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思想比较探析

2020-09-10崔雪娇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

崔雪娇

摘 要:《伦理学大辭典》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传统儒家学派关于道德德性这一问题有着内容近似的阐述。本文论述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的道德德性观点,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伦理的观点,对道德德性作为“适度的品质”与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线展开比较研究。以比较研究的视角,探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论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互通,在学说思想上形成互补,对道德与道德德性问题作出补充性解读。

关键词:道德;道德德性;适度原则;中庸之道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1-0016-02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哲学思想在伦理层面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有德之人所拥有的品质,这种品质就其本身而言不是人生而固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教导而逐步形成的,以及通过习惯而培养出的道德德性,体现为温和或节制。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而来的一种稳定的个人品质,因此他极为重视习惯对道德德性的重要影响作用;对于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而言,更多地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伦理学的层面上,还体现于哲学的层面。儒家关于道德内容的阐发,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传统,对后世乃至当今时代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道德与德性

在希腊语中,道德是指通过习惯而获得的品性、品质。亚里士多德说:“灵魂的状态有三种:感情、能力与品质,德性必居其中之一。”感情囊括怒气、恐惧、妒忌、愉悦、爱、恨、嫉妒、怜悯等,总体上是指令我们自身感到快乐或痛苦的那些情感。能力,是指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感受到愤怒、痛苦或怜悯的东西。品质,则是指我们同这些感情的好与坏的关系。德性作为一种使人成为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存在于我们日常行为处事的适度原则之中。这表明拥有德性促使我们按照理性的要求去做合乎我们自身意愿的行为。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德”的本义是升高,后来引申出德行、品德的含义,而“道”的意义层次则要高于德,德是道的实践和体现,其修德、养德目的在于达到道的最高原则。“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儒家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近于谈论伦理道德观念的学派。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关于“德性是品质”这个观点的来源即是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仁”的概念是从人对人的良好的情感中引申出来的,他认为 “为仁由己”,是否做符合仁的事完全取决于人自己。“仁”既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后来“仁”之“泛爱众”观点确立了仁爱作为群体本位的传统,使仁在道德层面上获得了普遍的意义。

二、合德性的行为与儒家礼义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德性是在道德实践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获得的,我们只有先做合乎德性的事,才能称得上是有道德德性的人。这正如儒家所讲的“绘事后素”的观点,要获得道德德性就必须先有良好的质地,而后才能进行道德修养上的加工。因此,这个原则也适用于理智德性,因为理智德性是通过教导而产生的,良好的质地更能成就教导成果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认为实现活动的性质造就一个人的品质,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于个人品格的塑造而言至关重要。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合德性的行为不仅具有某种性质,而且是出于某种状态的。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合乎德性的行为看作是“本身处于不断重复公正和节制的行为的结果”。亚里士多德对此的解释是:“德性不仅产生、养成与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现于同样的活动。”他以是否拥有快乐来说明“节制”的含义,认为节制快乐能培养一种节制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实现快乐。这是一种反身印证、循环上升的认知过程,它恰如柏拉图在“洞喻”中的表述,试图表明人的灵魂是通过“转向”来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即通过再三反思,使知识得到上升发展。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在一个人如何拥有道德德性这一问题上,提出了相似的进路,他们所说的“节制”或“克己”,都是以内化的道德准则来不断提升为个人的修养及道德水平。这种以行为修习德性的方法,是达到道德德性的切近路线。

三、“适度的品质”与“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说“不及与过度都同样会毁灭德性。”他将德性确定为一种可以产生出最好活动的品质,而“恶”是与此相反的品质。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有较多、较少与相等的情况,这三者又分别对应过度、不及和适度的范畴。但亚里士多德否认适度的普遍性,他认为“适度”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适度也是与恶相对立的。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适度的品质”在中国儒家的“中庸”思想中有着相近的内容。在儒家传统中,认为人之最高的德性即是“中庸”,程颐对此的理解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说不偏向极端,保持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追求的至理。适度是调和方法论的视域观点,其重点是强调求取适度原则的方法上采取平和的性质。

孔子认为“君子必须要时刻遵守“中”。而“中”放在行动的概念上就是“中行”,它是一种符合“中庸”精神的适度行为。他与偏向于进取的“狂”者(过度)或偏向于有所不为的“狷”者(不及)不同,“中行”者是在道义原则下“无可无不可”的更为灵活的态度。孔子将“礼”看作是“道义原则”,在他看来,以“礼”为指导的德性,才是真正适度的德性。而中行者“礼”为指导时,能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其一言一行都是“中”的写照,这样的行为就达到了“中庸”的要求。

孔子同样也认为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导和原则,就是要在思想和行为上坚守“中”,这也正是践行 “中道”的必然要求。在道德修养的层面来看,“适度”将不同的观点倾向进行调和,不偏袒于某一种而力求在两者间找到一种平衡,这种调和的做法也可称为“致中和”。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包含着“中和”的观念,它既是一种境界,也是圣人所发的气象。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对道德德性的分别探讨,代表着两个文明间不同的思考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事功”与西方文化的探寻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将二者对比,又是另一种形式的思想上的互补。

四、结语

本文从德性的概念涵义出发,进而提出以习惯成就道德德性的德性实践过程,并使其不断地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的观点。最后,本文以“适度”为线索,将亚里士多德“适度的品质”与儒家“时中”和“中庸之道”进行比较,讨论了适度的应用范围,提出将“适度”作为行为准则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王海明.道德哲学原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张汝伦.中西哲学十五章[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5]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李元.碰撞与创新:中西哲学特色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7]苏燕.孔子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的影响意义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道德
画与理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之花常开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恕道
道德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