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张俐莉

高考·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渗透文言文

张俐莉

摘 要:文言文教学也要推动学生可以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深刻理解语言背后所具有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现实情况,充分掌握人物形象及文化观念,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这就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常识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外部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以精要简约的方式反映出古代社会生活,是对古代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古代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言文教学也要推动学生可以在文言文学习的时候,深刻理解语言背后所具有的历史事件及社会现实情况,充分掌握人物形象及文化观念,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这就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常识【1】。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文言文是教学重点,这可以在高考真题中得以印证。如:2019年全国卷Ι考查的是有关诸子百家、礼乐的知识;2018年全国卷Ι考查的是“践祚”、“逊位”、典籍名称。我们通常所说的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天文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风俗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等文化内容。因为古代文化常识包含的知识点多,范围广,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掌握更多知识,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这就对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渗透。

一、运用思维导图、知识图谱,更直观的掌握古代文化常识

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官职名称,那么古代官职的变动到底分多少种,如果用思维导图呈现给学生,知识就非常容易掌握。如学习《屈原列传》时,学到“屈原既绌”,就可以将古代官职相关文化常识补充给学生,为了起到更好的效果,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准确的将焦点聚集在关键词上,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事半功倍。再如明清科举各级别考试名称和合格者名称,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呈现:

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不需要大段的背书。学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做笔记,可以大大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更轻松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接触到更多的古代文化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显著。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可以加强课堂体验效果,图片、音乐和文本相结合,辅助相关知识展示,能够更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如学习《鸿门宴》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宴会复原图,课堂教学的时候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羽、范增、刘邦、张良座位的位置,了解古代座位尊卑排序,了解宴会上的紧张气氛,体会项羽的得意,刘邦的隐忍。再如学习《滕王阁序》时,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的气势,体味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可以用投影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悟文本魅力。

三、联系古代文化知识,构建文言文学习体系,更系统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很关注文言现象的学习,如文言句式、古今异义、重点篇目的背诵,学生在会读会写的时候存在着不会听不会说的问题,而语言的构建与文化知识基础密切相关,教师也要使得学生在古代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构建属于自身的文言文学习体系,对学生文言学习技能显著提升【2】。文本背景、作者介绍,往往只停留在书后注释上。其实,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化常识。

如学习《赤壁赋》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预先掌握三國时战乱纷争的历史背景,各国领土位置,了解有关赤壁之战具体情况,以及诗人被贬的经历。教师可以在古代文化常识传递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文言文加深理解,帮助学生可以纯熟的运用文言文中的词句,深入体会作者情感,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

四、融合已有体验,构建文化背景,更扎实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教学由许多不同知识网络构成,学生在文言学习的初步阶段,主要是对词汇的理解认知,对生字的学习和对文章的初步解读,这些能够更好地构成语文的知识脉络,在新的课程中来复习旧的知识内容,再利用旧知识的经验帮助深入学习新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如学习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中:“皇考讳镇”,可以结合屈原的《离骚》中“朕皇考曰伯庸”来理解,体会古人对先人在称谓方面的特点。另外,《柳子厚墓志铭》这篇文章的文体,可以结合《五人墓碑记》的文体来把握,以实现更扎实的掌握古代文化知识。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知识图谱,更直观的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利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更轻松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联系古代文化知识,构建文言文学习体系,更系统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融合已有体验,构建文化背景,更扎实的学习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文言文文本理解的更准确,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汪建德.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22):56-57.

[2]秦荣明.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汉字文化,2019(04):109-110.

猜你喜欢

渗透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何为“言”,何为“文”——从“言、文并重”看文言文究竟应该教什么
文言文阅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