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20-09-10贺仲明
贺仲明
编好这一期的稿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毕竟是创刊号,难免有“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忐忑。不过总体上,我对这期文章的质量是有信心的。
在“文学前沿”栏目上,我们刊发了丁帆《启蒙现代性双重悖论下的中国文学——四十年文学批评史论纲》一文。这篇文章在创刊号上发表具有双重的意义。它既是一篇对中国近年来文学批评的总结性思考,也为本刊的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精神标杆。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戕害了无数无辜的生命,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疫情与文学的关系,已经有不少思考,但我以为,这个话题始终值得深入探究。本期林岗、陶东风、赵勇、张光芒四位教授的文章,或者立足于个人感受,或者侧重理性反思,尽管角度不同,观点有异,均独到而深刻。
有心者不难发现本刊的封面题字撷取了先哲梁启超先生的书法作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评论刊物,呈现这一地区开放和创新的传统文化特征,是我们的重要追求目标,而题字,无疑寄寓了对自我的激励和期许。本期的“粤港澳文学瞻巡”版块中,赵稀方的文章属于历史溯源,黄鸣奋、谢有顺、凌逾的文章则针对当下文学和文化现场,几位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共同探究这一地域文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非虚构文学与网络文学是当前文学中比较受关注的文体。本期文章中,既有欧阳友权、李朝全较为宏观整体的论述,也有刘奎、李望生针对具体创作现象和作家创作的评论。但无论是宏观论述还是微观研究,这四篇文章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强烈的问题意识——试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给创作者以某些启示。
“文学现象扫描”和“作家作品评论”两个版块主要针对当前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孟繁华、汪政、陈培浩的文章都是对当前创作的跟踪批评,敏锐而准确。其中,邓一光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是近期广受关注的作品,汪政的评论从叙事空间角度入手,文本解读细致深入。另外,莫欣欣、蒋述卓的文章研究青年作家葛亮历史书写的色调问题,王洪岳文章探究莫言小说的神靈信仰,叶立文、吕兴的文章则关注更新代科幻小说,都有创新性思考。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凸显其文学批评的地域特色,“粤派批评”也位列其中。陈剑晖作为这一概念的积极倡导者之一,《“粤派批评”的缘起、发展路径与前瞻》一文充分地展示了他的立场和观点。
创刊号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万里征途第一步。我们希望能够朝着目标稳步前行,不断进行对自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