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传播策略浅析
2020-09-10韩双
韩双
【摘 要】2020年初爆发于中国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回顾半年来与疫情相关的应急科学传播,可以窥见国家各级媒体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启动的应急科学传播策略及传播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对疫情爆发前期——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1日之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有关新冠肺炎的推文做分析,尝试找出作为中国第一大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应急科普策略,以图为其他主流媒体或自媒体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科学传播;应急科普;新冠肺炎
一、科学传播
(一)科学传播
翟杰全教授在《让科技跨越时空》中把“科技传播”定义为: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1]史晓雷在其硕士论文中厘出广义上的科学传播是指科学知识在社会公众中的交流与共享;狭义上的科学传播等同于我们一般而言的科学普及,即由科学知识创造的主体—科学家群体、科学传播的专职人员利用各种手段(比如大众媒体)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过程。[2]另,科学传播的包括三个内容: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交流;科学的普及;科学传播本身的研究。[3]本文主要分析疫情之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对疫情相关知识的科普。
(二)应急科普
朱登科认为应急科普就是针对突发事件,根据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开展的科普活动。[4]林兆斌则认为应急科普是以政府为主体,以党政各部门和社会力量为连接线,并以事件发生地为依托,以突发公共事件为载体,全社会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构筑全员共同参与的应急科普体系,平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事件发生后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5]
总的来说,应急科普是指为提高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开展的相关科学技术普及、传播和教育,通过演习等体验活动,使其了解与应急相关的知识、掌握相关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处理实际突发问题、参与公共危机事件决策的能力。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展医学科普宣传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应急知识和防病治病能力,减少恐慌。[6]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新冠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包括食品安全事件、传染病、职业病等。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就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角——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它具有人传染人的能力,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有气溶胶传播的风险。该病潜伏期一般3-7天,最短1天可发病,最长不超过14天。感染初期病人有发热、乏力、干咳的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可增加進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概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这是2019年底爆发于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时间线见表1。国家启动2003年SARS的管理机制,各级媒体启动与疫情相关的应急科普。
三、疫情之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应急科普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账号主体是作为第一大中央党报的人民日报社,“微小宝”平台数据显示,人民日报公众号粉丝预估拥有量为500万+,在党的喉舌功能上具有代表性。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传递疫情信息、科普疫情防控知识、疏解社会公众恐慌情绪等方面。
12月31日至1月31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共发文401次,697篇文章,其中与武汉新冠肺炎相关的文章261篇,总占比约为37%。以1月20日占比为35%为界,相关文章推送大幅增加,与此之前最高占比的1月1日12%增加了23%,1月20日至1月31日平均占比约为82%(见表2)。
1月20日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开始大量推送新冠肺炎疫情科普文章。据微信公众号推文统计(见表3)其中,1月26日和1月30日达到峰值32%,1月27日占比7%。据1月20日-1月31日科普类推文情况(见附录)可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此期间做了大量的疫情知识及疫情防控信息科普工作,其中采取的推文形式有文章、图文、漫画、视频,多种新媒体环境下催生的传播方式助力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疫情前期广泛传播新冠病毒知识、防控知识,有效控制了社会公众恐慌情绪的蔓延。
四、总结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对具体的疫情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盲区,并容易因此受谣言影响进而产生较大范围内的社会恐慌,引起社会动乱等严重后果。因此,以主流媒体为首的传播平台必须迅速启动应急科学传播,及时有效科普疫情知识及信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第一大党报的人民日报依托其独有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及影响,在1月20日的重大转折点之际,开始有关疫情的应急科普,小到辟谣,大到新冠病毒知识,个人、家庭、社区、出行等方面的防控知识,“全方位”进行。微信公众号2000万+的粉丝量及粉丝转载推文、分享链接、人际传播等都大大提高了疫情期间有关新冠肺炎的科普推文传播量。正是应急科普传播迅速及时、对坊间流传的谣言有效辟谣,才使得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没有造成社会恐慌情绪的大范围滋生和蔓延,从而在疫情防控中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翟杰全著,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2] 史晓雷. 科学传播的演变研究[D].东华大学,2006.
[3][6] 胡莲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科普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
[4] 朱登科.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媒体应急科普的作用分析—以人民网、新浪网对汶川地震、甲型 H1N1 流感相关报道为例[J].科技传播,2010(02):226-229
[5] 林兆斌.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中应急科普体系的思考[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
[7] 杨海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
[8] 顾昕,郭凤林.科学、公众与疫情的社会治理——科学传播学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20,38(07):1153-1160.