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脉络
2020-09-10马晓翔
马晓翔
《刍议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脉络》着眼于将当代装置艺术面貌,特别是近期的创作态势整体地做一个阶段性的梳理,突出学术性、史料性。通过逻辑、比较、归纳、总结的方法研究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脉络。“新媒体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合作的产物,是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特制的、多维的艺术作品,也可是一种变换的、观众感知的空间。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可以从藝术创作、科技应用、产业发展、媒介运用四个方面进行阐释。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则从西方和中国的两个角度进行探研。
关键词:新媒体装置艺术;文化意义;历史脉络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各种新兴科技的蓄势待发逐渐渗透到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为艺术创作平添了新的契机与经验。新媒体作为第四媒体演变为新世纪的主角,也深入了前沿艺术的阵地,为装置艺术提供了可借鉴和可运用的新手段。这些通过新媒体手段创作的装置艺术也逐渐由边缘的艺术成长为主流的艺术。
“新媒体装置艺术”是新媒体艺术与装置艺术合作的产物,是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特制的、多维的艺术作品,也可是一种变换的、观众感知的空间。它可以是临时或永久的,可以安装在展览空间,如博物馆和画廊以及公众和私人空间。其运用的媒介包含了极其广泛地使用于日常生活的天然材料,还有新媒体技术,如数字影像、数字声音、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装置艺术是一种新媒体技术介入装置创作的动态合作范畴,涉及众多样式,除了一些作品利用影像实时捕捉技术扩大观众的感性认知外,还有许多作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一种沉浸式环境,另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装置作品的样式将更为新颖与多元。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发展具有其他艺术发展的共性,都在当下多种单一与复合的观念的引导下孕育而生,同时受惠于自身发展经验的不断积累。新媒体装置艺术主要关注内容主题、题材选择、文化取向、艺术品味、价值观念、情感表达、操作方式与互动过程等,因而其艺术形态呈现迥异多元的样态。
一、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意义可以从艺术创作、科技应用、产业发展、媒介运用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装置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样态,在艺术发展史上有着自身重要的历史地位与研究价值。
传统装置艺术的媒介材料多以物质材料作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雕塑式造型,将造型置于空间的融合创作。此时装置艺术的媒介运用方式更接近于传统雕塑的创作方式,因而装置艺术被看作是雕塑艺术的延伸。新媒体技术作为当今时代举足轻重的媒介内容是当下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观念前沿、创作手法新颖的艺术家所热衷的媒介工具。新媒体装置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必然结果,它借助科技的平台建构了新的艺术形态,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人生见地与世界观念,呈现了新媒体技术所创造的新艺术形式;其次,它创建了一种新的受众审美方式,在受众互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审美体验;再次,它完成了媒介运用与制像方式的转换,将“平面图像”转向为“动态影像”,在多维的呈现方式上独树一帜;最后,各类新媒体装置作品在国际范畴内的展出,以及它们被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收藏体现了新媒体装置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被不断地肯定,成为一种在美术史上得到首肯的新艺术形态。
2. 从科技应用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装置艺术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产物,体现了科技领域内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
新媒体装置艺术对新媒体技术的依赖表现在内容编辑、结构组合、呈现方式、互动过程等方面。也就是说新媒体技术恰到好处的运用成为新媒体装置艺术成功的关键。新媒体(数字)技术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主要标志是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之后的新媒体(数字)技术将电话、电脑、电视相互融合,又将信息生成与采集、信息分配与处理、信息存储与显示归为一体,成为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基础。新的科学技术与技术理念不断改变并影响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如今的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中,主要包括计算机编程技术、计算机呈像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计算机视频技术、计算机音频技术、计算机交互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科技等。这些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新媒体装置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技术层面上成为新媒体装置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3.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装置作品是未来新媒体产品发展的引航者,在保持自身纯艺术属性的同时,还具备转化为未来新媒体产品的潜质。
新媒体(数字)产业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是各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新媒体产业内容常常基于新媒体艺术研究机构的前期探研,将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或是雏形概念的新媒体产品模型转化为具有功用价值、市场价值的产品,这在国外的新媒体艺术发展历程中十分多见。
如微软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所创办的英特威尔研究公司(lnterval Research)是一个早期致力于新技术研究的机构,将艺术合作作为其研究的重要部分,各类“新媒体实验”的研究项目不仅为艺术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障,也为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提供的条件。再如,日本的ATR研究所长期支持的开发性研究主要从艺术与技术两个领域展开工作,包括通信环境中的创造与重构、心理表达与传输,人类通信工程等。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创造调查工作室(Studio for Creative lnquiry)在探索“艺术与科学交叉范畴”方面做出了努力,为艺术家提供跨学科研究的良好环境。其中《追踪人类大脑》、《电子社区建设》、《艺术计划与酸性矿物污水泄流》、《生物技术时代的性与性别》等课题具有未来的商业潜质。这些事实表明,具有前瞻眼光的产业公司与研究机构长期以来关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而今新媒体装置艺术在各种艺术展览与产业会展中的亮相也预示其所具有的产业指引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4. 从传媒运用的角度来看,新媒体装置艺术是多种媒介手段的综合体,提升了新媒体艺术传播的效应。
由于新媒体装置艺术有着多维的艺术内容,所以其所具有的媒介手段也是十分丰富的,它的信息传播过程体现了多种媒介手段的综合应用。数字媒介与物理媒介是非物质与物质的综合,表现在通过物理造型传载数字内容的效应中,也是媒介综合的多维体现;超文本与多媒体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媒介的链接与综合,表现在信息多元的合并效应中,也是媒介综合信息量的体现;交互或互动是媒介演变与人类行为结合的核心,是真实的人与虚拟的人、景、物进行的相互映照与交叉并置的结果,表现在人机共生的体验效应中,也是媒介互动个性化的体现;即时反馈映照与交叉并置的结果,表现在人机共生的体验
效应中,也是媒介互动个性化的体现;即时反馈是信息回馈的及时与时序性,表现在交互过程的流畅中,也是媒介综合的实时体现。
综上所述,新媒体装置艺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已经形成了以艺术文脉为核心的,影响众多领域的发展态势。
二、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
在谈新媒体装置艺术创新与科技相融的文化脉络前,必须理清三个问题。其一,新媒体装置艺术源于西方,科学技术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方式也源于西方,因而我们在整理我国新媒体装置艺术发展的要求下,应先远观西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渊源;其二,科学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第三只手,势必带给传统艺术巨大的冲击,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新媒体装置艺术而言,科技和艺术孰重孰轻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因而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脉络不可用科技与艺术对立看法简单定论;其三,中国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在展览层面上已呈现丰富的面貌,但仍然不能脱离以下现状:新媒体装置艺术样态从对国外作品形式的模仿到自身原创的过渡、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创新意识从对作品局部出新到对作品整体创意的过渡、新媒体装置艺术手段从对单一媒体的应用到对多媒融合运用的过渡、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综合创作从对科技跟踪到对观念升华的过渡。
1.西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
20世纪中叶,西方出现了“艺术在技术”的时代,对于新兴(科技)艺术而言其范围与规模显得十分不寻常,尤其是在艺术展览中涉及大量的科学技术真是极为罕见。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出现了许多表现优秀画家和行业关系的“机器时代”的艺术展览。艺术家兼学者兰德尔·帕克(Randall Packer),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在线多媒体艺术史的研究,并声称1968年是“机械时代的结束(Machine as Seen at the End of the Mechanical Age)”于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成为这个事件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方。 这个展览由蓬托斯·赫尔滕(Pontus Hulten)策划,是一个名为“突破性艺术和技术的历史调查(ground-breaking historical survey of art and technology)”展览。帕克解释说,展览致力于“专注工作,探索机器技术,跨越从达芬奇到电子媒体的时代。”与此同时,一个外围展览“多于开始(Some More Beginnings)”在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展开,由工程师犹比利·卡卢乌( Billy Klüver)策划。在那里,有超过100件的作品体现了艺术家探索新技术的情况。大约在同一时间,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举办了名为“控制论的意外奇迹(Cybernetic Serendipity)”的展览,纽约犹太博物馆则发起了一场名为“软件(Software)”的展示活动。1971年,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用一个展览回应了欧洲的主题展,该展览名为“艺术与技术”,由莫里斯·图曼(Maurice Tuchman)策划。
这类的展览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这时“媒体艺术”作为新领域主宰了艺术世界。1985年一个名为“非物质(Les Immateriaux)”的展览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由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 Jean-Francois Lyotard)策划,第一次展开了“信息技术、艺术、工业和文化交叉领域”的研究。参观展览的帕克回忆道:“这就像一个后现代主义迷宫般的旅程,通过新兴技术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个展览是非凡的,对于人们了解新媒体并产生兴趣起了推动作用。”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已成为艺术家的一个热点话题,全球各地的博物馆业已开始接受这类新型的艺术品。
规模宏大的日本内部通信中心和德国的艺术与媒体技术中心(ZKM)是完全致力于计算机和媒体艺术的,还有奥地利的年度电子艺术节更是紧随前沿,为新媒体艺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ZKM 于1999的展览“网络条件(Net_Condition)”,被认为是第一个全面的在线显示艺术展览,包括博物馆内鲜有物理装置,也被称为“净艺术”。帕克说:“他们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强调互联网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美国博物馆对于接受这些新兴艺术显得较为迟缓,但也有明显的例外。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于1993年推出了“虚拟现实:一个新兴媒介(Virtual Reality: An Emerging Medium)”的展览。1996年推出了“媒体空间(Mediascape)”展览,展览以若干数字艺术房间作为展览的亮点。古根海姆后来又建造一个“虚拟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访问互联网观看到展览馆内的艺术品。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国范围内一些较小的博物馆和可替代艺术空间,尤其是在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上演了众多展示数字和网络艺术的活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90年也紧跟潮流,启动一个介绍海湾地区媒体艺术家如林恩·舍曼(Lynn Hershman) 、 莎拉·罗伯茨( Sara Roberts)、吉姆·坎贝尔(Jim Campbell)和道格·哈尔(Doug Hall)的活动。博物馆收集了自1996年以来在线艺术和设计,因推动网络艺术的卓越成绩而荣获年度威比奖( Webby Prize )。
美国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也开始接受数字媒体艺术。连续举办了在线艺术博物馆双年展,这是美国当代最著名在线美术馆之一。几个星期之后,1996年3月22日,“010101”开启了SFMOMA的新媒体艺术展,惠特尼则首次亮相“比特流(Bitstreams)”的展览,以体现它致力于美国数字艺术的决心。
此后新媒体艺术展览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其中注重展示新媒体艺术作品,推广科学技术和艺术融合的最有代表性展览以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电子艺术节为主。图1是2001-2013期间,以威尼斯双年展为背景的主题脉络。从整体上看,威尼斯双年展中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关照人类的人类学意识——关注社会危机——建构叙事的轮回——建立身份的认同——查看经济现象——观察政治局面——建立互动区域——远望未来发展。其文脉在2005年和2011年呈现关注“互动”和“未来”主题,并于2001年和2013年回落在关注“人类”自身与“叙事”传统上。
2.中国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历史脉络
新媒体装置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深远,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下几点:第一,新媒体装置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古老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舞台上,新媒体装置艺术作为最具实验性的新媒体艺术样式有着特
殊的历史意义;第二,新媒体装置艺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传感科技、控制科技及执行科技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并没有割断我们民族的血脉,它的呈现面貌与中华悠远的历史文脉密不可分;第三,新媒体装置艺术作为成长中的新的艺术形态,发展的道路还在实验和探索中,因而它虽不完善,但却充满了新鲜和活力,而这正是包括新媒体装置艺术在内的一切新媒体艺术的神髓。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1980年第二次“星星美展”上首次出现了直接挪用现成品与雕塑作品的尝试,在当时被看作是“非艺术”的装置手法。王克平展出了《沉默》等木雕作品,在对木料使用和加工上均超越了传统的雕塑修饰方式,保留大量材质质地,让肌理形态去表达内涵,这是装置现成品意义上的佳作。1983年5月,黄永砯、俞晓刚等五人在厦门群众艺术馆和市美协的支持下展览了80余件绘画与雕塑作品。其中最突出的是焦耀明的集合雕塑和黄永砯的事物拼贴浮雕。以1984年的《前进中的中國青年美术作品展》为“八五新潮”的开端,装置艺术样式以超前的状态登场。有1985年罗明君在长沙创作的《我》,用皮鞋、腰带在地上围出了一个图形的装置;有1985年王纪平在太原创作的《旗》,材质为综合材料;有1986年艾未未的《单人鞋》;有1986年耿建翌、张培力、宋陵、包剑斐等人在杭州创作的《绿色空间中的行者》,材质为硬卡纸、绳子;还有1986年黄永砯在厦门创作的《欢迎你坐这个椅子》。此后装置艺术便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蔓延开来。进入21世纪,受到西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中国国家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院校也纷纷开始了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探索,并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众多的新媒体艺术展览。图2为2001-2013期间,北京、上海、广州的新媒体展览及新媒体装置代表作品的主题脉络。
整体上看,国内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关注时间发生——对生命渴望——体现自身能量——反思社会问题——体现大众智慧——进行大众交流——尝试文化复古——创新生活与融合——虚实同源与境界——自然轮回。其文脉在2002年、2008年和2011年呈现关注“数字复古”、“自然”、“虚实”主题,在2001年、2010年、2013年回落在“时间”、“生命”的人类本我思考。其中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是新媒体艺术展览数量的高峰期。
结语
西方与中国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脉络在文脉传承与美学理念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西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更多的聚焦现世与当下,诸如政治、经济、危机、生存等;中国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更多聚焦道与自然,诸如轮回、虚实、复古、生命等。西方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美学理念是前承现代主义,拓延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考;而中国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美学理念则是老庄哲学的当代化身。
参考文献
[1]陆小华.新媒体观——信息化生存时代的思维方式[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10 );
[2]张 屺.新媒体艺术.陌生化与日常性的统一[J].艺术百家 2009(1);
[3]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复旦博学·新闻传播学系列)[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57-67);
[4]石 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5]马克·西门尼斯.王洪一译.当代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尼克·史蒂文森著,王文斌译.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2005;
[6]贺万里.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7]Krishnamurti.The First and Last Freedom,London. Gollancz.1954
[8]Burns, T. and Stalker, G.M.: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London.Tavistock. 1961
[9]Koestler, A.The Act of Creation. London: Hutchinson, 1964
[10]Ricoeur, P.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 Essays in Hermeneutics,Evanston, IL: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1974
[11]Williams, R.Symbolic interactionism: fus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In D. C. Thorns(ed.), New Directions in Sociology, London.David and charles.1976
基金项目:2013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当代艺术语境下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脉研究》,本文为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