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宽设计
2020-09-10王泳心
王泳心
摘 要:为了改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质量,本文以路基拼宽和路面拼宽作为设计要点,在传统设计方案基础上改进。通过合理铺设路基拼宽位置,采取清坡、削坡、挖台阶处理,根据路面通行需求,重新规划路面铺设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路基拼宽设计方案与路面拼宽设计方案符合结构形变、耐久性、舒适度要求,可以作为公路扩建参考依据。
关键词:路基拼宽;路面拼宽;高速公路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识码:A
高速公路修建是各个城市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高速通路运输,加快旅游业、农业、化工业等多个领域经济发展[1]。因此,高速公路修建备受人们重视。近年来,互联网在各个领域覆盖,加大了运输需求[2]。为了满足运输需求,需要扩建高速公路,保证新老路基路面的协调性[3]。目前,尚未给出可靠性较高的扩建设计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究。
1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拼宽设计
1.1 控制标准
扩建工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保证新路与老路的衔接控制,按照国家高速公路修建标准,提出路肩横坡变化值不得超出0.6%的要求,且新路坡向与老路坡向必须保持一致。标记原路中心位置记为P,新路与老路拼接到一起以后,P处附加的沉降增量不可以超过50 mm,否则认为拼宽设计不可靠。另外,计算新路的路基沉降值,要求总值控制在15 cm以下,施工结束后测得沉降值不得超过5 cm[4]。由于路基拼宽设计很难避免路基差异问题,可以允许差异沉降的存在,但是不得超出5 cm。
1.2 拼宽位置的设置
考虑到老路基因长期使用强度下降,所以在建设新路基时,不可以忽略高路基强度的提升处理。本设计方案挖除老路土的硬路和路肩,设定第三车道、第四车道、硬路肩为拼宽区域,在标定的位置修建新的路基,在两个车道之间画线,标记为拼接缝。这种设计方案为新建路基的强度提供了保障,新修路段的強度分布比较均匀,同时也可以通过硬路肩的拼接,改善老路基的强度。
1.3 清坡、削坡、挖台阶处理
在拼接新路基时,需要对老路基边坡采取削坡和清坡处理,处理深度设置为30 cm。为了提高路基拼宽质量,本研究采用实地勘察法,对老路基边坡树木和填土分布情况进行了勘测。勘察期间发现,部分区段树木较多,以灌木为主,高大树木较少,路基填土比较松散。在此环境下,需要对老路填土压实度进行调整,以3 m填土高度作为分界线,当填土高度未超出限定值时,控制边坡削坡率为1:1,当填土高度超出限定值时,控制边坡削坡率为1:1.25。
从原路基边坡下方挖掘,逐渐向上挖掘,完成一级开挖后立即填筑,并采取碾压处理。其中,开挖尺寸为120 cm×150 cm,一级以上台阶开挖尺寸各下调40 cm、50 cm。其中,最上层台阶由边缘向内开挖。
1.4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方法
通常情况下,老路基与新路基拼宽期间纵向容易开裂,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本研究选取土工合成材料作为路基拼宽材料,协调路基土体,避免其发生过大的形变,使得路基荷载得以均匀分布,提高路基拼接强度。
在新路基和老路基交界处标记路床开发范围,在这个范围内铺设土工格栅。其中,一层格栅的布设位置在路床面下20 cm处,沿着横向位置均匀铺设。为了高质量完成新路基和老路基拼宽施工,在交界标记范围内路基基地铺设土工格栅,层数范围1~3层,根据填土高度不同,设计不同的格栅铺设方案。当填土高度超过5 m时,铺设3层土工格栅;当填土高度不足5 m,且高于3 m时,设置基地处为土工格栅铺设位置,在此处铺设一层的同时,在距离地面20 cm处同样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当填土高度不足3 m时,设置基地处为土工格栅铺设位置,在此处铺设一层格栅。
1.5 有限元分析
本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以传统路基拼宽方法作为对照组,以本文提出的拼宽方案作为实验组,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最大变形时的路基形变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传统路基拼宽方案产生的形变比较显著,而本研究提出的路基拼宽方案产生的形变幅度比较小,在弹性变形允许范围之内。所以,本文提出的路基拼宽方案满足可行性要求。
2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面拼宽设计
2.1 路面拼宽设计难点
高速公路扩建期间老路面和新路面的拼接处理难度较大,老路面经过多年使用,耐久性能逐渐减弱,如何在拼宽新路面时,对其采取耐久性改善处理,成为了当前重点研究问题。另外,高速公路作为我国各个城市运输重要路段,对重载有一定要求,如何在扩建期间,调整路面结构也是一项重要解决问题。
2.2 路面加铺与拼宽设计
为了改善老路面的耐久性,需要对这部分路面的病害采取治理,而后在其上方布设一层具有改性功能的沥青,并向其中掺杂一些碎石搅拌封层。关于封层处理和上下面层沥青的铺设方案见表1。
关于拼宽结构层的设计,沿着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结构层名称、铺设材料、铺设厚度:(1)上面层,选取SBS沥青作为铺设原材料,向其中添加SMA-13玛蹄脂碎石,搅拌后铺设;(2)粘层,选取乳化沥青作为铺设材料,布设粘层;(3)中面层,选取中粒式SBS沥青作为铺设原材料,向其中添加AC-20混凝土,搅拌后铺设;(4)粘层,选取乳化沥青作为铺设材料,布设粘层;(5)下面层,选取粗粒沥青作为铺设原材料,向其中添加AC-20混凝土,搅拌后铺设;(6)粘层,选取乳化沥青作为铺设材料,布设粘层;(7)柔性基层,选取密级配沥青作为铺设原材料,向其中添加ATB-25碎石,搅拌后铺设;(8)封层,选取SBS沥青作为铺设原材料,向其中添加碎石,搅拌后铺设;(9)透层,选取乳化沥青作为铺设材料,布设透层;(10)基层,在水泥中添加碎石,搅拌均匀后铺设;(11)通知碎石与水泥的比例,采用低剂量的水泥搅拌铺设。
2.3 保通路面拼宽结构设计
考虑到高速交通道路在扩建期间存在通行需求,所以保通路面拼宽结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依据车辆通行需求,对传统通行路面结构进行调整,指标如下:
(1)SMA-13,厚度4 cm;(2)AC-20,厚度6 cm;(3)AC-25,厚度9 cm;(4)AC-25,厚度9 cm;(5)水隐碎石,厚度20 cm;(6)水隐碎石,厚度20 cm;(7)水隐碎石,厚度20 cm;(8)6%掺量石灰土,厚度30 cm;(9)4%掺量石灰土,厚度50 cm;(10)压实素土,厚度40 cm。
2.4 路面耐久性与保通路面舒适度测试分析
以传统路面拼宽方案作为对照组,以本研究设计的路面拼宽方案作为实验组,选取4处路面作为测试点,分别对路面的耐久性和舒适度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测试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案相比,本方案路面耐久性能较强,铺设的保通路面通行舒适度较高。
3 总结
本文围绕高速公路扩建问题展开研究,选取路基拼宽和路面拼宽两项指标的优化设计作为研究内容。以老路和新路协调性作为前提条件,分别提出拼宽方案。模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拼宽设计方案,路基产生形变幅度较小,路面拼宽耐久性较强,保通路面通行舒适度较高。
参考文献:
[1]刘甲荣,杨伟刚,王凯,等.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路面拼宽技术创新与实践[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06):3-6.
[2]刘升亮,刘强,杨春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拼宽路基施工监理要点[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05):66-69.
[3]李连进.PHC管桩在芜合高速公路芜湖北收费道口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07):135-136.
[4]孙宁,高鹏,康健.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既有空心板桥的拼宽计算分析[J].中外公路,2019,249(0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