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2020-09-10刘婷
刘婷
【摘要】目的:探究对初中生采取心理干预对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为某中学初中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筛从初一班级中选出同质的2个小组,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名,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心理干预和常规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初中生焦虑检查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焦虑检查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途径为学校,占比47.25%,其他依次为电视媒体、与人聊天及家庭,分别占比26.05%、14.27及12.43%。结论:对初中生采取心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保证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保健水平。
【关键词】 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干预;初中生;知晓率
中学阶段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心理、生理方面的不断发育、发展,开始逐渐拓展社会阅历和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在学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生活、学习等方面,会面对各种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困扰。有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学校、家长、社会需对其加强关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需面临着繁重的学业,急剧变化生理和心理,需教师和家长给予辅助,确保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此次本研究围绕对初中生采取心理干预对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为某中学初中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筛从初一班级中选出同质的2个小组,经电脑随机分为两组。于2019年7月利用班会课时间,单位为班级,使用统一指导语,教导教师需经过心理培训,之后发放问卷,所有学生均需独立作答,当场将发放的问卷收回。
1.2 方法
辅导 为了确保干预质量,与此同时,也不会对正常的教育教学造成影响,并减少污染,在得到学校领导和自愿参与实验学生的同意下,利用2课堂时间给予学生团体辅导,1周1次,1次1课时,共计5课时,连续进行5周,课时内容为关于心理卫生的知识。
测量工具 采用卫生部卫生规划制定的中学生心理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寻求8个问题了解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答对1题得1分,不答或答错不得分。知晓率= 各领域总得分/各领域总题数×100.00%。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评分表评估两组初中生焦虑检查率,临床效果与焦虑检查率呈反比。②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卫生知识知晓评分表评估两组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临床效果与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SPSS23.0软件处理,用x2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x±s)表示,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初中生焦虑检查率
干预前,两组初中生焦虑检查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焦虑检查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干预前后两组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
干预前,两组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干预后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获得心理卫生知识的来源
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和途径为学校,占比47.25%,其他依次为电视媒体、与人聊天及家庭,分别占比26.05%、14.27及12.43%。
3 讨论
在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中提出,现阶段在校初中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已经达到60.8%,已经勉强达到了规划中的实际要求。相关研究表面,我国中学生存在着很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很多影响因素,缺乏心理卫生知识是主要因素之一,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学生不知如何获取帮助,导致进一步恶化问题,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1]。本研究通过实施团体辅导干预,为学生普及相关心理卫生的知識,明显提升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心理辅导教师清楚问题之中,有哪些属于心理问题,该在何时何处进行求助[2]。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明确表示,初中学校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关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持续发展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很多途径均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最为高效的途径为团体辅导,能够为学生普及心理卫生健康知识[3]。本次试验主要对初中生采取心理干预对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初中生焦虑检查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检查率为4.44%,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初中生采取心理干预,是通过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初中生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保证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保健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新文, 吕新平. 专业知识培训联合心理干预对突发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人员应对能力、急救能力及心理韧性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14(7):125-126.
[2]孙婵娟, 李艳霞. 认知治疗和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SCL-90评分、结核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 14(7):211-212.
[3]费菁, 吴艳艳. 整合性心理干预配合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及家长认知水平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 27(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