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控举措分析

2020-09-10何永松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流行特点

何永松

摘要:猪口蹄疫是生猪养殖过程中对于生猪饲养有严重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很强,死亡率较高,所以需要科学防控。本文主要论述了FMD的流行特点以及病症表现,并结合当前的防疫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控举措。

关键词:猪口蹄疫;流行特点;病症表现;防控举措

一、引言

基层地区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比较依赖,这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动物疫病的发生不可避免。特别是这几年频繁发生新疫病,并表现出多地区流行的趋势。对于这些动物疫病的处理,需要基层畜牧兽医单位和工作人员开展有效的动物防疫工作,这是基层地区保证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本次就探究猪口蹄疫的防治相关问题。

二、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

猪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生猪传染病。FMD的流行与环境、病猪的抵抗力、病毒株的毒力大小等有关。FMD的传染源主要是处于潜伏期和发病期的猪,整个猪酮体都带毒,所以排放的话会带来环境的严重污染。FMD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都可能感染,包括病猪、泔水、被污染的饲养工具和交通工具等。FMD的发病很急,传播很快,除了接触传播,还能通过空气传播,发病率十分高,可高达100%,如果出现在仔猪身上,多数尚未出现可见症状就直接死亡,严重的话死亡率高达100%。如果某个猪只出现FMD,并且没有早期扑灭,会导致FMD的快速传播,扩散到整个猪群,带来巨大的损失。FMD的病毒可以通过呼吸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途径感染猪,其中前两种途径最常见。

三、猪口蹄疫的病症表现

病猪主要表现出在口、蹄部位出现水泡和烂斑,个别可能在口腔黏膜和鼻盘处也出现这种病变。病猪表现出体温升高个别出現高热(40℃以上),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病猪主要在蹄冠、蹄叉、蹄踵部位出现发红、水疱和溃烂情况,并且蹄壳可能脱落一般蹄部的水泡在2-3天后可自行破裂,不出现继发感染的化会痊愈,但依然带毒,可能持续半年左右。有时出现继发感染,病猪表现出跛行,喜卧的趋势,并且在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等部位也可能见到水疱和烂斑。成年猪的抵抗力较强,患病后一般不会死亡,但妊娠母猪会出现流产,如果仔猪发病则可能因为肠炎和心肌炎而死亡。

病猪因为口腔部位的水泡和溃疡而影响采食,所以会导致体型消瘦。身体大部分黏膜部位出现水疱、溃烂等,尤其是口腔、鼻镜、蹄部,解剖发现消化道内胃肠道黏膜存在溃烂和出血点;部分病猪出现心脏损伤,尤其是仔猪,常伴发心肌炎,受损心脏出现纤维性变性,表现出“虎斑心”的情况,心包出现出血点,呈现针尖状。“虎斑心”是诊断FMD的主要依据之一。

四、猪口蹄疫的防控举措

(一)治疗措施

对于FMD的治疗,需要抗病毒和局部消炎。选择0.1%的高锰酸钾溶液、食醋或者干净的水清洗口腔创面,使用冰硼散或1%-2%的明矾进行处理。因为蹄部床上很容易出现继发感染,所以要谨慎处理,可以涂抹红药水,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抗菌消炎。另外对于FMD的诊断要注意与一些生猪疫病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出现误诊而延误治疗的情况。

(二)综合防控措施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大部分生猪FMD的出现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导致的。要求养殖人员执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安排人员定期清扫垃圾,定期消毒,清除饲养场所内的粪便等污物;每天根据天气情况通风,保证空气质量良好;定期消毒,在每一批猪只出栏后彻底消毒后才能饲养下一批;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并注意频繁更换,避免出现耐药性,同时要注意对地面、窗户、器具、生猪本身等都进行消毒。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检测原材料和最终配比的质量,有能力的话可以进行饲料配比试验,按照不同的生猪养殖需求,选择不同的饲料配比进行饲喂,并注意及时调整,以保证饲料的安全性和质量水平;饲喂的日粮中要保证有充足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等,以提高生猪的免疫力。

二是做好病猪隔离工作。要提前准备好隔离区域,做好隔离保护,一旦出现疫情要及时隔离,对病猪进行扑杀,对死猪和感染的器具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出现病猪后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避免传染性的扩散。另外要注意消灭猪舍内的老鼠、蜘蛛、蝙蝠等,避免带入病原。考虑不同日龄的生猪对FMD的免疫力不同,所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分点饲养,禁止混群饲养,避免FMD的传播扩散。比如妊娠期和临近分娩的母猪安排在同一个区域,育肥猪、仔猪各自安排一个区域,这样进行分开饲养,可以尽量保证饲养的安全性。

三是加强免疫程序的落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这是防控FMD的有效措施。养殖人员需要选择相关部门说明和生产的疫苗进行接种,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接种时间和接种量,尤其要注意针对生猪的日龄、性别、品种等进行科学选择。目前我国使用的猪口蹄疫免疫疫苗一般是油佐剂灭活疫苗,应用比较广泛,注射密度超过80%,进行免疫接种后可有效防止FMD的发生。一般需要一年内接种2-3次,如果是疫区则需要增加紧急免疫接种,适当增加接种量,以提高免疫效果。另外对于所有猪只,要定期开展抗体检测,保证抗体水平始终较高,如果出现较低(低于70%)的情况,要及时补充免疫,进行二次接种,避免出现免疫漏洞带来疫病。另外,养殖场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可以防控病原体的入侵。

四是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在夏季高温天气,要及时通风散热,使用排风扇等促进空气流通;搭建遮阳棚,避免阳光直射;定期进行洒水降温,可以为猪只提供淋浴,有条件的可以在猪舍中安装中央空调等设备降温;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藿香正气液等药物进行防暑。冬季注意防风保暖,为猪舍提供空调、暖气等,增加猪舍中的稻草、秸秆的使用,提高猪舍温度。

五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对于FMD的防治,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需要基层地区和畜牧部门从上到下的重视才能推动工作的有序开展,包括畜牧部门领导,养殖场人员、工作人员都需要重视这项工作,做好详细调查,准备好防护措施,进行免疫接种等,定期清查,有效预防。养殖单位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FMD防疫工作的开展。另外地方政府要完善基层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配置足够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并结合当地生猪养殖情况和FMD发生情况,指导FMD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五、结语

猪口蹄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进行诊断需要结合FMD病猪的临床病症以及病理解剖症状进行确定,并注意鉴别诊断。同时因为FMD是一类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所以会对生猪养殖和人类健康带来较大威胁,因此需要养殖户加以关注,科学养殖,强化防控措施,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有效预防FMD的发生,保证养猪场的良好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石望君.猪口蹄疫的发病症状与防控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2):36+10.

[2]程松侠,田丽萍,徐丹丹.猪口蹄疫的发生、诊断和综合防控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7,(10):65.

[3]韩旭.猪口蹄疫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J].当代畜禽养今日畜牧兽医,2019,(4):95-96.

[4]张静.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94.

[5]陆海明.猪口蹄疫的流行特点及防疫工作[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2):139-140.

猜你喜欢

流行特点
浅析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关于猪口蹄疫流行与防控措施的研究
浅析猪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特点及防控
山羊痘的流行及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基于鸡球虫病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的防控技术
浅谈猪高热病的防治
猪病混合感染对临床诊断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