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深度融合
2020-09-10张贤亮
张贤亮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相结合,正在快速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相结合,也加快了教育模式的改革进程,如今通过信息技术展开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大亮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相结合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出努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深度融合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涌现出各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科技水平稳步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转变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教育水平上均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逐渐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如今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的融合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对提高高中物理的教育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
一、高中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
虽然在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育机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逐渐向国家颁布的具体标准靠拢。但是长时间形成的教育习惯是不法被彻底改变的,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如下:①课堂之中所讲的内容缺乏连贯性。对于物理学科而言,知识内容极为繁杂,如果教师没有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将会导致所讲内容七零八碎,学生无法在讲解内容抓住重点,不仅无法帮助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还会导致课堂变得异常沉闷,长此以往,会严重打击同学们的学习自信与积极性;②教师的教育方法过于传统。虽然我国已经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工作,但是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是无法被彻底改变的。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而言,最大的弊病便是教育工作者过于重视同学们的成绩问题,在他们的课余时间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等方式培养同学们的解题速度与能力。部分教师还会在课堂之中对学生进行抽查与提问。虽然这种教育方法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但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严重情况下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由于学生受教育环境与背景的不同,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适用于全体同学。因此,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培养每一位同学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2]。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的相互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情景的相互融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在课堂之中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尝试通过营造教学情景的方式展开工作。有效的教育情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更好地提高物理学科的日常教育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受同学们的欢迎。比如,当教师讲解有关“摩擦力”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为了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情景,如钻木取火、花样滑冰等等。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搭配教师的充分讲解,同学们便可以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摩擦力的存在。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教育情景的教学措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课堂之中为同学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可以将繁杂的知识内容直观呈现出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资源,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相互融合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而言,理论与实践各占半壁江山,所以物理实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能够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有必要将信息技术与实验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令物理实验的教育水平提升多个档次。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的同时,加深他们的对于所学知识内容的记忆程度,大幅提高同学们进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比如,当教师指导学习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演示:将小鋼球与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释放,小钢球最先落地。由于这一操作实验在课堂之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有必要将实验操作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同学们无需通过操作便可以掌握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规律,即两物体从同一位置下落,质量较大的物体最先落地。此外,由于某些物理实验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演示,如此一来,便可以确保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有效性。
(三)信息技术与物理建模的相互融合
对于物理学科中的某些复杂结构,无法通过语言进行准确描述,往往需要通过建模的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当学生学习“力的分解”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一副农夫拉车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农夫拉车时,力的方向指向哪里?”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得出“力指向斜上方”的结论。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同学们将力进行分解,并相互讨论分解的具体方法与结果。任务下达后,学生之间便可以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并最终得出相关的物理模型。待所有同学均作答完毕后,教师便可以给出正确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与补充,以此加深他们对于“力的分解”有关的概念与特征的记忆程度。为提高高中物理学科的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3]。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学科的相互融合,不仅可以体现在实验教学、物理建模等内容,还可以将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通过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提高高中物理学科的教育质量与效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宝业.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探讨[J].成才之路,2017,09:78.
[2]任敬国.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当代教研论丛,2017,10:93+97.
[3]方建平.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