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西比较文学理论话语下的比较意识

2020-09-10邹海燕普布昌居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1期

邹海燕 普布昌居

摘要:比较文学走到当前的阶段,并非是偶然,而是各个学派自身所具备的比较意识在起决定性的作用。梳理比较文学中西学派发展的脉络,比较二者在建设比较文学理论方面所站的视角,振叶溯源,来探讨中国学派的比较意识。

关键词 中国学派;比较意识;比较视角

立足于中西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来阐述了中西比较文学学派的理论特征。从中可以看出西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有其传承性——在西方比较意识的指导下诞生和发展的。而中国学派,从诞生之初就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前行的,虽然后期中国学派也尽量立足于中国比较意识的基础,但却并没有完全体现出中国比较意识这一根源性所在。那么中国比较文学的比较意识究竟生在何处,比较意识又是什么?它对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西方比较文学理论话语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

在《试论比较文学中西学派理论所立足的视角——以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为对象》中,笔者对比较文学西方学派史前史和学科史进行梳理的时候,对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理论核心——影响,美国学派平行研究的理论核心跨学科研究,进行了概述。影响研究中的核心影响的概念毋庸置疑,那么美国学派的理论核心跨学科的平行研究的基础又在何处呢?

在法国学派的理论话语下,文学上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是法国学派的主要理论方向和研究方法。比较文学在法国诞生之后,所经历的学科建设的各要素,皆围绕文学上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其中包括巴尔登斯伯格的作品《歌德在法国》,以及其所办的杂志《比较文学杂志》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性的作品和文章[1];还有梵·蒂根这样的理论家,都着重在文学上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等来构建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作品的创作。

到了美国学派,虽然提出了平行研究,也就是跨学科研究为主要的视域,以及理论的建构和方法的研究,它只是拓宽了研究的领域,但是却并没有从“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的藩篱中,脱离出来。只是把文学上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引入到不同学科,比如精神心理学科,社会人文学科等等领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论指导,才会出现大量的后现代主义相匹配的理论研究方法,比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殖民文学、女性文学、生态文学、精神分析法等等引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文学思潮。但是即便是不同的门类和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与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依旧逃不开“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

也正因为如此,比较文学在处于发展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时候,总会在发展中遇上危机和瓶颈。在法国学派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最后几乎丢掉了学科的独立性;在美国学派的讲究中,绕来绕去,终究回到了原位,导致“比较文学已死”的悲惨结局。虽然两大学派在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为何到最后都将比较文学推进了死胡同之中。这还是在于其比较意识决定了其发展的脉络和方向。他们最终没有从“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也最终让他们终结了比较文学发展的前两个阶段。

二、本乎道 师乎圣 体乎经 酌乎纬 变乎骚

刘勰《文心雕龙》[2]上篇之上[3]是对全书的统领,也是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知。本乎道,是对文之为何物的探索研究和解答;师乎圣,是文以学习和借鉴前贤为操作的方法;体乎经,是文的形式为事实联系;酌乎纬,是对文在借鉴的基础上有所甄别的影响结果;变乎骚,则是对文的发展并非唯一定律,而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肯定。从这五个方面刘勰全面地阐释了文学从源到流的各个环节的特色和发展方向。在此我把它借用到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特色之中,以此来说明中国学派理论话语和研究方法,从而体现中国学派的比较意识。

首先:本乎道,也就是笔者将追溯的中国比较文学的源头,即中国学派的比较意识。比,这一概念最早被运用来分析中国文学特色的是在《毛诗·大序》中,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4]篇中,提到:“《诗》文宏奥,分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赋比兴”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历来是作为一种写作方法。但在我看来,“比”却是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比较意识的根源。

在“比兴”篇中,刘勰又提出“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且何谓‘比’?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从刘勰的界定来看,比是通过“比”这种手法,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这里的“比”才是我们所理解的比较文学中“比较”的真是意义。“附理者切类以指事”,比的可能性是建立在“附理”和“切类”之上的。“附理”是指相比事物内在的联系,而“切類”则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由此可以看出,“比”这种意识,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也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也符合马克思哲学中“万事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之一。而把“比”用到文学视域,则是对文学内在和外在联系的一种思考,或思维方式。通过联系,以达到某种目的。

正如刘勰在讨论比所达到的效果时所提及的那样: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浣衣以拟心忧,席卷以方志固:凡斯切象,皆比义也。至如“麻衣如雪”,“两骖如舞”,若斯之类,皆比类者也。[5]

不同的类比,来表达不同的目的,或明德、秀民,又或表达某种情感等等。那么把“比”这种意识用于文学之中,就有了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理论的特征,即通过比较文学,达到整合和建构的目的,也就是当前比较文学发展的趋势。

第2,师乎圣,中国学派的比较意识,来源于中国上古时期就形成的“比”的思维,也正是比较文学对于比较的界定,即“比较”不是方法,而是目的。“比”作为《诗经》“六义”中的写作方法之一,运用于大量的篇章之中。而“比兴”这一手法又是结合起来使用的手法,在大多数篇章之中,起兴和比附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国风首篇《关雎》便是以“关关”之声为起兴,但同时也附会雎鸠的叫声,达到比附的效果,也就是反映“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这一目的。

如此看来,比在文学最初的形式中,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种手法,而且还是普遍和大量使用的方法。从而,不妨推论出“比”的思维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中已经存在,并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而且在上古时代,以《诗经》这样的文学作品为学习和交流的圣贤之作已经成为一种风尚,这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如此看来这一渊源不仅影响后来的作家,同时也形成了中国传统诗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3,体乎经。在陈惇和刘象愚合著的《比较文学概论》[6]中,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梳理,把中国比较文学的史前史分为了三个阶段,把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立之前的历史追溯到张骞通西域和佛教传入为起点[7]。也就是把中国比较文学萌芽放在了西汉时期,结合比较文学西方学派理论话语的“影响”、“渊源”和“事实联系”这种追溯不无道理。但是细想一下,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华夏大地上被记录下来的就有15“国”,这些国家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所形成,相互之间发生的密切的交流和交往。按照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特色,即跨学科、跨民族、跨文化研究,那么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尤其是以《诗经》为代表的15国风,难道就不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事实依据吗?

孔子也提出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8],及“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9],对不同国别音乐的比较。同时也通过对比,来表达“尽善尽美”[10]的艺术思想。而且在对学文等方面进行探讨时,孔子也通过对比来进行说理。诗经是比较文学下的作品事实,那么孔子的对比研究,难道不是理论用于实践事实吗?

第4,酌乎纬。比较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概念的模糊不清,方法的不确定性,以及各个阶段涌现出来的研究者,对比较文学或夸大其词,无所不能;又或缩小其研究范围,甚至最终发出比较文学已死的悲叹。这就要求比较文学的研究者和后学者,必定有辨纬的能力。在众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面前,哪些是合乎比较文学自身发展的;而哪些又是阻碍,甚至带偏后学者的?需要前辈很好的引领和后学的正确判断。我们不妨学一学刘勰《文心雕龙》中辨纬篇,具备好的辨别能力,才能够拥有正确的理论认知和方法,也才会为中国学派的理论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5,变乎骚。中国文学在《离骚》诞生中,出现了一变。发展变化是事物的又一规律。《诗经》代表北方文学,那么《离骚》便是南方文学的代表。然而,《离骚》的产生,也并非是凭空出世的,是在南北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才开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这朵奇葩。在屈原《离骚》问世之前,南方楚地的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形式,随着周王朝以北方为中心,立足于北方文化,传播到各诸侯国,主流文化和各地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和沟通。在此背景之下,屈原的《离骚》问世,并与《诗经》并驾齐驱,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如此看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学习和借鉴,而且还是不同文化、文学的学习和借鉴。同时,文学的发展也并非是一条定律,几条规则所决定的,而是文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在借鉴学习,交流交融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学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切合时代的特色,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变骚,变不仅催生了一种文学形式,同时也展现出文学的发展是在其自身内在动力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正如比较文学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再到中国学派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也是比较文学内在发展规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陈惇 刘象愚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重印 援引第二章比较文学的历史和现状,第二节西方国外比较文学学科史内容。

[2]《文心雕龙》(刘勰著)(戚良德注说)(国学新读本)2008年3月第一版。

[3]《文心雕龙》序志篇指出:“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4]《文心雕龙》(刘勰著)(戚良德注说)(国学新读本)2008年3月第一版。第三十六 比兴

[5]《文心雕龙》(刘勰著)(戚良德注说)(国学新读本)2008年3月第一版。第三十六 比兴

[6]《比较文学概论》(第二版)陈惇 刘象愚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1月重印

[7]第二章 比较文学现状 中国比较文学。

[8]《论语·阳货》

[9]《论语·卫灵公》

[10]《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