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网约车平台安全问题的研究

2020-09-10朱蔺姣宣昀清郑爽王梦雨陈燕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定性责任

朱蔺姣 宣昀清 郑爽 王梦雨 陈燕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约车成为新的交通选择。受制于其产生发展时间较短,配套监管规范没有能够跟上,带来了很多民事甚至刑事问题,对网络约车的合理健康发展造成阻碍。而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责任主体的确认是后续事故责任处理的大前提,而正确定性网约车平台的责任主体地位才能更好的认定责任。网约车的未来,只有在责任主体明确的法律制度监管之下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关键词:网约车平台;定性;责任

2016年7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联合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颁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将网约车这种具有创新意义的事物纳入出租汽车管理范围,从国家法规层面首次明确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一、網约车管理简述

(一)网约车概念

网约车是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的简称,在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方面,出租车将分为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1]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北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网约车”入选十大新词。网约车是指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公司提供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提交自身位置和交通需求等信息与平台信息相匹配,预约车辆实现的点到点运输服务的出行方式。诸如现有“滴滴”、“Uber(优步)”、“神州专车”和易到用车此类网约车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提供的服务。其涵盖范围包括: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甚至代驾等各种各类服务业务线。

(二)出现及快速发展原因

1.经济发展,“互联网+”战略实行

近3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与世界的紧密度与日俱增,经济社会不断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实行,网络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网约车正是立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2.与城镇化密切相关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中国城镇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公共交通无法及时配套发展,新建城镇和城乡结合部缺乏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2]而采用巡游方式载客的出租车无法补充这一部分的缺口。

3.优质的服务,较高的性价比

网约车的主要参与者为私家车辆或整车质量情况较好的车辆,给乘客带来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在《暂行办法》中规定:拟从事网约车经营的车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7座及以下乘用车;(二)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三)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车辆的具体标准和营运要求,由相应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而作为网约车的另一优点是不存在拒载和额外加价的问题,乘客和网约车车主之间双向评价,使得网约车超越一般出租车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对交通运输车辆和道路资源充分使用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中私家车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在实际情况中,私家车的使用效率较低,而网约车的进入,使得小部分私家车进入交通系统就可以满足实际需求,这在降低道路行驶风险的同时,无疑提高了交通运输车辆的使用效率。

二、网约车平台与相关利害关系管理的关系

网约车服务中,网约车平台、网约车驾驶员、乘客与保险公司是四大主要主体。

(一)网约车平台与驾驶员

现有网约车存在两种模式:专车和私家车。网约车专车模式之下,驾驶员与平台之间以合同为基础,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专车驾驶员在提供服务时就可以看做是接受网约车平台的指令,进行的外出派遣劳务关系,这时平台应被认定为用工单位[3];网约车私家车模式之下,驾驶员与网约车平台之间仅仅存在挂靠协议或者信息技服务协议,[4]私家车通过挂靠在相应平台之下,共享使用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给平台缴纳信息资源使用费用就可以进入网约车领域。

无论是在哪种模式之下,网约车平台之于网约车驾驶员和车辆都具有监督和检查职能。

(二)网约车平台与乘客

无疑,乘客选择乘坐网约车平台旗下车辆,也就是与网约车平台之间存在交通运输合同。那么,也就认为着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由网约车平台提供保障,网约车驾驶员负责具体实施保障,而因为乘客自身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害,平台就不承担相应责任,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也正是后面将要研探的主要内容。

(三)网约车与保险公司

《暂行办法》中第十七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车辆具备合法营运资质,技术状况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具有营运车辆相关保险,保证线上提供服务的车辆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车辆一致,并将车辆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也就是说明,平台与保险公司之间并不会发生直接的经济关系,也就是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平台仅仅是对于网约车车辆是否有保险进行监督管理,并不直接与保险公司发生联系,但是显然在实践中,处理纠纷时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在我国现阶段网约车发展从中高端市场不断向中低端市场转移占有的实际情况之下,网约车服务必然会涉及更多主体,无法一一详尽,这里只对其中主要的四个主体以网约车平台为切入口进行浅略分析。

三、以网约车平台为切入口看网约车未来发展

随着网约车规模的不断扩大,接入平台的专车、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网约车运营地区和时间不断扩展,网约车平台所承担的对于驾驶员和车辆的审核监督责任越来越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重中之重。

(一)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

《暂行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保证提供服务的驾驶员具有合法从业资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工作时长、服务频次等特点,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维护和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开展有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服务规范、安全运营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保证线上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与线下实际提供服务的驾驶员一致,并将驾驶员相关信息向服务所在地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报备。显然这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是不现实和不公平的,如果想真正落实上述要求,对于网约车平台和私家车车主都是极大的负担,比如,如何保证驾驶员是线上线下一致?如果推行打卡或者监控制度,代价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可以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由其对驾驶人员进行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将审查资质的权利下放给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出具相关证明,并承担连带责任。这对于网约车行业来说,实现的是责任均衡,利益共赢。

(二)提高网约车平台责任意识

对于网约车平台的定位和职责应该明确化和细则化,使网约车平台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时明确自身职责和义务。在实际运营中,积极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对于网约车行业的检查监督,按时自查平台内部问题。同时,提高接入门槛,对于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实际情况要有更为细致的审核;合理使用信息网络技术保護乘客、驾驶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网约车平台应建立更为完善合理的双向评价系统,[5]需要乘客和驾驶人员在双向评价时真实评价,平台对于评价的数据予以及时反馈,不断提高驾乘质量。

(三)国家强化对于网约车平台的监管

作为新出现的快速发展的网约车行业,监管体系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应适应新形势确立新的监管模式。首先,遵循职权法定原则,对于网约车平台的职责和义务由国家制定法律法规予以规定,使得平台明确自身定位和责任,承担接入平台车辆的安全问题、资质问题和相关人员的犯罪记录的审查,这也是国家需要提供支持的地方,使其在提供服务时依照法律办事;其次,数量管制和税收管制,数量管制就是对每一平台旗下网约车数量和司机人数有明确规定,这样更便于管控,使行业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合理有序发展;税收管控,通过税收来调节网约车行业,发挥国家调控和市场调控的协调作用。

网约车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在现在和我们未来交通运输领域中均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通过准确定性网约车平台这一重要主体,明确其职能和责任,无疑是有助于网约车事故纠纷的处理和行业良性发展的。国家通过立法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在未来正确准确认定网约车行业主体定性,并通过管控网约车平台达到管理整个行业的效果,网约车行业发展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搜狗百科:《网约车》,http://baike.sogou.com/v145968301.htm?fromTitle,2017年2月20日访问.

[2]王静:《中国网约车的监管困境及解决》,载《行政法学研究》2016年第2期.

[3]李后龙、俞灌南、潘军锋:《分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民事案件的疑难问题》,载《人民司法(应用)》2016年第22期.

[4]吴仕清,林睿智:《网约车侵权赔偿责任主体问题研究》,载《三明学院学报》2016年10月第5期.

[5]张烨楠:《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完善及展望》,载《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年9月上.

作者简介:

朱蔺姣,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工商管理本科在读。

宣昀清,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旅游管理系本科在读。

郑爽,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8级金融学类本科在读。

王梦雨,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人力资源本科在读。

陈燕,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8级物流管理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创新训练项目《关于打车软件安全问题的研究——以北上广一线城市为例》(项目编号S201910378696:)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定性责任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责任与担当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缺的是责任与担当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盗窃彩票的行为定性和数额认定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
矩阵正定性的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