间文化》《岭南俗文学简历》《岭南民俗与旅游》《广府民俗》等论著[4],论及岭南民俗与百越文化的关系、神话传说故事谣谚等口承文艺轨迹、衣食住行等有形民俗文化形态、文化心理现象等议题。
历史文化血脉基因是大湾区共同体的根基。过去,岭南因群山阻隔而导致封闭性;后来,又因江湖河海的船舶远洋开拓,而成就了兼收并蓄、包容务实、重商进取、冒险求新的岭南文化精神。如今,大湾区更强调富有开放性的大气磅礴的海洋精神,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拓展粤港澳蓝色经济空间,合作建设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是带有高期待值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全新命名: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广府文化作为核心文化,意在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驾齐驱的世界四大湾区。同时促进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海内外移民人才造就大湾区
多元文化的新活力
岭南是一个移民概念,是由千千万万国人流动、聚合而成的宝地,是中外文化融合、海内海外交流荟萃的结晶体。大湾区文化既有南越文化遗传,也受中原文化哺育,既有广府、客家、潮州、少数民族文化,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经济影响,具有多元层次。当代大湾区圈更重视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在政策上激励大湾区科技、文化的创新发展。
岭南文明诞生与国人无数次入迁和出徙的移民史密不可分。唐宋末年,中原战乱频繁,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天灾,来到南雄珠玑巷居住数年或数十年,逐渐适应岭区气候和生活习惯后,逐步南迁珠三角。清《广东通志》云:“珠玑在南雄府保昌县沙水寺前,相传广州梁、霍韫诸望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
北方中原人与岭南粤人先后融合,形成了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民系。广府民系由中原移民与南越族融合而成,中原人居于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也把中原雅言带到岭南,粤语是中原雅言于秦汉传播至两广与当地古南越语融合产生的方言。客家先民入粤较迟,平原沃土已被当地人和先期移民占据,故多处闭塞贫困山区,靠艰苦奋斗图存,俗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宋元移民入潮,闽文化南来,沿海潮汕开发,明清形成海上互市的潮汕民系文化,潮州素有“海滨邹鲁”美誉。在岭南三大民系中,广府占珠水,客家占丘陵,潮汕占沿海,山水相依,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水文化、山文化、海文化体系。
岭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兴起于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从唐朝开始,沿海的广州就是世界主要贸易港口。梁启超《世界史上广东的位置》指出,早年广东在国内寂寂无闻,但在国外享有盛誉,因有海丝路。该文详尽梳理南路海道的分期发展史,大量引用国内外文献,以证明广东日益成为世界交通第一等孔道,非徒重于世界,抑且重于国中。如今大湾区海域海业发展更受重视。今世的海上丝绸之路愈加壮大,航海船业海产、海上贸易发展进入快车道。
在2200多年建城史中,广州与海丝路密不可分。黄勇梳理过广州商业史[5]。秦汉时南越国开始海上贸易。唐朝时期,广州已是海中蕃夷、四方商贾杂居的国际化城市。明永乐四年,朝廷在广州设怀远驿。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开海贸易,广州成立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清府实行粤海关对欧美一口通商,十三行成为清代的全球航运、商贸、金融中心。从汉代的“译长”到唐宋的“蕃坊”,到近代的“买办、洋行”,珠三角是中国海洋经济的前沿地带,造就了千年商脉,逐渐演化为“天子南库”。龙应台《我就这样认识了广州》云:广州在必须回头的名单上:因为达摩一苇渡江、惠能禅宗初始之处在广州;南越王赵陀在广州建宫殿;苏东坡在广州欣赏寺庙;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课;梁启超在广州写文章;七十二烈士在广州起义;孙中山在广州开会;陈寅恪在广州写《柳如是别传》;鲁迅在广州开书店;郁达夫在广州饮茶……2020年初叶曙明出版《广州传》梳理广州四项历史:一讲城市形态变化,讲城池、建筑、街道等毁建过程,二讲生活形态、衣食住行玩、民间习俗节庆等,三讲经济形态变化,追溯对外贸易史,呈现广州海丝路的位置与作用,四讲文化形态如文化教育传承、民间工艺等变迁,首次为广州立传。
几千年海丝路使得岭南人的海内外移出史、华侨史源远流长。自明代起,因航海业发展,岭南人更是不断移民到东南亚,岭南侨商在海外建会馆。晚清鸦片战争后,民生日艰,许多岭南人被迫背井离乡,甚至跨越大洋,移民美洲,筚路蓝缕,历尽艰辛。到1876年,移民到美国的粤籍华人已有4万余人。美加、欧洲、东南亚各地有大批华人扎根异国,建成唐人街,粤语不绝于耳。
自明清以来,岭南受外国移民入侵、外国思想洗礼。就国际地缘政治而言,澳门是西方在中国最早开辟的殖民地。澳门开埠四百多年,比香港早两三百年,环球海洋贸易史更为悠久。1553年,葡萄牙船队从“娘妈角”登陆,入踞澳门。1849年,衰落的葡萄牙政府借英国等国发动的殖民攻势,趁火打劫,迫使积弱的清朝驻澳官府撤离澳门。1887年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确认大西洋国管理澳门,鹊巢鸠占,葡萄牙人终于在东方找到了一块飞地。
香港在汉朝时隶属南海郡博罗县。在东汉已有民居,1955年考古挖掘出李郑屋古墓。唐朝时青山(今屯门)一带有驻军、港埠,外国船舶先经青山再转广州。穗港唇齿相依,广州是清朝对外开放的唯一商埠,香港的对外通商也很重要。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以扩大对华及远东诸国贸易。《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租约)三个不平等条约让英国占有了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中国领土。近代中国战争无数,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到国内解放战争,香港接受了大批难民,成为避风港。时移境迁,迁徙流转,港人对时运更为敏感。香港是典型的移民城市,难民潮、人口增长、人才引进,成就了香港。香港主要有四次人口南下潮:清末前来的多是客家人;20世纪初很多潮州人扎堆长洲岛;20世纪中期以上海移民为主。1984年,中英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结束百多年的殖民史。21世纪之交,港澳引进全国各地人才,又涌起一波南下潮。
大湾区人才流动、海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粤港澳因此密不可分。岭南有十大名门望族:陈、何、许、梁、金、黎、崔、李、徐、凌,这些世家后代开枝散叶到了世界各地。广州长洲岛深井古村走出了凌福彭,走向北京史家胡同,其女凌叔华作为“高门巨族的精魂”走向新加坡、英伦等国。许家有名人许广平,许绍雄则成了香港影星。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祖籍番禺。清光绪十四年,归国华侨陈瑞南、陈照南找到慈善名人陈香邻,倡议兴建陈家祠。梅州人黄遵宪历任驻日本公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新加坡兼马六甲总领事等职,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一代武师黄飞鸿行走于广佛却扬名香港,笔者指导的刘倍辰硕士论文专研“黄飞鸿系列电影的英雄叙事”,其遍览再现黄飞鸿的影视剧百余部,选题有价值,论文写得灵动有趣。
广东人唐陶华和唐瑜父子均对繁荣岭南当代文化卓有贡献。1945年,唐陶华进入美国威士康辛大学研究所读硕并任教,1948年回国,作为海归人才在华南师范大学任教授30余年,有《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现代欧美政治思想史》等著述,1972年还参与翻译联合国文件。唐教授次子为北大教授,小女为高级工程师著有《往事如云》,长子唐瑜早年参加革命,一生耕文种德,有散文集《掠波集》《眺望集》《风雨情怀》《海外风尘》《驿站》《在路上》、短篇小说集《绿谷》、作词《爱的小夜曲》、纪实文学《九连山黎明前的战斗》等。唐瑜的《前沿文化纪事》[6]详尽记录改革开放十余年间广东文化事业如何在一片质疑声中艰难前行。凌云森书评《敢为人先创广东文化》[7]分析唐瑜如何为广东文化繁荣作贡献:1979年调任广东省文化厅,副厅4年,正厅8年,创下不少“全国第一”:第一个音乐茶座、轻音乐团、轻音乐调演、舞会、歌舞厅,全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同一时期内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数最多,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是认识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窗口”。1984年广东在全国首创“艺术节”,历时38天,参演节目33台,话剧《特区人》和舞剧《牡丹亭》赴京演出,反响大。1987年广东举办“欢乐节“,9天观众达44万人次。当时文化部负责人称唐瑜是“全国最早研究文化市场的厅长”。
近几十年来,广东既有从全国各地移居并获得本地户口的新移民,还有居住在海外的广东籍华人、华侨、华裔,港澳同胞等。如今粤港澳依旧是移民城市群,是人口流动量名列前茅的区域,“外来务工者”“新深圳人”“港漂澳漂穗漂”等各类漂族都是大湾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漂的文学书写与北漂相映成趣,笔者指导的刘玲硕士论文《“粤港澳大湾区电影的“流动女性”(1990—2019)》,对流动女性的分析细致到位入心。21世纪前后,海归派回流日增。广州打造的“留交会”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创始于1998年,响应“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精神。
在世界范围内,18-19世纪的移民多从中心到边缘,20世纪的移民从边缘到中心区域。而岭南的移民,自秦到明清多是自北向南移民;明清后海外移民增多,自东向西的华侨日增;20世纪改革开放后,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增多;新世纪后,海归回流移民增多,大湾区内互流增多。自古以来,岭南人的移入移出、远道迁徙似成为常态,移民历险渗入岭南人的文化心理,铸就了开拓冒险、勇开风气的创新精神;爱乡爱家的浓郁乡土观念又使他们回流,将从西方习得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反哺、促进珠三角文化现代化和海洋经济化。流动自然造就文化融合,就像大湾区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文化体系的差别已没有那么明显,因三大民系互相联姻,都讲普通话,均走向大城市,各地交通便捷流动频繁……这些都是有形无形的融界催化剂。人才人力流动、多元文化活力是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源头活水根本。
三、跨界融合创新铸造大湾区共同体
文化的核动力
岭南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千秋万代传统文化塑造的文明之地。
自古以来,岭南就有注重耕读传家文化教育。汉代广州已有官学、书馆、精舍等私学。秦征南越,汉化中原化文化逐步渗透。唐宣宗大中五年,17歲封开人莫宣卿高中状元,为岭南第一位状元,遗憾的是30多岁早逝,墓联云:“甲第开南粤,箕裘启后昆”。[8]唐宋时,粤北诞生了张九龄、刘轲、邵谒等名人。梅关古道开通后,不仅有往来的商客使节,还有遭遇贬谪的唐宋文人,左迁岭南也许是诗家的不幸,却是岭南的福音,中原饱学之士南迁,以诗文重塑岭南形象。羊城晚报社副刊部主任陈桥生著有《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9],探究中古时期的岭南文史。林岗教授的书评长文切中肯綮:“该书从贬谪文学入手研究岭南,也考量本地文化如何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中生长壮大,描绘出岭南地域文明成长的生动图景,研究角度令人耳目一新,既有史识也有文心”。[10]全书脉络清晰,社会史、群体史与个人史结合,对唐前岭南文明发展进程进行剔刔爬梳,探讨中原文明如何经由文人引入而泽被岭南,促进当地经济、文明的推衍发展,以及岭南文明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中原文明,展现了岭南与内地交融愈益密切通畅、成果愈益丰富的过程。
经过漫长的文化淬炼,直至近代晚清到20、21世纪的几次华丽变身,岭南开始崭露头角,珠三角名号也响亮起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革命和发展先导,开风气之先。近代广州万木草堂的康有为、梁启超师徒均为维新骨干,从郑观应《盛世危言》、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岭南文化是中国近代政治革命的重要代表和领导力量。清末民国年间,珠三角海洋经济化,以出口贸易为主体,岭南出海口是世界贸易的重要地带,通往世界等地,四通八达。岭南从农牧业发展到工商业,再到金融信息产业,经历了多次华丽变身。岭南人善于包容万有,因地制宜。
20世纪的珠三角多被称为“省港澳”。19世纪60年代,英资企业在香港开设“省港澳轮船公司”,运货载客,旅游套餐的轮船所经路线将广州、香港、澳门三地并联推介。“省”有时指广东省,有时指省会广州,“港”指“港口”,“澳”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如澳门、大澳等,“门”指可通船的通道,如虎门、屯门。珠三角曾有俗语曰“广州城、香港地、澳门街”。1949年以前,香港与广东文化一体,可谓省港一家。新中国成立更为岭南地方文化复兴提供了条件,但三地发展有时差。20世纪50、6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80年代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澳门经济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港澳都是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具有单独关税区地位,与国际经济联系密切。2016年,澳门博彩及博彩中介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2%,如今澳门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高速发展,进入新文化时期,岭南风的粤语文化、粤式生活方式引领风潮,深圳作为移民新城闪亮崛起。美国学者傅高义《广东起飞的特点》从旁观者的角度,详尽记录了1978年底开始的广东改革风云及深层原因。当代广东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新气象。
新世纪后,“大湾区”概念逐渐成型。2015年9月,“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家批复,意在建成开放创新先行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协同创新示范区、创新创业生态区。2017年7月1日,习总书记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确立方针政策。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一体化需要文化想象建构,路径很多。
一是弘扬大湾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岭南人有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创新求变、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岭南学前辈刘斯奋先生将之总括为“不定一尊,不拘一格,不守一隅”的三不主义[11],实为至理。大湾区一体化不仅可以挖掘传统民俗、风情风物的相似性,也可以挖掘语言习俗、礼仪民俗的相似性,传统文化具象化代表更应受到尊重和重视,如保护粤语等方言使之不成为化石。岭南被称为“千年商都”,粤商与晋商、徽商是明清中国“三大帮商”,商业文化也是岭南人骨子里的精神之一,其所带来的开放性、包容性也是大湾区成为共同体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比研究古今商业文化特性,拓展新时代商业文艺创作如梁凤仪的财经小说,如电商文学、商业网络文学等,都值得深化。大湾区从山水一体转为交通一体,如策划2020年城际铁路与地铁一体化互联互通运营,一票通达换乘快捷,还有全面放开澳门机动车进出内地以及通关和购房。大湾区一体化,一方面要寻找民心相通、民向共鸣之道,各地文化慢慢渐变,互相吸收融合,以至总有一天,三地的个别性渐渐消失;另一方面也要讲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共性与个性并存,促进多元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其中的“度”最难把握。
二是弘扬现代印刷文化,出版相关书籍书籍和创办报刊。岭南论著述丰硕。广东出版界前辈岑桑主持出版的“岭南文库”有140余种,“岭南书系”230余种,可见岭南学已开掘成一口深井。《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南粤先贤》为《岭南文库》延伸,一书一名人,如张九龄、韩愈、苏轼、文天祥、吴趼人、林则徐、丘逢甲、康有为、郑观应等。《广州大典》搜集整理广州文献典籍,传播广州历史文化,由市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策划编纂。该书系分经、史、子、集、丛五部,收录4064种文献,编成520册,底本来自国内55家、国外14家藏书单位及6位私人藏书家,珍本善本等文献众多。自2005至2015年十年坚守得成,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赞曰:“由地方政府出巨资,地方文化部门主持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在全国尚属首创”。此外还有《广州掌故》《羊城风华录:历代中外名人笔下的广州》、李锦全《岭南思想史》、闫恩虎《广东客商》、朱崇科《鲁迅的广州转换》、李小松等编《历代入粤名人》等著述。但是,书写当代名人名业的当代岭南文丛书系还可拓展。
三是弘扬后现代的网络新媒介文化,打造新的文学艺术样态。大湾区“创意”文化是重要特色,尤其是香港的创意写作、跨媒介创意文艺早就很出色,不容小觑。创新、创意是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内动力、核动力。
广东省作协张培忠书记、蒋述卓主席都很重视大湾区文化建设,2019年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珠江、香江、濠江三江汇流,搭建人文之桥。2018年11月4日,蒋主席组织举办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会议。2019年11月1至4日,华南师大文学院、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在段吉方院长组织下举办“走向媒介融合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蒋述卓发表了系列论文如《创造一种大湾区文学新样式》《大湾区文学要创造新的文学样式和文学观念》《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艺生态试探》《粤港澳大湾区文學的共时呈现》等文,走在前沿。
在网络数码新媒介时代,新一代文学不再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而转型为跨媒介文艺,如《跨媒介叙事》《跨媒介香港》《跨界网》论述跨媒介文艺的成因、形态、特色、风格和意义,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之际,港派跨媒介创意在边缘的夹缝中绽放华彩,走在前沿,其电影、电视、动漫、粤语流行曲、武侠科幻言情商业侦探通俗文学、高雅严肃文学、实验话剧都有大批佳作,在文学叙事与广播影视、数码网络、赛博符号、文化地理、空间叙事、展演艺术之间跨界贯通,挖掘文学艺术媒介科技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不仅是物理式连锁反应,具有范式意义。香港跨媒介创意熠熠生辉,而且辐射影响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东南亚、北美唐人街等海内外区域,形成了特别版图,“东方之珠”美誉名不虚传。在互联网时代,大湾区文化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已是必然走向。粤港澳是高端人才集聚的城市群,高科技和创新性是新媒介文化的特点之一,如广东动漫产业发展势头好,由此,还可进一步拓展大湾区跨媒介文艺创作。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度发展,新媒介文艺和传播均有新发展。如《大湾区时报》周报于2018年在澳门创办,打造多媒体平台,除报章外亦提供网页、手机程式、微博及微信公众号、凤凰新闻号、今日头条号、Facebook专页版本,全方位出击,赢取多层次受众,以专题式深入报道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时政、湾区快讯、澳门要闻、高端访谈、报道中国及国际新闻、产经、体育及文化新知等。2020年9月,广东省作协创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杂志,由贺仲明教授主编。如今印刷体文章更注重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数字平台加以传播推广。
面向未来,我们可设想策划大湾区文化共同体的各类活动。第一,举办网民化时代的“大湾区跨媒介文化艺术大赛”,鼓励跨媒介文艺、赛博文艺创作,化用科技元素,活用传播媒介,创设虚拟意象,在伊托邦时代创造出新符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结合,挖掘佳作和经典精品,构造大湾区的文创品牌。第二,举办“大湾区文化考现学大赛”,拓展文学与地理交叉学科,以摄影錄像、数码地图、大数据取证、网络传播等方式考察大湾区地志文化,漫游城市,挖掘港湾、街道、郊野、离岛内外,注重在场感和现场感写作[12],个体考现范例如也斯《也斯的香港》、董启章《地图集》《永盛街兴衰史》《V城繁胜录》、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葛亮《小山河》、唐睿《脚注》、陈智德《地文志:追忆香港地方与文学》、廖伟棠《衣锦夜行》,还有集体考现作品如张美君《沙巴翁的城市漫游》,也斯《西新界故事》等。考现文学让空间成为主角,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融通文学与影像、视觉与听觉,搭建虚构与非虚构、个体和集体考现叙事等,城乡地景与文学风景交响,发展出新范式。第三,策划建设“大湾区多功能一体文化馆所”,融人文馆、文学馆、图书馆、省情馆、方志馆、博物馆、网络馆、动漫馆、电游馆于一身,实物与屏幕展结合,线上与线下一体,受众的互动性与沉浸感更强,还可定期策划各地沙龙荟萃、高科技文艺展演等,利于弘扬大湾区精神,构筑大湾区文化一体化思想。
经济是长远的,文化是永恒的。两千余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由山脉水系构筑的山水共同体、史地共同体,变为由移民构筑的民俗习俗共同体,再到由文化构筑的政治经济文明共同体,再发展到由网络构筑的想象社区共同体,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印刷时代的民族共同体,重民权,切换到网络时代的网民共同体,重网权,网民讲究网感,有自成一体的网络话语系统。近百年来,大湾区由岛向陆发展,由海向天发展,由海洋蓝色文明向航空天空文明发展;由来料加工制造业,发展为电子产品制造业、网络数码创造业、人工智能创造业,并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园,创新行业蓬勃发展,如华为、腾讯等高科技企业。人类从为空间、资源、纸媒而战,转向为太空、芯片、智媒而战。时至今日,现代印刷技术虽重要,但传播速度较慢,而数码网络传播更高效便捷,屏读日益取代阅读。若建立线上大数据库如“大湾区文化信息数据库”等平台,可精准分析区域文化与区域个体的文化取向;智能化网络营造共时共情共鸣的新型虚拟空间;跨媒介文艺、跨界艺术实现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文艺与媒介深度融合,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大湾区文化的凝聚力,促进大湾区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可以进一步拓展开发。
[注释]
[1]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页。
[2]林岗:《秦征南越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66页。
[3]谭元亨:《岭南文化艺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68页。
[4]叶春生:《岭南民俗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第217页。
[5]黄勇:《浅谈粤港澳大湾区“千年商脉”的前世今生》,http://www.infonht.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8259,2019年9月18日。
[6]唐瑜:《前沿文化纪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7]凌云森:《敢为人先创广东文化》,《新世纪文坛》,2009年7月18日。
[8]徐南铁;《岭南纪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371页。
[9]陈桥生:《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广东高教社出版2019年版。
[10]林岗:《史识与文心——读陈桥生〈唐前岭南文明的进程〉》,《岭南文史》,2019年第4期。
[11]林岗:《史实与文心》,《南方日报》,2019年9月1日,第A07版。
[12]凌逾:《城乡地景与文学风景:文学空间考现学》,《香港文学》,2018年5月号。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项目编号:19ZDA278)、广东省人文社科特色创新项目“粤港澳跨媒介创意研究”(项目编号:2016WTSCX015)之阶段性成果。本文为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王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