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保视角下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

2020-09-10周鹏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尾气防治对策机动车

周鹏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变出行方式,机动车购买量迅速提高。机动车是当前我国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大部分地区也得到了普及,大量机动车上道,不仅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压力,排放出的尾气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預计到2020年以后,我国将实现从机动车大国到机动车强国的转变,汽车保有量已经到达历史最高点,预计机动车总量将达到2亿台左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疑将会成为威胁空气质量的最重要原因,一些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所产生的污染已经占到当地大气污染指标总量的60%以上,因此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针对机动车尾气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基于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机动车数量逐渐递增,这就导致尾气排放为空气环境问题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重视尾气污染问题。同样若想要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发展,也应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防治与检测力度,进而让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更具针对性,减少因环境污染而对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1 目前我国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现状

近30年来,随着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数量高速增长,目前全球机动车总数约为6亿辆,其中小轿车近5亿辆,其次是商用车和摩托车。预测表明机动车在今后10年内将高速增长,2020-2030年全球机动车总数将突破10亿大关。

由于机动车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危害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危害不断的增多,以及对人们健康影响的情况,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关注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如何科学合理的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在我国在治理机动车污染问题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有效的解决尾气污染问题。首先,由于现在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在法律上没有形成专门的监管条例,因此不能明确其归属的部门和职责。而对于部分地区在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上没有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严重阻碍了机动车尾气的污染防治。

2 机动车排放污染及其主要危害

2.1 碳氢化合物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所含有的碳氢化合物,主要由苯、醛类、丁二烯、多环芳烃及醛类构成。这些物质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会损伤神经系统。如,苯吸入浓度过高会麻醉神经,导致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机动车辆尾气中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油箱泄露、挥发性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以及燃烧室内的燃料释放所致。其浓度主要受机动车辆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影响。怠速情况下发动机燃烧不充分,就会释放出大量高浓度的碳氢化合物。

2.2 一氧化碳

机动车使用的汽油、柴油燃料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然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和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燃烧不充分时(主要原因有发动机零部件磨损,火花塞老化等,此外,在机动车怠速状况下,发动机内部压力、温度及转速下降,导致发动机氧气供给不足,汽柴油无法与空气充分接触、燃烧等所致),变化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成为机动车尾气的最主要化学成分。一氧化碳经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影响神经中枢。

2.3 颗粒物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含有大量颗粒物,其中,许多是可吸入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由高分子化合物、含碳颗粒物,以及其他一些杂质组成,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复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吸附性,空气中的重金属、苯及细菌、病原菌,以及一些杂质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后,会损伤到机体消化道系统,增加致癌风险。

2.4 氮氧化物、硫化物

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其中,氮氧化物包括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主要成分为一氧化氮。经呼吸系统吸收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对机体氧气输送产生影响。此外,一氧化氮具有不稳定性,与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二氧化氮,易形成酸雨,危害地表生物及建筑物安全。硫化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其含量浓度超标后会影响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果。

3 机动车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3.1 做好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

3.1.1 双怠速检测

双怠速法同时对使用闭环控制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汽车增加了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量。采用双怠速测试方法有如下优点:

有助于判断化油器式汽油机过渡工况和低、中速运行工况是否正常,杜绝排放检测中人为调节怠速混合气浓度现象;及时发现高排放车辆,并能提示车辆超标的原因所在;对于装备电喷加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车辆,能够反映出各部分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同时高怠速工况能够加速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过程,正确反映车辆的实际状态。

根据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应用双怠速工况实际测试的结果,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表现车辆怠速状况下的排放水平,也能大致表现车辆在行驶时的排放状况。另外,我国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多年来一直沿用欧洲法规体系,双怠速测试方法也是欧洲在用车排放法规中规定使用的排气污染物测试方法。增加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量,主要是为了适应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和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的广泛使用。对于装配三元催化转化器和氧传感器的电喷车辆,如果车辆发动机管理系统没有调整到正确的λ值,即使装上最好的催化器,也难以通过排放检测。当λ的值在1±0.03的范围之外时,即使催化器自身的各项性能正常,它也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车辆污染物排放很高,同时也会加速催化器的老化失效。在欧洲进行的一项研究中表明:在对未通过排放检测的电喷加三元催化器的车辆进行原因分析时发现,由于λ控制失效而造成排放超标的车辆占全部受检车辆的45.45%,而由于催化器失效而排放超标的车辆比例仅为15.57%。通过对λ值的测量,可以及时判断车辆的控制和尾气净化系统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维修车辆故障,从而达到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的目的。

3.1.2 室外遥感检测法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相关专家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做出大量检测与关注,并研制了对机动车尾气检测的技术。室外遥感监测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对汽车尾气進行控制,这项技术在西方先进国家早已有广泛的应用。这项技术主要通过红紫外线对汽车尾气产生的气体进行检测,而且能够通过计算机生成一系列的详细数据。

3.1.3 车载尾气检测法

自21世纪以来,为更好的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相关检测的专家越来越多,而且各大政府和部门也都加大投入力量,进而开发出对机动车尾气更好的检测方法,就是车载尾气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尾气检测技术,在一种特殊的技术上对汽车的尾气排放和行驶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它可以通过模拟将汽车的行驶状况进行反应,而且还得到许多其他数据,例如汽车的行驶速度,汽车行驶路线以及在每个路段汽车尾气的排放数据,同时这种技术获得数据十分准确可靠,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与人力资源。

3.2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燃油处理水平

通过研究发现,在机动车燃油当中混合适当甲基叔丁基醚,可以明显降低燃油的蒸发率,从而增加燃油的辛烷值,提升燃油燃烧效率。通过在燃油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例如甲醇等,可以使燃油成分发生一定改变,在添加剂中加入固体润滑剂,能够改善机动车发动机气缸的密封性,从而提升气缸压力,使燃油燃烧更加充分,降低尾气排放量。通过结合这种科学方式,机动车尾气中排放出的一氧化碳、NOx、铅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少或者消除。未来,我国仍然需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对燃油处理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提高燃油利用率的同时,改善尾气排放的污染问题。

3.3 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合理控制车辆使用

通过实行交通分流管制,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拥堵发生几率,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提升环境质量。当前,我国正在针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交通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同时有效解决道路拥堵,对优化交通系统结构产生积极影响。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可以对车流进行更加合理的控制,对机动车尾气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尾气污染性降低或者污染分布受控。利用环境检测系统,能够对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及时监控与反馈,如果环境污染情况超过标准限制,系统能够对污染排放量较高的机动车进行强制分配,对行车路线与通行时间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减少污染排放量较高的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时间降低污染危害。

3.4 积极开发新型能源,降低尾气污染危害

新型清洁型能源在未来有望取代传统污染型能源,成为机动车的主要能源,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因此,当前我国积极鼓励新能源机动车的生产与研发工作,提升新能源的应用水平,加大新能源的应用力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柴油、天然气等,此类新型能源都可以成为机动车未来可利用型能源,机动车如果可以全面使用新型能源代替传统燃油,尾气排放污染问题将会得到解决。但由于新能源的开发周期较长,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才能得到良好应用,加之当前人们对新型能源的认知还存在局限,因此这种新型技术带来的新型产品在销售和推广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日益增加,如果不对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将进一步扩大,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所以解决该问题刻不容缓。防治和减少汽车污染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广泛的社会问题。它需要从燃油效率、燃油品质、尾气净化、代用燃料、道路交通、政府政策和法规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因此,对于汽车环保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衣枝梅.关于机动车尾气检测方法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1):63+65.

[2]孙晓庆,帕丽达·牙合甫.对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建议[J].农家参谋,2019(15):133.

[3]闻静,王欢.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与污染防治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4):83.

[4]郭广照.机动车尾气污染分析与防治策略[J].能源与环保,2018,40(11):79-81.

猜你喜欢

尾气防治对策机动车
活性炭生产尾气处理技术
河北廊坊市丁燕问:我国法律对于酒驾有何具体处罚规定
拒绝酒驾
一种陶瓷窑炉湿式尾气处理装置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悲催”的开心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