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冰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20-09-10杨倩倩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徐冰当代艺术传统文化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的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如何凸显自己的文化特色,处理本身内部与外部,即自身与外来,当下与传统的关系。不仅是艺术家思考的问题,作为接受者如何欣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至关重要。而徐冰就是这样一个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以一种西方的形式相结合,所呈现出来的国际文化视界。通过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去理解当代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关键词:当代艺术;徐冰;传统文化

一、徐冰的创作之“道”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万物的源头,宇宙生成论,是至大至小的统一,道是现象世界背后的本体论。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道,为人之道,做事之道。我们看徐冰的艺术创作之道,源自哪里。我们平时说“道”,通常和“道路”有所关联,也是中国人对“道”的一种理解,巫鸿先生曾出版过一本书:《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家自己创作之路上所彰显蕴含的文化,也是一种对艺术创作之道的理解。

目前国内外对徐冰的研究评论角度不同,褒贬不一。我们不妨从徐冰本人的一些文字或者采访自述里看他的创作原则,正如《道德经》更符合老子本人的思想。“在我看来,艺术重要的不是它像不像艺术,而是看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看事情的角度。《地书》放在美术馆就可以称之为艺术,如果在符号学、视觉传达、字体设计等领域来介绍,就是别的领域的事情。其实“不纯粹”才是艺术进展的真正元素,才是艺术创作最本质的东西。”这是徐冰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同时也提及他创作《地书》的创作来源。“《地书》灵感的真正的来源,源自我们的文化传统,远古仙人的智慧。我对图形符号的敏感,是由于我有象形文字的传统和读图的文化背景。”

从上述他本人的解释中,他的作品最富深层次的文化精神,是徐冰本人自身的生活经验及他所生长的环境,而不是从西方文化符号学等能概括代表的,也并不是说他90年后移居美国之后就和中国传统所割裂了,他创作的源泉或者根脉代表的还是中国文化精神。使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有所好奇甚至是敬畏,而生长在中国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刷新。并且打破了阶级局限,精英知识文化分子与大众都无法准确识读或者都可以去参与解读。这件事儿就变得有意思起来,东方的、西方的、传统的、现代的、精英的、大众的,这些都由徐冰给糅合呈现在一起,并且是多维度的,运用独特创造性思维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文字是徐冰创作的主要载体和媒介, “文字系列”从最开始的“天书”,“新英文书法”以及“地书”,无不延续着中国古老的文字这一文化元素,以当代激活传统,以此呈现出中西方与文字与人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的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1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道是不可以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用来表述他,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那么徐冰的当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创作之道,也不见得都能说清楚,重要的还是一种东方精神,靠心去感受体悟。

徐冰的作品里面有一种“模糊”的概念,他的很多作品里面都有这种特质,正如他本人所说的作品“把概念的边线搞模糊,让概念很强的人,有知识的人很难界定它,很难说它到底是什么”。关键在于内在的东西从来都没有丢过,想丢也丢不了。他直言这种“模糊性”和性格有关,“和我们的东方文化有关,总的来说,我是觉得所有能说清楚的东西都是简单化的,而且我一直觉得艺术作品本身就是说不清楚。”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说不清楚和无法言语性正式契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道”本来也不是简单就说的清的。这世界急速的变异,越找线索越多,越发的不清楚,想说又说不清楚的话就越发的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三、有无虚实

《道德经》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无即道,和第一章同义。无与有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范围。2

我们都知道中国艺术都很重视这种有无虚实的关系。让人有无穷的想象发挥空间。国画作品可以在纸张上留白,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同样,在徐冰的作品里面也冲满了有无虚实的关系。徐冰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体验的记录和写作融入到展场之中,观众可以在与徐冰的思绪同行中进入徐冰的艺术世界。

我们看他2008—2009年创作的一件作品《紫气东来》,这是建筑家贝聿铭专门邀请徐冰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际使馆区开馆创作的装置作品。“紫气”在中国具有特别的含义,在汉朝文人刘向的《列仙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于是后来人们就用《紫气东来》比喻吉祥的征兆。徐冰用有机玻璃制作了与“云”“水”“雾”“霓”等象形文字,做成的这件作品来看,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烟雾缭绕,虚实相结合。这件作品在美国大使馆显示出一种柔软和虚幻的气息的格调。

这正是我们深厚的文化基因的体现,如果徐冰没有对老子的深入体会,不可能创作出这样的一件作品,当有人问到未来的中国艺术走向如何?徐冰的回答是:“未来的中国的艺术,肯定是充满东方智慧和东方式的,或者是混杂着各种文化,但肯定不会是西式的”。3

四、结论

对徐冰的当代作品业界的褒贬不一,徐冰既有着浓厚的中国文人式的知识分子情怀,同时又抱有积极的文化普及主义心态。结合老子的思想再来看当代艺术背后的精神时,思路会豁然开朗,而不是拘泥于现象表面去辨认徐冰表现的每个文字的形式,里面包含了中国哲学深厚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维,有无虚实关系,也有整体的一个展览呈现方式。他用敏锐的艺术当代实验所呈现出来的宇宙境界。不是一个简单的点可以阐释清楚,而是内外一个互为阐释的关系。徐冰的当代艺术并不是和传统艺术所割裂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我们不必流于表面去盲目追随西方文化系统,而是向内发掘东方文化精神,从而使东西方文化相互连接进行对话。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8.

[3]巫鸿编著.徐冰:煙草计划[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美)马修.伯利塞维兹编.徐冰的《地书》之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王静主编.东方艺术家第四辑[J].新星出版社.2010.

注释: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17(58).

2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17(220).

3 王静主编.东方艺术家第四辑[J].新星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杨倩倩,女,1985年07月,民族:汉,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学位,所在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研究方向:艺术理论。

猜你喜欢

徐冰当代艺术传统文化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徐冰的符号
精明的算计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女生大闹校长室:把妈妈还给我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