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

2020-09-10魏敏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魏敏

摘 要: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关系在电子商务普及以后,得到了充分的证明。数字经济前五的北上广无一不是公路交通运输发达城市以及地区。本论文以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具体的交通数据来对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进行解构,并对中部、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对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区域经济发展少不了公路交通的支持,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当中60%都是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往往是航运、海运、河运得以咬合的关键,是三者的传动系统。因为它的存在,才能使得各大运输可以完美匹配,也促进了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互动。

1 公路交通现状

自从电子商务开始兴起之后,直接拉动了物流产业,公路交通运输变得繁忙起来。众所周知,2014年至今,广州、上海、北京、江苏等位列前茅,这也说明,由该地区出入的客流量以及货物等也必然占据全国前列。笔者通过互联网获得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的以下数据以及信息:

1.1 客流量

2018年9月份,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客流量数据分别为:45 410万人,旅客周转量3 307 602万人公里;34 639万人,旅客周转量2 317 366万人公里;34 651万人,旅客周转量2 210 815万人公里。能够明显看得到东部发达地区的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远远超过了中部区、西部区。中部、西部地区客运量来看不相上下,但是中部区的旅客周转量多了5%左右。

1.2 公路货物运输

2018年9月东部区达到了141 029万吨,中部区达到了124 049万吨,西部区达到了106 012万吨。从货运来看,很明显东部区远远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

1.3 公路交通网络布局

目前从全国公路交通来看,东部区呈现高速公路密集状态,大部分新建高速公路都集中在了东南沿海地带;中部区则相对分散,而西部区铁路成为了交通的主要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区人口更加集中,中部和西部人烟稀少。这也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关,东部区城市化进程已经非常明显,中部区稍差,而西部区很差。

1.4 交通和城市布局

不管是东部区、中部区还是西部区,会发现城市的公路交通水平总是好于基层,这是源于城市在信息社会之下,成为了人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中心,乡镇、县城的交通都会以地级市为汇聚点,这便导致了地级市的公路交通呈现向外的高度辐射。而这些交通线路犹如血管,使得城市有效地吐故纳新,使得经济良性运转,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经济优势。由此可见,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拥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笔者的这一发现和点轴开发理论是呼应的,点轴开发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总是先从个别资源齐备的城市开始,以这些城市为辐射点向四面辐射,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点会存在紧密的交通路线连接。交通路线属于这些点获得发展的动力供应线,这就说明公路的交通路线越细密,城市之间的资源流动性越强,经济也就越先进。这也证明了东部区交通集中的原因。

2 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具体作用

2.1 促进消费

经济发展是以消费为基础的,其中交通是实现跨区消费的关键,节假日短途旅游、长途旅游、自驾游等,这样的旅游消费往往是旅游城市最大的经济收入。例如哈尔滨市冰雪节期间就可以实现280余亿人民币,接待各地游客1 800余万人,这其中短途游客大部分采取自驾游、城际公路进入哈尔滨市。交通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同时带来的还有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1]。

2.2 促进资源流通

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各类资源,包括人力、技术、设备、材料等等,而这些资源必须通过交通网络汇集于城市,而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公路系统。因为公路系統直接对接城市市内交通网络。从现在的城市航空系统、海运和河运建设布局来说,大部分都是于市外、市郊建立机场、物流中心、储物中心,这些主体到城市仍然需要公路交通来连接,公路交通成为了各类资源进入城市的最后紧要的一环。

2.3 促进城乡交流

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化是必然趋势,而城市化随之而来的是乡镇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个过程里少不了公路交通系统发挥的作用。从2017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末梢达到乡镇基层的交通网络,各村到当地市的交通线路开通率也达到了95%。由此可见交通和城乡交流有着紧密关系,使得基层百姓在看病、文化交流、物资交流上有了很好的基础。故此,地方群众都说“要想富多修路”。城乡交流也包括了城市人口在节假日向乡下转移,例如乡下采摘园所接纳的客户,大部分都是源自于城中的消费群体。公路犹如强大的血管,实现了城市到乡下、乡下到城市的资金、人才、人力的流动[2]。

2.4 内部交通网络细密,提升了对外吸引力

地区内部交通网络细密,可以增强外部投资的规模。在运输成本日益增大的今天,发达地区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稍微落后区域转移,而这个转移过程需要欠发达地区有相对完整的交通系统。若是欠发达地区能够实现内部公路系统的合理性设计,自然可以获得发达地区企业的关注,若是加上一定的政策倾斜,就会为欠发达地区争取更多投资。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开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中西部地区投资建厂,能够直接利用中西部地区的各类资源,避免了远途物流成本,还能直接促进当地就业,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树立企业品牌知名度。但这些前提都是中西部地区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公路系统[3]。

总而言之,公路交通在区域经济来说对内对外都具有资源流通整合作用,公路交通系统的合理化设计以及交通线路质量等都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经济发展。

3 关于中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3.1 要具有长远目光,进行长远规划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力,其对公路系统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需要当地政府在公路系统设计时具有长远目光,可以加大路面宽度,同时选择最合理的网络路线,留下未来二次建设的空间,避免传统公路设计中的短视带来的二次建设带来的浪费。

3.2 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在公路建设上必须要保证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尽可能降低公路维护费用,这样可以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目前美国公路交通系统里超过30年的路桥工程占比为60%左右。由此可见在建设初期抓住建设质量的重要性。

3.3 积极培养交通系统设计人员

因为公路建设属于市政工程,会有先期的造价估算,造价估算和实际造价之间还存在设计环节的进一步合理化安排。故此需要积极培养公路系统设计人才,抓住人才抓手来搞好公路建设工作。能够使得设计人才在公路设计当中可以考虑到当地经济水平、自然气候影响等来进行合理化设计,这是保证公路建设投资合理化的关键一环。

4 总结

公路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一点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区的公路交通对比可以得出来。公路建设具有的积极作用主要在于流通,而影响公路流通作用的因素无外乎公路的设计水平、建设水平。设计水平和建设水平又和专业的公路设计人才培养有关。故此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培养此类人才成为了驱动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

参考文献:

[1]伏开涛.公路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探索[J].经济,2016(12):160.

[2]徐学明,王仕杰,陈艳艳,等.公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公路,2019,64(12):195-199.

[3]王磊.城市道路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投资与创业,2019(01):53-54+77.

猜你喜欢

发展影响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有科研单位发展影响分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