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东西方艺术比较下的中国文化传承
2020-09-10马东方
马东方
摘 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日趋提升,而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生活不仅能够带给群众精神的滋养,而且还可以更好的传承文化。本文主要阐述,在东西方艺术领域比较下,我们如何更深刻地了解艺术,如何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精神文化;艺术领域;文化传承
跟随艺术,让我们跨越千年的历史去感受《高山流水》的余音袅袅,跨越海洋的宽度去走进《沃尔塔瓦河》的深沉激越,感受莫扎特的清新之美与勃拉姆斯的友谊之情。艺术仿佛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人类通往神圣殿堂的大门,中西方艺术的交流碰撞,让我们更加敬畏、珍惜,并且懂得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东西方艺术的比较
音乐是情感的流露。从东西方音乐比较来看,东方音乐追求“气韵”“传神”“意境”,且强调以意境取胜,西方音乐叙事感强,传递情感因素多,西方思维重视“信仰与宗教”“逻辑与层次”,东方思维重视“历史”与“觉悟”。王萌老师在讲座《当传统东方音乐遇上中世纪——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平等對话》中谈到“音乐本身是数学”,音乐不止吹拉弹唱,更是逻辑性与结构性相结合的综合体。对于音乐,简单的理解方式为音的排律与层次划分,更深刻的是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时代内涵与价值。而当我们欣赏一件作品时,应当主动去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也可凭借自己的感情去纯粹性地进行欣赏、聆听、观察与比较。音乐在不同的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时期,由不同的人来体现,其展现出的精神面貌也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音乐所呈现出的样子还是有区别的,这便是音乐的奇妙,琢磨不透而又似乎遵循某种规律性[1]。
建筑是静态的美丽。从东西方建筑比较来看,东方建筑重视横向发展,重视结构造型、占地面积。例如故宫建筑群、苏州园林,皆是表达对“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思想追求。于故宫建筑群,中国寺庙建筑(宫殿、坛庙、寺院等),其雕梁画栋,均匀对称,大气平和,更是有着对王权统治及神权统治的形式追求与外在表现。西方建筑更重视纵向发展,以西欧中世纪为例,建筑风格多为哥特建筑,“哥特式”一词在16世纪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其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且带尖,并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人们的现时审美与对宗教上帝的神秘近距离接触,体现了神秘与崇高的强烈情感。
绘画是心灵的表白。从东西方绘画比较来看,东方绘画侧重意境追求与表达,即是“写意”,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绘画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与壁画纹饰。对于造型,中国绘画较多使用“散点透视”,例如《清明上河图》。西方绘画侧重“写实”,并且较多使用“焦点透视”,例如素描、色彩,无论是通过铅笔的色调变化,还是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纯度的变化来展现自然界的奇妙,在小变化中能够感受到时间、空间的变化,在大变化中,也同样能够捕捉到微妙细节的变化。艺术是矛盾,即是在变化中求统一,于平衡中求变化。在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绘画作品中,更加注重时间与色彩的变化关系,如《干草堆》组画,作者对一处情景分别在不同季节的早、中、晚进行描写,像《日出印象》《睡莲》《草地上的午餐》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2]。
舞蹈是动态的精灵。于东西方舞蹈,东方舞蹈起源于古代的狩猎劳动和图腾崇拜等生活形式,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舞蹈彩陶盆”的出土。在古代,歌、舞、乐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历史考古学家称之为“原始乐舞”。我对西方舞蹈的认知,可说是在2016年冯双白老师在稷下大讲坛之《当前中国的舞蹈发展现状》专题讲座中深入了解的,他当时以西方芭蕾舞《安娜·卡列尼娜》作为西方舞蹈的代表作分析讲解道,“欣赏艺术,不仅仅需要我们单纯的层次审美,更需要知识积累作基础”。例如欣赏著名舞蹈《南京亮》,如果没有一定的想象力且不了解当时那段历史是很难将其读懂的。再例如2005年央视春晚邰丽华《千手观音》,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与艺术审美,是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与韵味,因为在其中,中国舞蹈本身的雍容大度、典雅含蓄的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文化传承的方式探索
传承是一份责任。中国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件化,一是把握正确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等核心思想理念,都是能够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内容。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文化由人民创造,文艺创作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任何文艺、文学脱离了人民,将失去其本质的意义与价值。结合社会现实,注重在生活中取材,在人民中求“灵感”,真正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三是树立底线思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贸易日趋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变得更为频繁,西方思潮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崇洋媚外,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对此,要牢固树立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在对待艺术文学的面前,要懂得如何而区分好与坏。四是鼓励全民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唯有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民生活,才能真正使其活起来、流起来。要始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立足实践,开创未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中华儿女当起而行之。
结语
艺术没有国度,其最终的追求皆是对美的探索。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人类社会都将离不开艺术,离不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的今天,我们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杨红伟.浅析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J].下一代,2019(2):1.
[2]李少旺.对美术创作和美术欣赏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5(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