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助力精准扶贫实践模式研究

2020-09-10张志明 徐田 刘佳琪 陶思霖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效益

张志明 徐田 刘佳琪 陶思霖

摘要:2020年是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的攻坚之年,在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的同时,脱贫再返贫现象也时有发生,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扶贫方式尤为重要。扶贫不仅需要输血,更需要源源不断的造血。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也是造血扶贫的重要方式。安徽省固镇县结合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开创了以蚯蚓养殖为纽带的“牛猪粪——蚯蚓养殖——绿色大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在助力精准扶贫事业的同时,又兼顾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造血扶贫;蚯蚓养殖;循环经济;效益

一、蚯蚓养殖发展概况

(一)国际现状

在国外,蚯蚓养殖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并且已经颇具规模。美国人工养殖蚯蚓的历史由来已久,美国蚯蚓养殖规模庞大,体系完整。据统计,现在美国大约有16.42万个大中型蚯蚓养殖场,年产蚯蚓粪就可达400万吨,经济效益高达7.21亿美元。20世纪末期,国际蚯蚓养殖者协会推动了蚯蚓品种的改良,使得蚯蚓在生物肥料,生物制药,绿色环保,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有了更加广泛地应用。

(二)国内现状

在国内,我国北方农村在新中国初期就进行了蚯蚓养殖的尝试。在改革开放后,欧美蚯蚓养殖技术逐渐传入我国,与我国原有的养殖技术不断融合,现已形成十分成熟的养殖体系。我国不仅关注于蚯蚓优良品种的培育,更加着力于对传统蚯蚓养殖方法的创新,突破了传统蚯蚓养殖的局限,人们大胆采用腐熟饲料作基料,用新鲜牛粪、猪粪直接投喂的创造性方法[1],大大提高了养殖产量。在众多的蚯蚓养殖企业中,创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北京环宇科贸公司,见证了我国蚯蚓养殖行业的起起落落,现在是我国专业蚯蚓养殖领域的龙头企业。

二、固镇县养殖和种植背景

固镇县是淮河中游北岸的农业大县,人口66万,农业是县财政主要来源之一。全县大约71%的人口是农民,由于农村的经济来源单一,加之农作物的附加值较低,农民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据统计,全县大约85%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农村也是固镇县精准扶贫的重点帮扶地区。为帮助当地村民快速摆脱贫困,开发一条可持续的扶贫道路,县政府结合当地的优势和农业传统,大胆引进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并且鼓励农民加大牛,羊,鸡的养殖力度,经过大规模的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局限:

(一)人才流失,土地浪费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全国其他地区情况类似,固镇县农民纷纷放弃土地,选择外出务工,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和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幼、病、残,农村“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据统计,固镇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输出率高达70%,将近10%的农村耕地被荒废,超过30%的农村耕地得不到有效地利用。为了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现状,县政府结合当地原有大棚种植的技术基础,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大棚种植脱贫”,但也因缺少劳动力,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政策无法得到更好地落实。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的贫困问题尤为重要,结合固镇县生活生产实际情况,开创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合理地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资源的价值,才是帮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法宝。

(二)牲畜养殖的后遗症

在打响“养殖脱贫”的口号之后,全县牲畜养殖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牛羊鸡养殖数不断增加,2019年全县共有养殖大户292户,肉牛存栏数已达到28万头,肉羊数量达到100万头,肉鸡数量超过1亿头,按每头肉牛每天产牛粪1.5kg 计算,全县每年产牛粪约542万吨牛粪,按每头肉羊每天产牛粪0.6kg计算,全县每年产羊粪约1764万吨牛粪。大量的粪便堆积如山,给养殖户和当地政府以及村民都带了无穷无尽的困扰,如何有效处理养殖业造成的后遗症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一大难题。

固镇县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产生过量牲畜粪便带来的危害[2]:

其一,清理牲畜产生的粪便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劳动负担和经济负担;

其二,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牲畜粪便经过发酵后不仅会发出恶臭难闻的气味,还会产生很多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以及土壤污染[3];

其三,牲畜粪便不能到有效处理,大量地堆积在养殖场附近的村庄,占用大量的农村土地,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其四,牲畜粪便利用率低,只有15%的牲畜粪便会被当作农业肥料,而且往往是采用直接堆肥入田的方式,牲畜粪便的利用率较低。

(三)蔬菜大棚的经济效益低

固镇县为更好实现脱贫攻坚,在充分利用本县原有蔬菜种植技术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蔬菜大棚,因地制宜,提高了土地的价值。至2019年底,固镇县蔬菜大棚种植面积达 hm2,种类包括黄瓜,土豆,辣椒,茄子等21种,蔬菜年产量达,年利润达元。蔬菜大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离贫困,但问题也日益突出。首先,固镇县农村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和青壮劳动力,留在农村的大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差,而蔬菜大棚技术要求高,因此在全县范围内大范围推广难度很大。其次,蔬菜腐烂、变质后形成了很多垃圾,对当地的空气,土地,地下水等危害极大,清理垃圾还要增加额外的费用。最后,近年来,蔬菜大棚的种植成本有显著增加,搭建大棚所需要的钢架,塑料棚膜等,蔬菜所需要的化肥,农药,灌溉,地膜,种苗等价格均有所上涨。

三、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发展与探索

固镇县虽然有比较悠久的牲畜养殖历史,但多是一家一戶养殖,分散养殖,并没有构成成熟的养殖体系,集中饲养牲畜的经验不太成熟,虽然多方部门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渠道,引进了多种措施,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牲畜养殖留下的“后遗症”。农村堆积如山的牲畜粪便,管理相对松散,乱堆乱放,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堆积的粪便发酵产生的气味笼罩整个村庄,产生的各种病菌不断地侵蚀地下水和土壤,不仅影响牲畜的健康,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也是一大危害。结合当地基本情况,积极探索牲畜粪便合理利用新方式,以及牲畜养殖与大棚蔬菜种植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方略[4]。

固镇县基于当地情况,大胆探索扶贫新模式,引进了蚯蚓养殖技术,开创了以蚯蚓养殖为纽带的“牛羊粪——蚯蚓养殖——绿色大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5]。根据固镇县生产扶贫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蚯蚓养殖业,以蚯蚓养殖为纽带双向带动牲畜养殖,蔬菜大棚种植两大产业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形成新型扶贫模式。当地村民用牛羊粪培育蚯蚓,养殖的蚯蚓品种优良,产量巨大,还将牛猪粪便变成了蚯蚓和蚯蚓粪便,形成“牛猪粪、秸秆—蚯蚓、蚯蚓粪—养殖、种植”生態循环模式[6]。整个循环链条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注重对资源的开发用,追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利用现有的技术和方法,设计人工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良性循环更好的发展[7]。

当地村民结合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利用牲畜粪便经过处理以后培育良种蚯蚓,将牲畜粪便转化成蚯蚓和蚯蚓粪,不仅可以作为优良的肥料,还可以加工成具有更高价值的产品,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肥料,生物制药,绿色环保,畜牧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蚯蚓粪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经过处理以后能大大提高蔬果、苗圃等的产量,改善作物质量。蚯蚓粪能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蔬菜生长过程不需要喷洒任何农药,纯天然,无公害,这种方式种植出来的蔬菜较普通蔬菜的价格提高了数倍,大大提高了蔬菜的利润空间。随着蚯蚓粪价值的不断挖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蚯蚓粪在苗圃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防治剂等新型行业中,有着很好地应用前景。此外,蚯蚓俗称地龙,是一味效果极佳的中药,现在也被广泛用来制作生物制剂,用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能有效地解决村民再返贫现象。结合自身的生产、生活现状,以牛猪粪养殖蚯蚓为纽带带动牲畜养殖、大棚蔬菜种植两大产业的循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不仅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助力当地精准扶贫,还解决了当地牲畜养殖带来的“后遗症”变废为宝,形成猪牛粪、秸秆转化成为蚯蚓、蚯蚓粪,带动牲畜养殖、大大棚种植业以及新产品开发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为下一步推广新型扶贫模式积累了经验[8]。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养殖效益以一个中型的蚯蚓养殖场测算,一般一个中型蚯蚓养殖场面积为0.67hm2(10亩),采用牛粪、猪粪、鸡粪等下脚都可以,自繁蚓种600公斤,每公斤按成本60元计,共24000元,占地0.67hm2(10亩),每亩800元,计8000元,水电工具计25000元,固定成本共计57000元,需投入总成本(固定资金加周转资金)31.9万元。

2.经济效益项目主要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销售蚯蚓活体和蚯蚓粪便的直接销售收入,二是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的间接售收入。

直接销售收入测算。蚯蚓收入测算。一个养殖面积为0.67hm2(10亩)的中型养殖场,经过认真的管理。一般年亩产鲜蚯蚓3—4 t。按亩产3.5 t 算,现在活体蚯蚓市场价均在每吨3万元左右,蚯蚓场年可生产蚯蚓35t,销售收入可达105万元。蚯蚓粪收入测算。每亩地可产蚯蚓粪30t,现在蚯蚓粪用作苗圃基质和有机肥料市场价位每吨都在500元左右。蚯蚓场年可生产蚯蚓粪肥300 t,销售收入可达15万元,合计每年一个蚯蚓养殖场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去除上面一系列必须支出,蚯蚓场净利润至少89.1万。

间接销售收入测算。以养殖蚯蚓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解决了牲畜养殖中牲畜粪便过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牛粪作为脚料分析,0.07hm2(1亩)可节省6700元,粪便简单处理后堆肥入田,每吨只能卖大约40元,而将牛粪转化为蚯蚓和蚯蚓粪后,每吨就可卖600元,实现了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了牲畜粪便的经济价值。

(二)社会效益

蚯蚓养殖显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符合固镇县的实际生产、生活情况,有利于促进固镇县村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增加就业机会。本项目固镇县长久推行精准扶贫事业的实践结果,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了一条可持续的,能有效避免脱贫再返贫的扶贫模式。

(三)生态效益

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消耗了大量的牲畜粪便,解决了牲畜养殖留下的“后遗症”,粪便年消耗量可达800 m3,大大减轻了当地的环境压力,保证了环境和经济的萧条发展。

五、总结与建议

(1)完善蚯蚓养殖产业链条,开拓蚯蚓市场,加大技术培训,做大做强大棚蔬菜产业。一是大棚蔬菜产业,适合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技术要求低投资周期相对较短,仅仅60天时间就可以收获一茬蔬菜。二是能够充分利用大量牛猪等牲畜粪便作为蚯蚓养殖的脚料和大棚蔬菜的有机肥料。根据实验所得,0.072hm2(1亩)大棚蔬菜所需的牛粪大约是10t,假如将固镇县的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扩展到7000hm2(10万亩),每年可消耗牛粪100t牛粪,可以缓解45万头牛产生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三是增加群众收入。据试验证明,一个养殖面积为0.67hm2(10亩)的中型养殖场,经过认真的管理,每年净利润可达89.1万。如果蚯蚓养殖场数量增加到20个,固镇县仅仅蚯蚓养殖的收益就可达1782万元。同时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也不会影响农村粮食的生产。

(2)蚯蚓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被广泛应用的有机肥料,医药保健,食品加工,环境治理,牲畜养殖,苗圃基质等方面。但我国关于蚯蚓的产业链尚不够完善,缺少蚯蚓深加工的大型企业,市场接纳能力较低,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目前蚯蚓养殖尚不宜大规模推广,待市场完善后再实行规模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李春铜.环保·生技·蚯蚓应用于有机农业[M].上海台海出版社,2003,9.

[2] 彭靖.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94-798.

[3] 卢黎霞,杨樱.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J].农村经济,2011(10):89-91.

[4] 李培哲.县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农学,2012(8)132-137.

[5] 孙长征,马学良,黄华.利用牛粪生产商品有机肥工艺技术与设备[J].中国奶牛,2008(10):57-60.

[6]金亚男,康凤,乌云格日勒等.论蚯蚓养殖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地位与特点[J].研究综述,2017(9)14-15.

[7]熊英,蒋林,石海桥.利用牛粪种植蘑菇与养殖蚯蚓的调查报告[C].特种养殖,2013(6)48-49.

[8]姜虹.内蒙古地区养殖蚯蚓循环生态农业经济模式概述[J].现代农业,2018(7)65-66.

[9]李娟.关于对循环农业现状的调研及发展对策.安徽省科协年会.六安分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推动农业三品发展研讨会学术论文集”2009.

作者简介:

张志明(1998-),男,安徽亳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税收学2018级在读本科生。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效益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构建循环经济下会计核算体系的路径探究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