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感
2020-09-10王延飞
王延飞
摘要:本文介绍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注重反思,提高学生思维素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关键词:基础知识;精选习题;反思;主导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本文谈谈笔者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夯实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要求学生从五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
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精心设计习题,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一)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笔者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8∶00上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4m/s,问老师7∶5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笔者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二)注意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密度应用练习,笔者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
又如:让学生“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如果电压表不能使用,你还有别的办法测出电阻吗?如果电流表不能使用呢?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一盏灯泡标有“220V40W”字样,问:
(1)这些字样的含义是什么?
(2)这盏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有多大?
(3)这盏灯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有多大?
(4)1度电可供这盏灯工作几小时?
(5)这盏灯正常工作8小时,消耗的电能为多少焦?合多少度电?
(6)当把这盏灯与“220V60W”的灯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两灯的实际功率为多大?哪个灯亮?
(7)為了使该灯接入380V的电路中正常工作,应串联多大电阻?这个电阻的电功率为多少?
由于这种灵活多变的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三、注重反思,培养创新思维
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查、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反思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思维过程。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能力。
(一)对典型习题的反思
1.尽管问题能解决,但是为什么结果是错误的?是因为填写的结果没认真看?如,填写物质的质量还是体积?是由强到弱的顺序,还是由弱到强的顺序?是正确还是不正确?等等。
2.问题基本得以解决,但有一两处关键的问题无法解决,导致严重失分。此时应反思解这类题的关键在哪里?本题与哪些题相似或有联系?又有那些细节应引起注意?
经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加完善、更加深刻。
(二)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1.你审清题意了吗?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2.本题怎么做?本题的关键字眼是什么?你是怎样找到解题突破口的?
3.本题为什么这样做?解题的依据是什么?
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引导学生反思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又用新知识解决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
(三)对解题方法的反思
1.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是用常规方法解答,还是独辟蹊径、另有简解。
2.是否注意应用数学方法,是否注意应用逆向思维。
通过反思,实现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注意积累解物理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培养解题技巧,优化思维方法。
(四)对题目创新的反思
1.题给的哪些条件是必须的?哪些条件是多余的甚至是故意迷惑人的?
2.这个问题可否在其他的情境中设问?题给条件有无其他隐蔽的表达方式?如果采用逆向命题或更换某个条件,本题又将变成怎样的题目?是容易了还是难了?
通过对题目的创新、反思,实现试题拓展,便于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当然在指导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应坚持学生自主的原则。每次针对多少道题进行反思练习,以及某一道题反思多少问题,主要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也要根据题的性质、类别适当反思以上四个方面的某些方面,而不应该很呆板,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很难使学生从反思中获得成就感,反而使学生感觉增加了负担,而不愿意去反思。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动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一)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
(二)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轨道。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便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三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并引导学生重温在动滑轮使用过程中,物体上升高度和手拉绳子上升移动距离的关系。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和引路下,顺利实现认识的飞跃。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
参考文献:
[1]时益江.初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J].读写算,2019(29):181.
[2]李坤永.关于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教师,2018(03):82.
作者单位:山东省肥城市陶阳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